非非馬
FEI'S TALK
人這一生,挫折也許遲到,但不會不到。無人可以例外。即便是,得上天眷顧如周迅。
學習如何面對挫折,是人這一生最重要的必修課之一。
1.
這個暑期檔,我最喜歡的兩部劇是《不完美受害人》和《蓮花樓》,周迅(林闞)與成毅(李蓮花),也就成了我心里的今夏兩大“劇星”。
我一直喜歡周迅在表演上的靈氣,但她曾經也的確無論演誰,都還是太像周迅本人。和周迅合作過《蘇州河》的婁燁導演曾說她會有一個坎兒:很難越過成熟女性角色的那條線。而今,周迅經由林闞終于完成了從“精靈”向“成熟女性”的突破。
至于33歲的成毅,此番也終于是憑借李蓮花完成了從“流量”到“實力派”的蛻變。
回顧這兩位的故事,是會心生感慨的:挫折,果然是筆財富啊~
2.
為什么會特別想借著周迅與成毅聊“挫折”這個話題呢,因為這個夏天發(fā)生在身邊的兩件事兒。有兩位朋友的孩子,在今夏求學路上都遭遇了重大挫折。
其中有一個孩子,自小一路頂尖名校,天資好人也勤奮,一心想來英國的一所藝術名校讀預科,不想居然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被刷下來沒能拿到offer。這孩子一向心氣兒高,面對如此重挫幾乎無法接受,一度極其不愿退而求其次,去另一家名氣稍欠的學校就讀。
另一位朋友的孩子,倒是拿到了一所自己心儀的英國藝術大學預科conditional offer(有條件錄取通知書),最后卻因為考試成績沒過無法在今年來英就讀?,F在,她要在北京先讀一年預科,明年再重新申請。
對這兩個孩子遭遇的挫折,我都說了意思相近的一段話:
人這一生,挫折也許遲到,但不會不到。挫折面前,其實人人平等。沒有人可以幸免于挫折,或者或晚,總會遇到的。
人這一生,也不可能事事如愿,很多事情甚至也不是靠個人努力就必然能實現??傆行┦虑椋俏覀兣α耍廊徊粫泻媒Y果的。
所以,學習如何面對挫折,學習在逆境中自處,是人這一生最重要的必修課之一。早一點遇到挫折,并且學習處理好挫折,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兒。
3.
其實不止周迅、成毅,環(huán)顧四周,那些最終能成事的人,其實都是有能力把挫折變成人生財富的人。只要不被挫折或者說失敗給打垮,它們其實都蘊含著巨大動能。
我一直以為周迅是老天爺賞飯吃的那種天賦型演員,也有貴人運,很早就遇到了極好的入行引路人——知她愛她也誠心待她的女導演李少紅。我一直以為幸運如她,演藝之路上唯一遇到的坎兒,大概就是年過40之后,因為衰老而遭遇大面積群嘲。
我沒想到的是,其實在她遇到李少紅之前,她也曾被嫌棄過的:你的長相只能演丫鬟。周迅當然是不服氣的,她在一段視頻采訪里鉚著一股勁兒說:就要演給你看看。
這種不服氣、不甘心,就是挫折賦予人最大的動能啊~
趙麗穎當年不服氣被人說“圓臉只能演配角,演不了主角”,成毅當年也不服氣被一些導演和制片說“你就不適合做演員”。
當人不服氣、不甘心時,其實就是不認輸。那背后是一種強烈的信念感,你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你相信自己“可以”突破他人對你的狹窄定義。
強大的信念感是一種愿力,它會激發(fā)人的潛能,催生出強勁的行動力。終究,是行動本身引發(fā)質變。
4.
人人都說周迅是天賦型選手,可她更是個“卷王”。
《不完美受害人》的兩位編劇高璇、任寶茹說周迅:從來就沒在片場看她拿過劇本。因為都已經提前背好了。有段十幾分鐘的超難律辯臺詞,劇組已經準備好了提詞器,可周迅居然上來就自己一口氣兒講完了。這段臺詞,早已在她心里被練習了無數遍。這是兩位資深編劇從業(yè)生涯里從未見過的“景觀”。
周迅當然不是現在才有這樣的敬業(yè)與認真。我也是最近看周迅的一些采訪才發(fā)現,原來她還曾在陳凱歌《風月》劇組打雜半年學習,當時她只被選中演了一個盲女的小角色,戲份不多,但她自愿留下來在劇組打雜幫忙,從旁觀察學習。
后來她又幸運地碰到李少紅,要求極高、也極嚴格,周迅作為演員的認真、敬業(yè)被進一步強化。
后來我們都知道了,被認為只能演丫鬟的周迅,在李少紅慧眼識珠之下,演了大家閨秀林徽因(《人間四月天》),還演了太平公主(《大明宮詞》)。當年,我們可都是因為“小太平”而被靈秀逼人的周迅給驚艷到的呀!從此之后,周迅的演藝生涯一路青云,獲獎無數。
直到,年齡危機、衰老危機來襲。
5
“周迅老了”,自《明月幾時有》始,至《如懿傳》登峰。對于任何人而言,衰老恐怕都不是一道容易的題目,何況是對一個女演員、女明星。
曾經有兩三年的時間里,周迅處在情緒低潮中,很多日子里,她一醒來就會流淚,哪怕窗外陽光正好。她有真實的恐懼和焦慮,也有真實的難過與委屈——在一起相伴那么多年的觀眾,怎么會就因為自己老了,就突然嫌棄起來?
人生中,有些挫折是你可以靠不服氣不認輸去對抗的,但也總有些挫折,是我們只能接受、和解,并從和解中求一個自我升華與自我超越。
慢慢地,周迅接受了自己的衰老,也接受了一些觀眾的嫌棄。她開始懂得,時間是殘酷的,但時間又是公平的。時間面前,你也只能向前,無法回頭。
然后,我們就看到周迅在《朗讀者》中接受董卿采訪,笑著說出了那句著名的“去你的”!
周迅后來回憶說,經過那兩三年,她心境自由了許多?!耙舱驗榻涍^了那些害怕、惶恐,經過那些哭泣,才知道破了面相的束縛后,那份自由有多珍貴。你看到很多狀況,改變不了,也無須去改變?!?/p>
所謂得了自由,大概便是接受但不沉淪,并且還有力量跳出來。
“跳出來”,是破除情緒魔障最好的辦法。那怎么“跳出來”?大概最好的辦法便是:專注地做事。
“衰老危機”之后有兩年,周迅沒接戲,但是她并沒停下做事。她策劃和主持了一檔聚焦演員修養(yǎng)與演技的節(jié)目《表演者言》,采訪對談陳沖、舒淇等一眾優(yōu)秀演員。
她還參加了綜藝節(jié)目《奇遇人生》,去觀察和體驗普通人的生活。那是演員需要的另一種修行。有太多演員、明星,如今都沒有生活了。
當周迅自己完整經歷并走出了衰老危機,沖破了皮相束縛——所謂“不老精靈”、“長了一張未婚妻的臉”,她才真正孕育出了另一種叫作“成熟女性”的氣質和氣場。
林闞的多重質感,只有今天的周迅才能賦予。沒有過往種種,沒有周迅的走出過往種種,便沒有今日熒幕之上的林闞。
6
和周迅這種天賦型選手比起來,成毅就只能算后天努力型選手了,各有各的挫折困境需要迎戰(zhàn)。
我因為《蓮花樓》而入坑成毅,并且考古了他之前的戲,既有大火的《琉璃》、《沉香如屑》,也有評分和熱度都不高的《與君歌》。他更早的《青云志》我也刷了兩集。觀后就一個感慨:作為演員,他能一步步走到今天,實屬不易。
不到10年,從《青云志》到《蓮花樓》,這個并不具表演天賦的選手,在表演上的進步是驚人的。
難怪他的粉絲們說他:成毅不是被我們發(fā)現的,而是他自己克服千難萬阻,一步步走到我們面前的。
前面也說過了,他曾經被一些導演和制片給定義為“做不了演員”——雖然我極度反感這種對人的打擊,但我也大致能理解這種評價由何而來,而大概有兩年的時間,成毅甚至連一部戲都接不到,處于完全失業(yè)的狀態(tài)。
這時候,成毅做什么了呢?大量看片,不斷琢磨表演;堅持健身,練出了一身腱子肉;要去學習了一些新技能。
我相信,無戲可拍時的焦慮肯定是有的,但人只要自己有口氣兒、不服輸,并且一直在堅持,肯認真練功,人就不會被打趴在原地。即使是經歷著被迫的“悠長假期”,也都在一點點地向前。
成毅原名傅詩淇,給自己取藝名“成毅”,正是因為他相信:成功,必須要靠毅力?!拔覉孕排陀惺斋@,如果不努力,連收獲的機會都不會有?!庇羞@等信念的人,自然是能把挫折變成前進的動能。
7
后來刷到一些成毅的小視頻,發(fā)現他被粉絲稱為“電子哈基米”,平時頗有點憨憨萌萌。比如手機經常欠費,在片場也不上網,需要上網了,還得求人開個熱點。對于直播營業(yè)這些也十分不熟悉,直播完畢才發(fā)現設置的是“僅自己可見”。在演戲之外的諸多事宜上,他都顯得比較笨拙,甚至是慢兩拍。他也因此被戲稱為“2G速演員”。
其實,所謂“電子哈基米”,其另一面是作為演員的追求和專注。一個表演天分并不算突出的選手,不甘心自己只是依仗外形和熱劇而成為曇花一現的“流量”,也沒有急吼吼地迅速去收割流量的紅利,而是認真去演每一個角色,不論是古偶、仙俠、武俠,還是現代劇。用成毅自己的話說:“先不去多想未來,專注每一個角色本身。”
作為一個資深武俠迷,我特別喜歡《蓮花樓》的動作戲部分,其中尤以成毅的打戲最是好看。你一度以為他是否受過專門的武術訓練,否則何以做到如此行云流水一氣呵成?
后來當然是知道成毅并非武術選手出身,看他早期拍仙俠劇的動作戲,也并沒有特別過人之處。那些演技上、動作戲上的飛躍,其實都是通過一步步腳踏實地的努力,通過用心琢磨和反復訓練來達成的。
8
挫折和困境,是人生無可避免的必修課。無論是得上天眷顧的寵兒如周迅,還是天賦稍欠主要靠后天努力取勝的成毅,還是普通人如你我,都得過挫折與逆境這道坎。
你會發(fā)現,不論是誰,迎戰(zhàn)挫折的起點,都始于一種不服輸、不甘心的心氣兒。不輸心氣兒,我們才能相信自己的人生可以具有另一種可能性。吊著這口心氣兒,我們才能有毅力與韌性加持的行動力。
而有些人類永恒的挫折與困境,又需要我們有“接納”與“和解”的智慧。破了虛妄與執(zhí)念,蓮花處處開。人生的收獲,很多時候往往出現在我們放下“收獲”的預期之后。
以上。共勉~對今天的話題,你有什么感觸?歡迎文末留言交流。
謝謝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