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在一位別號“樂山”的北大人家中做客,談及蔡元培先生。他說,蔡校長寫過這樣一幅對聯:
何為民主,把人當人;何為科學,把事當事。
簡單十六字,平實無華,卻入木三分。事過兩日,雖未搜到出處,卻回旋于耳,耐人尋味。
把人當人,用一個字即是“仁”。
孔子說:何謂“仁”?“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得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孟子·離婁下》:“仁者愛人。”
《國語·周語下》:“愛人能仁。”
《雍也》: “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
是否“仁者”,要看他如何對待不相干的人。 現實中,人會把自己親人、朋友、認 識的人當人,但不認識的、不相干的就不當人。 排隊加塞、攬功推過、見死不救、踩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說到底都是不把人當人。
仁,則會對人關心,尊重,善于傾聽,待人平等博愛,給人自由,包容他人的不同。
西方人本主義心理學強調,對人“無條件積極關注”,意思就是無條件地對一人全然的欣賞和接納。
西方說民主,即人本主義。東方說民主,更簡潔,一個字——“仁”。
仁,必然導向民主。
把事當事,用一個字應是“真”。
錢穆在《做人的規矩》中講到,要“敬業樂群”。“敬”是當心,把事當事看。
昨日逝世的兩彈元勛周光召先生曾說過:“科學精神就是徹底的唯物主義精神。不盲從潮流,不迷信權威,不把偶然性當作必然性,不把局部看作全體。每個家都有自己的DNA,科技工作者的DNA是什么呢?就是求真唯實。”
“當官避事平生恥,視死如歸社稷心”,不避事,不畏事,就要能任事,敢擔事,拿事當事。
人須在事上磨,乃至理。唯有拿事當事,才能成就大事,讓事業成就人生的價值,不枉此一生。唯有在事上磨礪,才能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干,增耐性,不碌碌一世。
真,則會對事求實問真,仔細琢磨,刨根問底,探求真理,尋找根因和第一性原理。
西方說科學,即唯物主義。東方說科學,更簡潔,一個字——“真”。
真,必然導向科學。
人一輩子,不過就是學做人,學做事。學會“仁、真”二字,便幾乎能做成任何事。
稻盛和夫秉持“敬天愛人”,說白了,也是把人當人,把事當事。 敬天,就是做事時不要糊弄,要認真,不管旁邊有沒有人看,心里要想著天上有眼睛在看。
胖東來、信譽樓、德勝洋樓、日本伊拿食品、巴塔哥尼亞Patagonia、全食超市Whole Food、百威勒紙業、美國晨星Morning Star、開市客Costco,之所以能超越周期,就是把人當人,把事當事,也就是他們在企業內部,包括產業鏈和生態網絡上,踐行了科學和民主。科學和民主,并不僅僅限于國家民族,在企業、家庭和任何組織內部,也都適用。
總之,民主,即人本;科學,即唯物。民主,即仁;科學,即真。天下成大事者,莫不是在此二字上用心。
1. 《》
2. 《》
3. 《》
4. 《》
5. 《》
歡迎轉發轉載,請聯系后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