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3日,全國經濟媒體廣元行活動記者團來到四川省廣元市昭化區。作為“王家貢米”的原產地,憑借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成功打造了這一地方特色品牌。
王家貢米賦(央廣網記者 王穎 攝)
“王家貢米”的歷史可追溯至唐代,因武則天喜食而得名“貢米”。該米粒細長、色澤晶瑩,富含B族維生素、不飽和脂肪酸、硒等營養物質,其冷不回生的特性深受消費者青睞。近年來,昭化區通過實施“1345”發展戰略,推動了“王家貢米”產業的集聚發展,形成了500億產業集群,連續6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推進項目。
稻種陳列(央廣網記者 王穎 攝)
在“王家貢米”產業技術研究所,記者了解到,該研究所配備了先進的科研設施,與中國水稻研究所等科研單位合作,致力于“王家貢米”新品種的選育與推廣。目前,研究所已搜集3000余份水稻種質資源,培育出12個“王家貢米”系列常規水稻品種,為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晾曬稻種(央廣網記者 王穎 攝)
“王家貢米”產業的興旺,帶動了當地農戶的增收。通過實施“五統一分”生產經營模式,即統一供種育秧、統一技術標準、統一生產服務、統一訂單收購、統一品牌銷售,結合分戶種植管理,實現了產業化經營和廣泛聯農帶農。目前,昭化區已發展“王家貢米”標準化基地8萬余畝,年產量4萬余噸,稻谷訂單收購價格達到每斤2.5元以上,年綜合產值突破10億元,帶動種植農戶畝均增收800元以上。
王家貢米試驗示范基地(央廣網記者 王穎 攝)
此外,昭化區還推行了稻漁綜合種養模式,實現了一水兩用、一田雙收,有效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通過土地流轉、租賃等方式,農戶能夠參與到“王家貢米”的種植與經營中,實現收益的多元化。
昭化區的“王家貢米”產業,不僅在提升農產品品質、推動農業現代化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更成為了推動當地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力量。未來,隨著品牌影響力的進一步提升和市場拓展,預計“王家貢米”將為昭化區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