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的“滬七條”政策效應在10月顯現出來,據上海中原地產數據顯示,當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64.3萬平方米,環比增加39.8%,同比增加14.4%。
郊區成交活躍度提升 中端改善項目上榜數量多
多大浦東正常發揮 奉賢、青浦表現不一
10月首周雖然是國慶假期,但受到“滬七條”政策影響,售樓處里來客來訪出現大幅提升。雖然首周成交只有10萬平方米,但是和去年假期相比則是翻倍提升。后續周度成交穩步向上,最后一周成交釋放到近20萬平方米,這一數值也是自7月以來的新高。從交易區域來看,大浦東領跑全市,成交面積達到14.0萬平方米。嘉定成交面積達到7.7萬平方米排名全市第二。其他郊區,比如寶山、奉賢、青浦等均比9月成交出現大幅提升 。
從成交前十榜單來看 ,中端產品增加顯著。“4字頭”“5字頭”“6字頭”的項目有6個。這些項目主要聚焦于外環周邊,也是社保降低后收益比較明顯的區域。當然,10萬+的項目雖然和前期相比明顯減少,但依然有3個上榜,說明市場延續性還不錯。當期成交量最大的項目也是豪宅類項目,是黃浦區的綠發浦江園,成交3.7萬平方米,網上報價15.5萬元/平方米。基于改善型項目依舊保持一定溫度,上月均價為72671元/平方米,環比下跌12.4% 。
供應動力弱 牽制成交發揮
據上海中原地產數據顯示,10月入市樓盤有25個,面積達到49.7萬平方米,環比減少32.4%。尤其是有政策利好推動的背景下,10月供應減少某種程度限制成交發揮。不過入市的項目種類齊全,涵蓋剛需、首次改善和豪宅類產品。市場關注度比較高的融創外灘壹號院再度推盤,投放158套,網上報價17.2萬元/平方米 。
金九失色后,在政策的助力下,銀十扳回一城。在政策推動下,外環外去化有所起色,這些區域是首次置業以及預算不多的改善買家重點關注地方,也是市場交易的主力區域。市場形成豪宅,首次改善,剛需多點發力的格局,因此成交的持續性會有保障。其實不僅是上海,4個一線城市的成交表現都不錯。受一線城市帶動,部分二線城市成交也開始有所改善。市場活力提升信號明顯,在信心回歸下,尤其是四季度是房企回籠資金的時期,必定會抓住政策利好的時間窗口加快推盤,后續成交有望保持在當前水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