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年間,南京地區有個叫陳紹華的人。他的祖籍在河南,年少離家來此地討生活。
曾不止一人問他,為何會來這里?這其實就是一句廢話,若不是迫不得已,誰愿意背井離鄉!
陳紹華的家里本有薄田幾畝,可以勉強度日。但連續遇上兩個災年,顆粒無收。村里的野草樹皮都被人扒著吃光,村民餓得奄奄一息,就差人吃人了。
餓肚子的感覺是非常難受的,很多村人把家門鎖上,出外乞討。陳紹華的父母也不例外,帶著一雙兒女隨大家一起去城里。聽說那里富人多,希望能討到一口吃的。
好不容易到了城門外,可門口卻有大量兵士持長槍把守,不讓他們進城。此前,已有太多的災民涌入,而官府的賑災糧遲遲不得到位。人們為了一口吃食拿命去搏,常有人因此打架斗毆致死。是以,誰還敢再讓這么多的災民進去?
實在餓得受不了,有人去挖掘觀音白泥充饑。終于感覺不到餓了,可不過數日,泥性發脹,竟活活地被撐死。
尸體橫在路邊或溝渠中,以老人和孩童最多,無人埋葬。有饑民將其偷走,肢解取肉,烹飪后食之。肉味傳出,被其他災民發現,紛紛仿效。
此后,搶尸,殺人,公開販賣人肉等各種讓人驚駭的景象層出不窮。
到處都是饑民,陳紹華的父母實在討不到一點食物,餓得快沒有氣力了。但又想保全自己一雙兒女,多活一天是一天。
陳父跟陳母商量,自己死后,讓她把肉割下,瞞著孩子讓他們吃下。
陳母遲疑再三,最后無奈含淚答應。
夜里,趁著兒女睡熟,陳父割喉自盡。可還沒等陳母動手,尸體就被饑餓的難民搶走。
陳母本能地去追,沒跑幾步就跌倒了,全身使不上力。
最后,在悲愴中投河……
(故事背景為“丁戊奇荒”,“丁戊奇荒”是清朝光緒元年(1875年)到光緒四年(1878年)之間的一場罕見的旱災饑荒,這場災害波及山西、直隸、陜西、河南、山東等省,造成1000余萬人餓死,時任山西巡撫的曾國荃稱之為“二百余年未有之災”。)
陳紹華的姐姐陳月娥,當年十四歲。只比弟弟大三歲,卻要懂事許多。
她醒來不見父母,疑惑間,見周圍有人盯著他們姐弟倆的眼神帶著異樣,立即警覺起來。
暗暗地把弟弟推醒,低聲道:“有危險,快跑?!?/p>
下一刻,飛快地扯起他,往人多的地方跑。
陳月娥心里清楚,父母肯定是出事了。沒有他們做依靠,自己姐弟倆會很快成為饑民嘴里的食物。
同樣的景象,她已經見得太多。
但凡有人落單,便會悄無聲息地不見了。
跑到安全之處,陳月娥大口喘氣。
顧不上為父母難過哭泣,接下來,她要考慮如何養活弟弟。
當時,有不少災民把兒女賣了換取食物續命。
在陳紹華餓得把地上的土拼命往嘴里填的時候,陳月娥便動了賣自己的心思。
不久后的一天,她把陳紹華拉到暗處,把一個小布包塞進他懷里。
神情嚴肅地囑咐道:“這里是幾個面餅,千萬不要被別人發現。記住,你往南邊走,我聽說那里能討到飯吃。”
陳紹華自然知道食物是怎么來的,舍不得離開姐姐,“我要跟你一起,你去哪,我也去哪?!?/p>
陳月娥耐心勸說,他執意不聽。
氣極的陳月娥狠下心腸,給了他一個巴掌,邊哭邊罵:“我們兩個得有一個活下來。爹娘已經餓死了,但你不能死,得想方設法活下來。聽見沒有?”
陳紹華也哭了,還是不肯走,拉著她的衣袖,“為什么是我,而不是你?”
“因為我是姐姐,天生就是要照顧你。”陳月娥用力推了他一把,“趕緊走,買家快來了,等下恐怕連這點食物都保不住?!?/p>
說完,她急忙轉身走開。
陳紹華想去追,被一位路過此地,衣衫襤褸的婦人攔住。
她剛好聽見陳月娥最后的半句話,嘆息道:“孩子,這年頭能活一個算一個,千萬別白費了你姐姐的心意。”
世道艱難,婦人當然知道這個面黃肌瘦的女孩把自己賣去了哪里。
青樓,是個火坑,進去了就別想出來。
但,也只有這個地方肯買女孩。
陳紹華心里記著姐姐的話,一直往南邊走。期間有無走糊涂,他自己也弄不清楚。至于目的地是哪,就更不清楚了。
面餅共有六個,揣在懷里舍不得吃,餓得實在難過,才敢在沒人的地方啃上兩口。
一路顛沛流離,以乞討為生。幾次欲差點病死在路上,好在命大,都被他撐了過來。
約大半年后,陳紹華流浪到安徽一個叫辰溪村的地方。正值傍晚,他累得很,看到村頭的路邊有個荒廢的草棚,就想停下來歇歇腳。
還沒等他坐下,就被勞作回家的村民發現,他們扛著鋤頭過來趕他走。這里的人很排外,不允許生人在此地停留。
容溪村的附近是座大山,陳紹華記得過來時路過了一座破舊的山神廟,便決定去那兒過一夜。
山神廟此前應該是發生了一起火災,殘垣斷壁,處處是燒焦的景象??諘缣?,雜草叢生,很難落腳。
今日的風起得很大,陳紹華想找個避風的地方,于是打算繞個破廟,走到后面去。突然,他被眼前的一幕驚住了。
草叢中,一條剛產完子的大青蛇虛弱地盤在那兒,在它斜上方有塊突出的斷石,斷石后是根搖搖欲墜的木梁。木梁一倒,必定會推動斷石砸向小蛇。
陳紹華想出言提醒,旋即又想,蛇不通人語??!猶豫間,一股強風吹過,木梁晃了幾下終于倒向斷石。
內心中的一種本能,讓陳紹華不假思索地撲了過去。可下一瞬間,警覺的青蛇纏上了他的身軀,令他動彈不得。
斷石被陳紹華伸出的手擋了一下,改變軌跡,落在小蛇身旁。
就差那么一點點,好險!
陳紹華松了一口氣,用血淋淋的手去掰青蛇,“我是在救你小孩啊,怎么是非不分呢?”
話音未落,青蛇松開他,掉頭往旁邊游去。
這是要做什么?陳紹華疑惑間想趕緊離開此地。
不一會兒,青蛇很快回來,嘴里銜著幾根碧綠的草。它把草放在陳紹華的腳邊,昂起頭對著他點了點。
陳紹華不解其意,呆呆地垂手站著,心里有些害怕。手中的血滴落在地上,空氣中飄起淡淡的血腥味。
青蛇等了一會兒,見他還沒動靜。重新將草銜起,身子纏向他的雙腿,把草直接放在他手里。
然后松開,游到小蛇旁,盤起身子將眼睛閉上,好像很累的樣子。
此時的陳紹華也明白過來,這碧草是青蛇讓他治手傷用的呢。
將草放進嘴里嚼爛,敷在傷口上。微微的一陣涼意后,血很快就止住了。
青蛇如此通人性,陳紹華心中感動,決定今晚守護在它們身旁。
于是,他原地盤腿坐下,警惕地留意著四周的動靜。
到底是個才十二歲的孩子,不到一個時辰就堅持不住,沉沉睡去。
一向不怎么做夢的他,今夜做了個很長的夢。夢中有爹娘,有姐姐,有一家人在一起的快樂,也有不見了爹娘的驚惶痛苦,以及與姐姐分離的悲傷。
最后夢到的卻是青蛇,它化成半人半蛇的模樣,語氣嚴肅,“天災即將降臨,你快沒命了,趕緊離開這里?!?/p>
陳紹華遲疑片刻,愣愣地說:“可我不曉得去哪里啊!但我也不怕的,天災人禍我經歷了好多?!?/p>
青蛇沒再說話,從他夢中消失。
不知過了多久,陳紹華餓醒了。
發現自己沒在破山神廟,而是睡在一張床上,還蓋著被褥。
燭光染紅了窗欞,讓他有種久違的舒適溫暖。恍惚中,好像回到逃難前的家里。
想起爹娘和姐姐,他的眼角滾下一行行的淚。
這會兒,進來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和尚。見他醒了,什么都沒說,轉身去灶間端來一碗熱粥。
粥很稀,可以照見人影。陳紹華不介意,有食物吃已經很好,端起碗大口喝著。
喝完擱下碗,雙手合十對著老和尚拜了拜,“師父,我怎么來的這里?”
老和尚搖搖頭,神情和緩:“今晨天未亮,地動山搖。老衲準備出外查看動靜,打開山門,便見到了你?!?/p>
原來,陳紹華睡了一天一夜。
所謂的地動山搖,是一場洪災席卷了辰溪村。村頭一棵需幾人合抱的槐樹被連根拔起,整個村子被夷為平地。
陳紹華心里納悶,照這樣講,洪水沖下來時,破山神廟肯定也沒了的,可是誰救了我呢?
想了半天,終究還是沒弄明白。
老和尚法號慧凈,對于這個突然出現的孩子,也有頗多不解。
從他亂七八糟的述說中,理清了些頭緒。半晌后,才緩緩說道:“上蒼有好生之德,或許,這是它對你的眷顧吧。”
慧凈一人打理著這座廟。廟不大,香火也不算很旺??傻降咨狭四昙o,事情一多,就有些力不從心。
陳紹華主動留下來,他覺得待在這里自己有種慰藉感,好像找到了那么一點點的依靠。
當然,他也知道,要想待得長久,就要很勤快才是。所以,掃地抹灰煮飯洗衣,每一件事他都做得盡心盡力。
香客見了,紛紛說這是慧凈師父收的小徒弟。
慧凈師父每每聽到這話,總是笑著不去糾正,可也不提給陳紹華落發的事。
既然師父不提,陳紹華自然就不會再主動開口要求。年紀不大的他無所謂做不做僧人,只求有飯果腹,有屋可以避雨。
四年后的一日,慧凈把陳紹華叫到禪房,從身旁拿出一個小包裹遞給他。
“這里是五錠金子,以及兩個銀錠。以后你一人過日子,少不得要用錢。這些都給你,下山去吧?!?/p>
陳紹華不肯接包裹,“師父,是不是徒兒做錯了什么?您說出來,徒兒改了便是,只求您別趕我走?!?/p>
慧凈搖搖頭:“你已經做得很好了。只是,我的時日不多,只能陪你到此。過幾日,林府會找人來管理寺廟,怕是會容不得你,需早做好打算。”
林府,是城里的富商,也是這座廟最大的香客。
陳紹華認真地想了想,“師父,我可以剃度,留在這里陪您?!?/p>
他以為這樣說,就可以留下了。哪知,慧凈笑了,一如他初見時的慈眉善目。
“孩子,當年是山神救了你一命。他將你放在山門外,不但留下豐厚的錢財,還留了一句話,要你好好活著,活成你爹娘和姐姐希望的樣子。”
“是以,現在休要說入佛門之語。人世間的事,你得去經歷一遭。等嘗遍世間百態,想清楚后,再來考慮此事?!?/p>
陳紹華這時才明白那年發洪災時,自己是怎么來到此廟的。
青蛇就是山神,是它救了自己。
幾日后,陳紹華離開寺廟,下山過平常人的生活。
對于一個不諳世事、無依無靠,且又帶著一筆可觀錢財的半大孩子,慧凈很不放心,懇切地拜托林府的老太太能照顧一二。
林老太太信了一輩子的佛,對于慧凈隱晦地告知陳紹華的奇遇,她覺得這個少年必是個有福之人。
這樣的人留在林家不是壞事。于是,讓兒子給陳紹華在商鋪里找了份事情做。
一個月后,慧凈圓寂。
得知消息,陳紹華趕過去送師父最后一程,哭得要命。
花費錢財請別家寺院佛弟子為其誦經、超度,又以慧凈的名義為他大量放生,幫他修福。
林老太太瞧在眼里,更加覺得這少年是個懂得感恩之人,有情有義。囑咐自家兒子要好生對待,當成心腹也未嘗不可。
老太太的長子林大棟是家主,也是出了名的孝子。母親的話不敢不聽,于是親自教陳紹華如何做生意。
陳紹華雖沒上過正式的學堂,但六歲開始跟著本家一個叔叔啟蒙,直到逃荒出來。所以,字還是識得一些的。能識字,做事情就會方便許多。
對于生意,他談不上有多聰穎,但勝在能吃苦。再加上有段特殊的流浪經歷,看慣了人情冷暖。行事反應快、果敢是他最大的優點。
三年過去,陳紹華成了林大棟最得力的幫手。甚至能獨當一面,替林家開疆拓土,打開生意場上新局面。
東家們都喜歡這樣的伙計,有不少人暗中盯著,有意想把他拉到自己這方。畢竟他無父無母,無根可依,許以足夠的利益,那便是到哪里都一樣。
若陳紹華真同意了去別家,就會是林家最大的損失。林老太太當機立斷,做主把林大棟的小女兒花枝嫁給他。成為林家的女婿,陳紹華此生都會為林家做事。
對于這門親事,陳紹華本能的反應是拒絕,說自己高攀了。
林老太太問他:“是否心中有中意的女子?”
“沒有?!标惤B華搖頭否認,“我還沒空去想此事。”
這話也是事實,一天到晚心思全撲在林家的生意上,哪里有工夫去考慮個人的事情。
林老太太微笑,以不容他人拒絕的口吻說道:“既然我答應慧凈照看你,就不能食言。如今你年紀已有十九,是該成個家了。等這陣子忙完,讓家主準備你們的親事?!?/p>
話說到這個份上,陳紹華再不答應就顯得太不識抬舉。遲疑了一下,點頭同意。
這陣子他在忙什么呢?幫林家把貨物運去南京。
所行之路,必要經過一段山路。世道不算太平,多有匪盜橫行山間。商家運貨,總要雇幾個行武之人才安心。
林家被人劫過兩回貨,賊人一直未抓獲,只能自認倒霉。
不過,自陳紹華開始押運貨后,回回都很順利。連行武之人都不必雇,帶上幾個伙計就行。
林老太太曾在私底下跟家主講,“瞧瞧,我說過他受神明的庇護吧,現在連咱家也跟著一起沾光。”
這次押貨,陳紹華因事耽擱,晚了兩日再出發。
行程同以往一樣順利,只不過,當中出了個小插曲。
到南京后,已是下午。卸完貨,晚間得閑,南京商行主事的林家二公子瑞安非要帶他見世面。
也就是去秦淮河看看燈。說是來了這么多趟,回回都是急急地來,又急急地走,連那河長啥樣都沒見過。
陳紹華不好拂了他的好意,只有答應前往。
秦淮河熱鬧非凡,華燈映水,畫舫凌波。船上鐃鈸齊奏,絲竹管弦不絕于耳。
清風吹起,陣陣脂粉香味撲面而來,令陳紹華頗為不適應。想立即回轉,又見林瑞安興趣正濃,不好掃興,便忍住了。
有個手執團扇的佳人,站在岸旁看燈。偏頭與身旁同伴說話時,目光瞥到迎面而來的陳紹華,先是微微一怔,隨后仔細端詳。
見他就要從身旁走過,佳人忽然出聲呼喚:“虎頭?!?/p>
一聲不應,又連著叫了幾聲。
聲音急切,且帶著期盼。
陳紹華聽清了,可以講聽得很清楚,身軀隨著心都顫抖了起來。
“虎頭”是他的乳名,是爹娘去世、姐姐離開后再未聽到的乳名。
他連忙頓住腳步,將身子轉了過來,狐疑地盯住眼前的女子看,神情幾轉。
女子定定地看著他,眸中起了霧,凝成大顆的淚珠從眼角落下。
“虎頭,是你嗎?我是姐姐啊。”
“姐……”
瞬間,陳紹華的腦中一片空白。上前抱住她,失聲痛哭。
撕心裂肺的哭聲惹得旁人紛紛側目,得知是失散多年的姐弟偶然相逢,莫不為之動容,都稱此事為“奇跡”。
平緩情緒后,姐弟兩個相互傾訴各自的遭遇。
當年陳月娥把自己賣到青樓,做了個燒火洗衣的丫頭。老鴇見她有幾分姿色,讓人教她學彈唱。
過了一年,城里的光景不好,老鴇決定把青樓遷來南京。
年老色衰的姑娘,在當地被發賣,剩下的則隨她一起遷移。
來南京后,陳月娥在秦淮河唱曲,無意間救了一個落魄的人。
那人得勢后,就將她贖了出去,就此才得了自由。
林瑞安在一旁聽得心驚,后悔自己多事,把陳紹華帶出來。
他即將成為林家的女婿,可在這關頭上卻冒出一個青樓女子的姐姐,豈不是硬生生地污了林家的名聲?
有心想提點他幾句,可又開不了口,畢竟人家姐弟倆才團聚。左右思量一番,最后決定修書一封,讓人趕緊送去父親那兒,讓他們早做打算。
如林瑞安所料,陳紹華當真把陳月娥帶了回去,安置在自己宅院中。
林家這會兒是鬧翻了天,林大棟的妻子邱氏本來就不樂意這門親事,現在又出了此事,心中就更不痛快了。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同樣門第的人家嫁女兒,若高攀不成,至少也是門當戶對。憑什么自己的小女兒就得遭罪?嫁給伙計不算,還來了個做妓的大姑姐,這以后還能出去見人嗎?
邱氏越想越氣,忍不住對著丈夫牢騷滿腹。
林大棟同樣心煩得很,心里也覺得這事讓他膈應得緊。讓人速把林瑞安的信轉給母親,請她老人家定奪。
林老太太在廟里念經,得到信后,思忖再三,讓身旁的婢女給林大棟傳了一句話:勿究過往。
前面說了,林大棟是孝子,謹聽母命??伤畠夯ㄖs是不肯的,在家中又哭又鬧。
林大棟心煩,呵斥她:“休要再胡鬧!這門親事如板上釘釘,不容更改?!?/p>
父親的態度令花枝心中惱怒,既然在這里說不通,就只有向母親哭訴,并表明自己不如去死。
邱氏心疼女兒,但也知想說動丈夫就得先說通婆婆。可婆婆那兒能說通嗎?肯定不行。
想來想去,最后想出一個辦法,由她親自出面,趕陳月娥回南京。而且,還要對陳紹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他與這不干凈的女人斷絕往來,完全否認他們姐弟的關系。
翌日,邱氏帶著花枝一起登門,倨傲地說明來意。
陳月娥的神情看不出喜怒,只說由弟弟做決定。
邱氏以為,攀上林家,從此有享不完的富貴,是陳紹華這個窮小子的造化,篤定他會答應。
哪知陳紹華聽完她的一番說辭后,斷然拒絕,“當年姐姐為了讓我活下去,才把自己賣去青樓。今日我若因此嫌棄她,此生不配做人。”
邱氏不甘心,想繼續說服他,“為個青樓女子自斷前程,太不值當了吧?”
陳紹華搖搖頭,“前程,我可以自己掙。但失而復得的姐姐,我不能再錯過。”
事后,他去林家向林大棟請辭。同時,把親事也給退了。
他向林大棟保證,自己不會投靠本地的其他商家,也不會留在本地。林家于情于理,對自己都有恩德,他陳紹華絕不會做對不起林家之事。
言之鑿鑿的一番話,讓林大棟放下了心?;蛟S,這樣的結果是最好的。陳紹華主動提出離開,正好化解自己的尷尬,免得家宅難安。
但心中還是很惋惜,少了個得力助手,對于林家來講,太不劃算。再者,在母親面前也不好交代。
思慮過后,還是帶著幾分誠意地挽留他,“此事不著急,等你考慮幾天后再作決定?!?/p>
突然,屋里的屏風搖晃起來,砰然倒地。
原來是邱氏帶著花枝躲在后面偷聽,花枝聽到父親挽留陳紹華,急得去推屏風。
林大棟覺得太丟人,狠狠瞪了她們母女一眼。
陳紹華倒不介意,微微笑了笑,“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載物之厚,君子有成人之美。就這么決定了吧,我會帶家姐盡快離開此地?!?/p>
說完,拱手告辭。
背影決絕,毫無留戀之意。
林大棟琢磨著他這句話的意思,沒有留意女兒花枝的臉紅得厲害。
陳紹華不是個食言之人,當晚收拾好包裹,第二天便帶著陳月蛾走了。
過了幾日,林老太太回家。得知陳紹華已經辭工,當即摔了手中的茶碗,痛罵兒子有眼無珠。
“瑞安信中說,他家姐衣著光鮮,所戴首飾價值不凡。我且問你,什么樣的女子敢這么招搖地在秦淮河邊觀燈?”
林大棟想不通透,問道:“兒子不明,還請母親指點?!?/p>
林老太太嘆了口氣,“必是個與官宦有關系的大戶。到手的富貴,你們怎都接不住呢?!”
林大棟很吃驚,“兒子這就令人追回紹華?!?/p>
“沒有用了,他心意既然定下,就不可能再變?!绷掷咸珦u頭嘆息,“我費盡心思留下他,最后卻毀在你們手里。”
正好邱氏過來給林老太太端茶水,聽到此話心生不滿,開口挑撥,“陳月娥別看年紀不大,渾身的氣勢卻強得很,不是個好相與的人呢?!?/p>
林老太太看著她就頭痛,忍住氣沒再摔碗,罵道:“人家有底氣,何須要看你臉色?再者,她的態度都這么明顯了,你們還要給紹華辭工的由頭,簡直不要太蠢。”
林大棟聽得云里霧里,不解地問道:“母親,您這是何意?我怎么聽不懂?”
“問你夫人。”老太太垂眸喝茶水,不再說話。
邱氏支支吾吾,眼神躲閃。
“怎么回事?”林大棟逼問道。
邱氏還是不吭聲,最后是花枝漲紅著臉,跪在林大棟面前。
“求父親成全我與表哥,女兒已經是他的人了?!?/p>
林大棟氣得差點暈倒,抬手狠狠地給了她一巴掌。
花枝的表哥丁松,為邱氏姐姐的小兒子,真正是個不學無術的浪蕩子。成天嘴上跟抹了蜜似的,盡會哄人開心。
偏偏花枝很吃這一套,丁松說什么,她都信。
林老太太活了一大把年紀,閱人無數,很不喜歡孫女與這種人接近。所以明知花枝心儀丁松,也仍是執意要把她嫁給陳紹華。
富不過三代,林家子孫不堪大用。林大棟才能及不上他父親,之后林家勢必要走向衰落。
若是下任家主身邊,有個既有能力又很貼心的人輔佐,則可保住林家。
自然,陳紹華是最好的人選。要掌控住他為林家所用,結親是最好的方法。
林老太太深知陳紹華未必愿意這門親事,但他是重情義之人,只要搬出慧凈,他便不好拒絕。
本以為十拿九穩的事,沒想到半中間突然出現個陳月娥。而邱氏又是個眼光短淺的婦人,瞧不清楚其中的利害關系,正好給了陳紹華離去的理由。
人算到底不如天算,林老太太長嘆一口氣,擱下茶碗,去佛堂念經。
林家吵吵嚷嚷,亂成一鍋粥。而此刻,陳紹華和陳月娥已經在南京了。
陳月娥安排好他的居所,問他:“你的婚事,還有你的前程都被我毀了,將來你可會怪我?”
陳紹華笑答:“與你無關呢,這樣的前程不要也罷。只是,你何時能帶我去見家姐?”
林瑞安聽事只聽到了半場,他不知道陳紹華冷靜下來后,與“陳月娥”單獨相處時,指出她不是自己的姐姐。
雖說兩人容貌有幾分相似,但真正的陳月娥,左手腕上有塊淺色胎記,而這個女子沒有。
“陳月娥”坦言,自己名叫況穎嵐,月初才從法國留學回來。因喜歡戲劇,所以假扮了一回陳月蛾。
但不是故意為之,陳月蛾本人也確實拜托她找尋弟弟陳紹華。
陳月娥在秦淮河救的落魄公子名叫盧尚巖,是個大富人家的私生子。
盧家家大業大,內斗激烈。盧尚巖剛回國,就遭遇了暗殺,幸得陳月娥所救,才得以逃脫。
不過是一面之緣,盧尚巖卻看上了陳月娥。得勢后,花重金把她贖出去。
盧尚巖想娶她為妻,但盧家是不可能同意的,家族中有人甚至要加害于她。
陳月娥沒有自保能力,而盧尚巖也未強大能嚴實地把自己的女人護周全。
無奈之下,他托好友把陳月娥送出國。后輾轉到了法國,請同學況穎嵐幫忙照顧。
況穎嵐很同情陳月娥,不僅教她法語,還教她認字畫畫。
陳月娥很喜歡畫肖像,她的筆下常是一個男孩,有著各種的神態。
況穎嵐很奇怪,問她這是誰?
陳月娥說是自己的弟弟,乳名“虎頭”。不知道如今他在哪里,是死還是活。只能按自己的想象,畫出他長大后的樣子。
前年底,盧尚巖終于擺脫家族的事情,到法國與陳月娥團聚,兩人成婚。今年初,陳月娥順利產下一健康男嬰。
聽說況穎嵐要回國,陳月娥特意拜托她幫忙找尋陳紹華。
冥冥當中好像自有定數,況穎嵐應朋友之邀到秦淮河游玩。看見陳紹華,立即想起陳月娥筆下的男孩。
激動之下,以乳名“虎頭”試探,沒想到對方真的有反應。
這么快就找到陳月娥的弟弟,況穎嵐覺得是個奇跡。既然人已經見到,她肯定也要幫著好好照顧一番。
得知陳紹華的境遇,接受過新思想的她對這種報恩式的婚姻不太能理解,便要求跟去林家看看。
她對陳紹華說:“你報恩情可以,但沒必要搭進自己的人生。好好活著,是你姐姐對你最大的期望?!?/p>
然后,就有了前面的那些事情。
半年后,況穎嵐帶著急于與姐姐相見的陳紹華前往法國。
姐弟終于重逢,抱頭痛哭。
陳紹華在姐夫盧尚巖的幫助下,進入一所學校學習。
八年后,已經成家的他攜妻兒回國。
那時國內的社會內憂外患,民不聊生,陳月娥有心阻攔。
陳紹華難得地沒有聽姐姐的話,說道:國內有很多人需要我的幫助。
回國后,他盡一己之力幫助了許多窮苦的百姓。
林家敗落得很快,現任家主林瑞安找他借錢,為之前的事情道歉。
陳紹華爽快地拿錢給他:“君子重情不忘恩,小人重財記人過。我只想做君子,不做小人?!?/p>
盡管社會動蕩不安,但陳紹華一家卻總能安然無恙度過。創下的家業經久不衰,他本人也成了民間一個傳奇式的人物。
陳紹華經常跟人講的一句話是:人這一生會經歷很多的磨難,或許很難扛,但還是要好好活下去?;钪拍芸吹角懊娴南M?。
是啊,誰說不是這樣呢?!
活著,才能看到希望,看到更多的美好!
(此文由笑笑的麥子原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