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克街探案官
作者:包可萌
2022年的布局,今年集體兌現
2024年的“雙十一”,周期比以往更長,卻也更加冷靜。
曾經的“雙十一”是一場消費狂歡,各大社交平臺的頭部主播和博主都會提前向其粉絲“種草”各種產品,其粉絲即使不需要,也會因為話術引導下的“低價”而沖動消費,隨后就會涌現出大量“拆箱”視頻,這種景象一直到2023年開始降溫。
時至今日,伴隨今年“雙十一”前“東北雨姐”、“三只羊”等主播因種種原因被封,京東這個消費者熟悉的電商平臺頻繁出現負面消息,今年的“雙十一”,消費者在下單時更趨向于理性消費,各家平臺也不再和往常一樣,熱衷于實況轉播各家數據,讓人誤以為今天的電商,不再以流量為王,甚至不再追逐“低價”。
事實上,自從2009年淘寶率先發起“雙十一”以來,拼多多、抖音、京東等紛紛加入這場價格戰,各平臺上多名主播為對外樹立其直播間內產品“物美價廉”的形象,不惜虛假宣傳,導致被封,導致合作品牌方利益受損。
如此一來,電商平臺為了讓更多主播、商家合規運營,重新投入重金降低商家退換貨成本。其中阿里旗下的天貓平臺將雙十一啟動日期定在10月14日,提前了10天,在滿300-50的基礎上,投入百億流量和300億消費券與紅包,并推出了極速回款服務和退貨寶服務。
京東取消取消預售環節,活動周期從10月12日開始,較去年提前11天,其余節奏保持一致。跨店滿減調整為滿300減50,同時增加了平臺滿200減20元補貼券;抖音“雙十一”活動從10月8日開始,比去年提前了十二天,新增了為期十天的搶先期。取消了定金預售,增加了一件直降玩法,調整了創作者準入,鼓勵更多商家參與。
快手的活動從10月16日開始預售,較去年提前兩天。在此期間提供200億流量補貼、20億用戶紅包以及10億的商品補貼,同比去年扶持力度加大;小紅書則繼去年首次發力雙十一后,今年活動節奏和去年保持一致。推出線上主題街區創新玩法,用戶通過搜索和筆記進入“街區”,可邊逛直播邊集章兌換好物等。
上述平臺今年推出的種種策略,也間接貼合消費者們從看重“低價”,向愈發看重消費體驗的消費習慣上的轉變。
01 電商為何集體“調頭”
回顧今年各家電商平臺在“雙十一”策略上的轉變,其實早在2022年就有跡可循。開源證券就曾公開表態,“電商行業用戶紅利已盡,行業步入質量增長期”。
2022年,各主流電商平臺在經歷高投入階段后均成功完成了下沉,國內電商用戶覆蓋率基本見頂;從優化路徑來看,不同平臺現階段能力的差異性導致短期內利潤改善的路徑并不一致(費用優化、成本優化、收入優化),考慮到流量平臺的興起迭代是影響行業未來競爭格局的關鍵變量,電商平臺通過主業升級優化收入結構、形成寬護城河,進而帶動利潤率提升成為不二選擇。
此時的電商行業格局,阿里用戶基數大,ARPU已較為接近線上消費大盤平均水平,預計短期內ARPU下行壓力較大;京東的3C家電等高客單商品對ARPU貢獻較大,短期內需求受到明顯壓制,且大量新增下沉用戶ARPU偏低,但考慮到平臺品類仍在持續擴張,有利于消費需求進一步遷移,預計ARPU將維持中個位數增長;拼多多ARPU基數較低,預計隨著百億補貼GMV以及品牌商品GMV占比提升,ARPU增速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其實自2021年三季度開始,行業內主要公司均在虧損較大的新業務上開始收縮,盈利逐漸企穩,開源證券認為當前合理的戰略收縮有利于行業長期健康發展,各平臺已經完成了下沉市場的跑馬圈地爭奪,短期內實現了自身能力范圍內的新增用戶積累;新增用戶的邊際貢獻與忠誠度相對較低,提升已有用戶粘性經濟性更佳。
需求端看,根據CNNIC,國內網民人均上網時長2021年底已達到28.5小時/周,國內居民對數字生活的接受度日趨成熟;從供給端看,電商行業的基礎設施已較為完備,線上平臺轉型電商業務的成本明顯降低。
月狐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短視頻時長占比已提升至33.8%,盡管各主流電商平臺均在內容產品上有所布局,但內容平臺對用戶的消費影響路徑與傳統平臺并不一致,其對用戶線上時長的占據最終會映射到對消費習慣的影響。
這種用戶習慣的改變,注定流量平臺的興起迭代是大勢所趨,也將是影響行業未來競爭格局的關鍵變量,抖音、快手、視頻號等內容平臺切入電商賽道是必然選擇,各種視頻創作者紛紛尋求櫥窗帶貨變現。
雖然這些平臺入局電商平臺賽道較晚,但一入局就直接參與價格戰,其低價力度甚至堪比拼多多。但是抖音、快手這兩個依托短視頻內容發家的電商平臺,其流量過于依賴三只羊、東北雨姐、辛巴等自家頭部主播,上述主播近期又因為虛假宣傳被封,抖音、快手等今年雙十一戰績或許將因此受到影響,以往依托主播帶貨,希望躺贏的各家品牌,需要自己奮發直播帶貨。
新平臺有新平臺的困境,但老電商平臺如阿里系、京東、拼多多等也有其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三家平臺也從2022年開始尋求轉型。
02 “雙十一”大考,阿里、拼多多歡喜,抖音、京東有點愁
阿里、京東、拼多多等老牌電商平臺的轉型源于2022年,當時阿里和拼多多基本完成了國內的用戶滲透,海外市場成為獲取新增用戶的重要方向。
隨后兩年時間里,阿里海外用戶增速也替代了下沉市場,成為其新增長點;拼多多旗下海外電商平臺TEMU業務確實增速迅猛,也因此招致關稅調查,至今尚未形成定論;而京東過去兩年的精準布局,卻因昏招頻出自亂陣腳。
2022年,京東的核心用戶尚還停留在一二線城市,已經在用戶和供應鏈基礎設施上完成了下沉布局,隨后兩年時間,其試圖改變垂直電商的定位,將ARPU拓展至服飾、鞋包等品類,同時將受眾從男性為主的3C消費者,拓展至更喜歡購買服飾、鞋包產品的女性群體。
外界猜測京東今年10月公布新代言人楊笠,就是想通過其樹立的“獨立女性”形象,吸引更多女性顧客使用京東購買服飾、鞋包產品,從而提升GMV。可惜楊笠自帶爭議,導致京東部分核心用戶抵制,甚至一度傳言京東金融遭到擠兌。
可京東的表態并未將此事平息,伴隨事件的發酵,有網友繼續考古楊笠以往言論,認為她自信又普通,甚至還順帶幫此前因言論被“女權”聲討的鄧紫棋洗白;同時有網友指出楊笠心口不一,引發其曾經的粉絲聲討,“楊笠代言京東為弟弟楊沈儀湊彩禮”甚至成為一個詞條,但隨后有網友指出該詞條是假的。
針對京東最近的種種負面消息,有熱心網友梳理了近幾年的脈絡。首先是2018年的京東創始人劉強東身陷“明尼蘇達州事件”,同期曾參與恒大造假普華永道高管許冉加入京東,隨后成為業內唯一女CEO。
2019年,京東加入了英國使館發起的性別平等項目,同一年,美國檢方決定不予起訴劉強東,許冉此時升任高級副總裁;2020年美國法官否認京東公司的要求,許冉自2020年6月開始擔任京東首席財務官,至2023年5月卸任。自2023年5月起,許冉擔任京東的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
在此期間,京東2022年不計代價馳援上海,“明尼蘇達州事件”重啟調查;2022年6月23號新聞里面的截取顯示,劉強東接連減持京東健康和京東集團的股票,兩個月的時間內套現金額超20億元,引發市場關注。
2023年,京東入選了彭博性別平等指數(GEI),2023年1月31號,彭博發布2023年性別平等指數,京東集團憑借各項考量指標綜合得分首次入選,也成為了行業唯一一個入選該指數的中國企業。
圖源:圖中水印
值得注意的是,彭博社創始人邁克爾·布隆伯格2001年放棄民主黨籍,在2001年11月以共和黨人的身份當選為紐約市第108任市長,2018年10月10日,邁克爾·布隆伯格宣布已重新注冊成為美國民主黨成員,2020年參加大選是慘敗。
2024年的“雙十一”,圍繞京東的種種負面消息層出不窮,負面討論甚至延展到京東內部管理,企業架構等方面。在網友的質疑聲中,網上傳來一張京東“雙十一”戰績圖,但是網友對此并不買賬。
03 結語
“雙十一”期間,京東對其負面事件的處理,無論是事件剛開始,還是在事件發酵到“街談巷議”時的處理,無一不讓人費解。楊笠代言事件發酵引發關于京東金融擠兌的討論時,京東金融發布的兩張海報再次將其推向風口浪尖。
網友甚至認為這是京東金融故意打拳,并向反對楊笠代言的消費者挑釁,至今未搜尋到京東金融關于該海報的回應。
然而在京東麻煩纏身的同時,“雙十一”活動并未因其一家平臺而停滯,反而在品牌方自己發力帶貨及國補的推動下,家用電器成交額占比進一步擴大。
據星圖數據,截至10月30日,2024年雙11全網累計銷售額達8450億(其中綜合電商監測周期:10月14日-10月30日,直播電商監測周期:10月8日-10月30日),刷新了10月歷史銷售記錄。
去年雙11期間(10月31日-11月11日)全網累計銷售額達11386億,由于今年整體雙11大促前置較多,同時目前大促仍未結束,數據可比性程度相對不高,但從現在整體趨勢來看,預計今年雙11全期大盤預計仍有積極表現。
從各平臺表現來看,據星圖數據,目前綜合電商平臺GMV占比80.3%,與往年雙11大促占比基本相同。從品類表現來看,前十品類和2023年“雙11”全期相同,除家居建材從第8躍升至第6,電腦辦公排名下滑外,其余各品類排名均保持不變。
從統計結果上來看,3C類產品依舊是今年雙十一GMV占比主要品類,京東為GMV占比第三的服裝鞋包類產品,得罪其3C產品消費者群體,似乎并不明智,關于京東今年“雙十一”活動的GMV情況,貝克街探案官將持續關注。
? THE END
素材皆來自官方公開資料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本文由貝克街探案官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