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湯陰之戰結束以后,傳奇盜墓賊孫殿英被解放軍俘虜。
當韋杰中將看著眼前這位五花大綁、顯得有些狼狽的盜墓賊時,心中不禁涌起了一絲好奇:這位就是那位聲名狼藉的“東陵大盜”?
據說,孫殿英在鎮守東陵期間監守自盜,搖身一變成為了盜墓賊。
他不僅盜走了乾隆和慈禧墓中的大量財寶,還讓無數珍貴文物神秘失蹤,留下了一個個未解之謎。
帶著這份強烈的好奇心,韋杰決定試探一番:“孫先生,那些被盜走的寶藏現在何處?”
然而,面對這樣的詢問,孫殿英只是緊閉雙唇,無論韋杰如何追問,他都堅決不肯吐露半個字。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自己尋找吧?”
果然,經過一番搜查之后,一處看似不起眼的墻壁引起了解放軍的注意。
孫殿英,河南永城人,小時候因為曾經得過天花,臉上留下了一大片麻子,所以大家都叫他“孫麻子”。
年輕時候,他可干過不少的壞事,包括售賣賣鴉片,并一度落草成為了土匪。
到了后來,他的隊伍被一個叫張宗昌的軍閥給收編了,孫殿英也就搖身一變,從土匪變成了正規軍。
1926年,隨著國民革命軍發起了旨在統一全國的北伐戰爭,孫殿英的命運再次發生了改變。
孫殿英的部隊在這場戰爭中打不過,敗得很徹底,但是他很會看形勢。
對于軍閥而言,改換門庭根本就沒有什么心理負擔,于是很快他就投靠了老蔣。
老蔣一高興,賞給了他一個軍長的頭銜,還給了他的部隊一個12軍的番號,但說實話這個頭銜其實有點尷尬。
因為蔣介石給的這個軍號,是專門給那些不是自己親信的部隊準備的,這些部隊通常被叫做“雜牌軍”。
什么是雜牌軍?“雜牌軍”就是指那些訓練不咋滴、裝備也差、戰斗力不強,而且紀律也不怎么樣的地方部隊。
他們并不歸蔣介石直接管控,而是受到地方上的實權勢力控制。
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蔣介石對他自己的嫡系部隊以外的“雜牌軍”并不怎么待見。
像孫殿英這樣的部隊,出身背景不好,戰斗力也不怎么樣,自然不受蔣介石重視。
在打仗的時候,這些雜牌軍經常被派到最前線當炮灰,至于錢和物資,更是比不上蔣介石的親信部隊了。
所以即便是在歸順了蔣介石之后,孫殿英和他的部隊也沒有什么好日子過,實際上已經有半年沒有發軍餉了。
早在半年前,張宗昌就開始拖欠他們的糧餉,當時孫殿英還想著轉投蔣介石后情況會有所好轉,但沒想到南京政府也是一樣摳門,一提到錢就含糊其辭。
孫殿英的手下原本就是一群軍閥士兵,紀律性差,素質也不高,能不騷擾老百姓就已經不錯了,基本上就是一群兵痞子。
可以預想,如果他再不發軍餉,士兵們恐怕就要嘩變了。
所以,現在的孫殿英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缺錢,既然老蔣不愿意給錢,思來想去之下,他也就只能自己想辦法搞錢了。
于是,他把主意打到了清東陵上,打算借死人的錢,挖掘清朝皇室的陵墓,用里面的財寶給士兵發餉。
清東陵位于馬蘭峪,正好處于孫殿英的防區內,距離他的軍部僅幾十里。
按照當時的“潛規則”,這塊地方算是他的勢力范圍,這為其策劃盜墓提供了便利條件。
之后為了給這次行動找一個合理的借口,孫殿英對外宣布此次行動是為了清除匪患。
隨后,他發布了一份公告,聲稱近來有一股土匪在清東陵附近活動頻繁,嚴重威脅到了陵區的安全。
因此,他決定派遣一支精銳部隊前往剿匪,為了避免無辜百姓受到傷害,還熱情提醒周邊居民暫時撤離至安全區域。
期間為了不讓別人發現他們在盜墓,孫殿英在陵墓周圍安排了嚴密的警戒線,不允許任何人靠近。
接著,在一位曾經參加過修建慈禧太后陵寢的老石匠的幫助下,孫殿英找到了進入慈溪地宮的秘密入口。
但是,這個入口卻被一塊巨石堵得嚴嚴實實,沒辦法,孫殿英只好命令手下用大量炸藥把這塊石頭炸開。
隨著幾聲震天響的爆炸聲,陵墓的石門被打炸了,一進到地宮里,孫殿英和他的手下就像餓狼一樣,把里面的金銀財寶全都搶了個干凈,據說連慈禧太后的尸體都遭受到了侮辱。
接下來,他們又如法炮制闖入了乾隆皇帝的陵墓,進行了徹底的搜刮,并從中獲得了大量的金銀財寶與古玩文物。
不過,秘密遲早會泄露,孫殿英的盜墓行為最終還是敗露了。
這一消息立刻在國內引發了軒然大波,社會各界紛紛譴責他的野蠻行徑,強烈要求對其進行嚴懲。
不過,孫殿英很聰明,他把一部分偷來的寶貝送給了國民黨的高層官員作為賄賂。
這樣一來,他得到了這些大官們的庇護,逃脫了法律的懲罰,于是,這件轟動一時的盜墓案就這么不了了之了。
1947年,國共內戰正酣,此時解放軍開始從防守轉為了進攻,在劉伯承和鄧小平的指揮下,解放軍對河南北部的國民黨軍隊發起了攻擊。
就在這時,一個叫做湯陰的小地方引起了他們的注意,它位于連接安陽和新鄉的關鍵交通線上,守衛湯陰的正是因盜掘東陵而臭名昭著的孫殿英。
盡管孫殿英名聲不好,但在軍事上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他在湯陰周圍布設了堅固的防線,試圖阻擋解放軍的前進。
然而,訓練有素的解放軍豈是他能夠抵御的,經過周密的戰略規劃后,解放軍決定采用包圍戰術。
很快,他們包圍了湯陰,并切斷了國民黨軍隊的補給線和增援通道。
最終,在5月28日,解放軍突破了敵人的防線,徹底擊敗了孫殿英和他的部隊,就連孫殿英本人也被俘虜。
當解放軍中將韋杰見到被俘虜的孫殿英時,孫殿英故作輕松地打起了招呼:“好久不見啊,韋司令,咱們也算是老相識了。”
可是韋杰根本不吃他這一套,他立刻想起了二十年前孫殿英盜掘皇陵的往事。
于是直截了當地問道:“慈禧墓里的那些財寶,你到底藏哪兒了?”
孫殿英于是支支吾吾,辯解說大部分寶物已經上交給了蔣介石和國民黨高官了,剩下的在戰亂中遺失了。
對于孫殿英的解釋,韋杰根本不買賬,當他再次追問時,孫殿英卻選擇了沉默。見此情景,韋杰決定派人對孫殿英的住所進行了徹底搜查。
搜查進行了很久,但全都一無所獲,正當大家幾乎要放棄的時候,一名細心的搜查人員突然發現了一面墻有些不對勁。
“這面墻后面好像有空腔!”他喊道。
“趕緊砸開看看!”
墻被拆除后,露出了幾個鎖著的箱子,里面傳來了金屬碰撞的聲音。這些箱子隨后被帶回了司令部。
韋杰指著這些箱子問孫殿英:“這些都是從你家墻里找到的東西,你說這里面裝的是什么?”
眼看無處可逃,孫殿英無奈地掏出兩把鑰匙交給了警衛員。
當箱子被打開時,在場的人都驚呆了,里面裝滿了各種各樣的金銀財寶。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西瓜形狀的精美擺件,竟是用大量寶石精心拼制而成的。
面對這些令人震驚的財寶,韋杰軍長深知這些文物的歷史價值和文化意義。
他立即下令將所有發現的財寶進行詳細登記,并安排專人妥善保管,以便日后歸還給國家。
當然,這些被發現的文物財寶,只是東陵被盜財寶的一小部分。
還有大量的財寶至今下落不明,它們可能已經流散到世界各地,有的或許遠渡重洋,有的則可能仍然隱藏在某個不為人知的角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