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明說 | 科技熱點關注】
【引言】12月3日,英特爾公司宣布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從公司退休,并于2024年12月1日卸任董事會職務。英特爾已任命兩位領導人David Zinsner和Michelle(MJ)Johnston Holthaus為臨時聯合首席執行官,同時董事會正在遴選新的首席執行官。
業內傳出的英特爾新CEO候選人
陳立武(Lip-Bu Tan,LBT)
2022年8月14日,當地時間8月11日,英特爾宣布現任Cadence Design Systems執行董事長陳立武加入英特爾董事會,自 2022年9月1日生效,主要參與并購委員會工作。
楷登電子Cadence DesignSystems, CDNS是一家專門從事電子設計自動化(EDA)的軟件公司,由SDASystems和ECAD兩家公司于1988年兼并而成。是全球最大的電子設計自動化(Electronic DesignAutomation)、半導體技術解決方案和設計服務供應商。
Cadence總部位于美國加州圣何塞(San Jose),在全球各地設有銷售辦事處、設計及研發中心。2019年,Cadence被《財富》雜志評為“全球年度最適宜工作的100家公司”。
陳立武擁有新加坡南洋大學理學士,和麻省理工學院核子工程學碩士學位,憑借卓越的工程背景,他個人在取得舊金山大學MBA企管學位后便活躍商界,并成為風險投資事業中的杰出企業家。他曾擔任Chappell& Co副總裁,并籌劃公司核心的運作和經營。
陳立武擔任華登集團投資旗下企業總監,這些企業包括了:CentilliumCommunications、Convey Software、Creative Technology、Greenfield Networks、Informative、Inphi、IntegratedSilicon Solution、Mind Tree Consulting、Occam Networks、Planetweb、SINA.com、Skire和Terawave Communications。
2024年8月,陳立武因個人原因辭去英特爾董事會職務。據業內人士分析,陳立武對該英特爾龐大的員工隊伍、合同制造(芯片代工)方式,以及英特爾的規避風險和官僚主義文化感到沮喪。作為行業資深人士,陳立武同時也受到了投資者的好評,他因公司戰略問題而離職,表明英特爾扭虧為盈的努力存在不確定性。
阿明提問:經歷確實豐富,人生閱歷值得一贊,同時還監管過英特爾芯片制造方面,也是業內呼聲最高的候選人之一,但是陳立武愿意再為“步入困境”的英特爾放手一搏么?
柯克·斯考根 (Kirk Skaugen)
柯克·斯考根 (Kirk Skaugen)于2016年離開英特爾,當時英特爾在行業中占據主導地位,他負責英特爾的服務器芯片部門,曾是前英特爾公司副總裁兼英特爾架構事業部數據中心事業部總經理,他此前被認為是英特爾下一任CEO的最佳人選,在公司內部備受尊敬。
離開工作24年的英特爾之后,2016年他加入聯想集團,最早曾負責聯想的服務器業務,后來這項業務轉型為數據中心,再往后又變成了基礎設施解決方案業務集團,因而后來任職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ISG基礎設施方案業務集團總裁。于2024年剛離開聯想不久,業內盛傳Skaugen有繼任英特爾CEO的強大潛力。
阿明提問:有著英特爾深厚履歷,也有著聯想集團高管經驗,但Skaugen畢竟主要負責并熟悉服務器及相關企業級IT領域,他能為“左右為難”的英特爾殫精竭慮,勇往直前么?
劉德音
臺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可能是英特爾可以吸引的人選之一,盡管他比普通美國首席執行官年長。劉德音今年70歲。劉德音職業生涯的早期曾在英特爾工作,并于2024年初從這家臺灣芯片制造商退休。
資料顯示,他畢業于中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并獲得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機暨計算機信息碩士及博士。 曾任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1983年至1987年間則任職于英特爾,擔任CMOS技術開發之制程整合經理,進行微處理器制程技術的開發。
1987年至1993年間任職于美國紐澤西州AT&T貝爾實驗室,擔任高速電子研究實驗室研究經理,研發光學通訊系統。
1999年至2000年擔任世大集成電路制造公司總經理。
2000年至2006年間在臺積電晶圓廠及營運組織歷任多項要職,2006年至2009年間擔任先進技術事業資深副總經理,2009年至2012年間擔任營運資深副總經理,之后2012年三月至2013年十一月擔任共同營運長。此后一直擔任臺積電總經理暨共同執行長。
2018年-2024年,任臺積電董事長。2024年4月12日,臺積電宣布,董事長劉德音將卸任公司董事。2024年6月,退休。
阿明提問:雖然劉德音先生在臺積電任職時間很長,熟悉芯片制造工業,但是畢竟年齡在70歲了,如何為“身陷泥潭”的英特爾拼搏呢?即便可以做到,劉德音先生會老當益壯迎來奇跡么?
馬特·墨菲(Matt Murphy)
Murphy自2016年7月加入總部位于美國加州的半導體公司Marvell Technology(邁威爾科技),并擔任CEO,負責領導新技術開發、指導持續運營并推動Marvell的增長戰略。
2023年5月,Marvell宣布,Marvell董事會已任命總裁兼首席執行官Matt Murphy作為董事會主席,定于2023年6月16日召開的Marvell 2023年度股東大會之日起生效。
此前,他曾是eBay、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和全球半導體聯盟(GSA)的董事會成員。在加入Marvell之前,他曾在美信(Maxim Integrated)供職長達22年,擔任過擔任通信和汽車解決方案部高級副總裁兼全球銷售和營銷副總裁。2018年,機構投資者將其評選為半導體領域“全美執行團隊最佳CEO”。他還在2018年擔任半導體行業協會(SIA)主席。
阿明提問:在Marvell掌權一年多一點時間,熬了七年成為董事會主席的Murphy會為了目前處于“混沌”期的英特爾放棄手上現成的蛋糕么?
約翰尼·斯魯吉 (Johny Srouji)
約翰尼·斯魯吉 (Johny Srouji) 是蘋果公司頂級芯片工程師,也是蘋果公司內部芯片部門的高級副總裁。Johny是以色列人,畢業于以色列理工學院,在2008年加入蘋果公司,領導了著名芯片A4的開發,這是蘋果設計的第一個芯片系統。
Johny建立了世界上強大、且創新性的硅和技術工程師團隊之一,監督突破性的定制硅和硬件技術,包括電池、應用程序處理器、存儲控制器、傳感器硅、顯示硅和蘋果整個產品線的其他芯片組。
由此,這家iPhone制造商的內部項目開創了一種趨勢,這種趨勢在其他地方也被復制,如亞馬遜公司的AWS部門、微軟公司、Alphabet Inc.的谷歌和Meta Platforms Inc.,這些科技巨頭也相繼建立了自己的重要芯片團隊。
阿明提問:因為蘋果公司A系列芯片的成就,全球頂級芯片工程師非他莫屬。但是Johny并沒有做過科技巨頭綜合性的高管,未有統領全局經驗,而是在內部芯片項目上有專攻。是否可以勝任并扭轉當前英特爾“復雜”的現狀?
蕾妮·詹姆斯(Renée J. James)
蕾妮·詹姆斯(Renée J. James)是 Ampere Computing LLC董事長兼CEO,是她親手創辦了這家試圖在服務器芯片領域與英特爾競爭的初創公司。Renée在1986年和1992年分別在俄勒岡大學獲得國際商務學士學位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也曾擔任英特爾公司總裁,曾被視為科再奇(Krzanich)的唯一繼承人,直到被Krzanich排擠。在英特爾工作了28年后,于2015年離職。
再仔細看看她一路成長的傳奇履歷:
在1995年至1999年期間,Renée任職英特爾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Andrew Grove的Chief of staff(幕僚長)。在1999年至2001年任職英特爾在線解決方案首席運營官,在2001年至2004年任職英特爾副總裁兼軟件開發總經理,2004年至2013年任職英特爾公司執行副總裁,2013年至2016年任職英特爾公司總裁。2016年2月任職全球最大、最多元化的全球投資公司凱雷投資集團(Carlyle Group)運營主管。2017年2月成為Ampere Computing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一直到現在。
自2016年起擔任花旗集團董事,一直到現在。現在也是甲骨文公司董事。同時,過去五年在Sabre Corporation 和 Vodafone Group PLC擔任過董事職務。也是總統國家安全電信咨詢委員會(前任主席)。
不過,Ampere2021年估值為80億美元,2022年Renee曾考慮讓Ampere上市。在2024年9月,傳出不利消息,由甲骨文公司(Oracle)創始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所支持的AI芯片設計公司Ampere正在探索出售的潛在可能性。
盡管如此,Ampere一直專注于為各種類型的云端工作負載和基礎設施開發的創新技術,并融合人工智能(AI)計算。在芯片領域也很有創新精神,資料顯示AmpereOne系列的未來產品AmpereOne Aurora,如擁有512個定制核心,可擴展的AmpereOne Mesh允許所有類型的計算無縫連接,并與HBM一起直接集成到芯片封裝。
阿明提問:因歷經28年英特爾多個重要職務,創立英特爾競爭性芯片初創公司,擁有多個領域公司的重要位置,從技術到管理到戰略頗有能力。然而她能放棄一心創立的公司,為老東家力挽狂瀾么?
斯泰西·史密斯 (Stacy J. Smith)
斯泰西·史密斯 (Stacy J. Smith)現年61歲,擁有德克薩斯大學獲得了金融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自2011年到現在一直擔任Autodesk董事會主席、董事長,自2023年以來一直是Wolfspeed董事會成員。他曾于2014年至2016年期間一直是維珍美國航空公司(VirginAmerica)的董事會成員,并于2010年至2014年擔任Gevo公司的董事會成員。
自2018年以來,Smith一直擔任鎧俠(Kioxia Corp.)執行董事長兼董事,Kioxia是一家閃存和固態驅動器公司,前身為東芝存儲器公司。
Smith在于2024年3月加入英特爾公司的董事會,擔任獨立董事,并加入董事會的審計與財務委員會。他也是2018年在科再奇任職期間離職,曾是該職位的候選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退休之前,Smith在英特爾工作了近30年,擔任了一系列領導職務。他擔任英特爾制造、運營和銷售集團總裁,領導公司的全球技術和制造集團及其全球銷售組織。他還擔任了十多年的財務領導職務,包括首席財務官。此外,他還擔任了首席信息官,并擔任英特爾歐洲、中東和非洲(EMEA)的總經理,負責英特爾在EMEA地區的銷售和營銷。
阿明提問:在戰略與管理,以及全球化營銷上有著充足的經驗,行業閱歷實在豐富得很,年齡61歲也還可以再奮斗奮斗,然而他能為“低迷期”的英特爾成為新的“奮斗者”么?
你怎么看?
歡迎文末評論補充!
【科技明說|全球存儲觀察 |全球云觀察|阿明觀察】專注科技公司分析,用數據說話,帶你看懂科技。本文和作者回復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