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被譽為“詩仙”,一生好道任俠,追求個性自由,蔑視權貴,仕途坎坷,同時,他有四大愛好,分別是:喝酒、作詩、遠游、交友。
唐玄宗開元十五年,也就是公元727年,時年李白二十六歲,剛剛走出四川,離開家鄉,漫游至湖北武漢一帶,寓居安陸期間,結識了長他十二歲的孟浩然,并很快結成了忘年之交的摯友。
轉眼之間,三年就過去了,這年的陽春三月,李白得知好友孟浩然要去往廣陵,心想,從此一別,不知何日才能再次重逢,于是,便托人帶信,約孟浩然在江夏相會。
李白最終選擇的送別地點是武漢的黃鶴樓,因為黃鶴樓在當時就是天下名勝,也是文人墨客經常流連聚會之所,更是傳說中三國時期仙人費祎飛上天空去的地方,既浪漫又富有詩意。
兩人分別的時候,李白站在黃鶴樓上,目送友人孟浩然乘船東去,心中涌起無盡的感慨,心情激動,寫下了一首傳頌千古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作原文如下: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這首詩的大意是:
老朋友孟浩然向站在西面黃鶴樓上的我揮手告別,踏上一路向東行的航程。
在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他將要順流而下,前往美麗的揚州。
他乘坐的帆船孤零零地飄蕩在江上,遠處的船影越來越小,直至消失在碧藍的天際。
只見長江水在不停地滾滾流淌,一直流向天邊的盡頭。
李白這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一首送別七言絕句。
整首詩開篇先點題,指出送別好友孟浩然的地方是黃鶴樓,一提到黃鶴樓,就帶出種種與此處有關的富于詩意的生活內容,而黃鶴樓本身,又是傳說中仙人飛上天空去的地方,從而營造了一種愉快與暢想的氛圍。
接著,點出送別的時間和好友出行的目的地,送別在煙霧迷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一切都充滿了詩情畫意,而好友去往的地點又是富庶繁華的揚州,不僅令人心向往之。
然后,寫自己目送好友遠行的情景,目光望著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漸模糊,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可見目送時間之長。
最后,以景結情,帆影已經消逝了,然而李白還在翹首凝望,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蕩蕩地流向遠遠的水天交接之處。
全詩語言流暢,文字綺麗;寫景逼真,畫面優美;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全是景語,情感真摯;富有情韻,意境優美。
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開闊的自然景象烘托離愁別緒,通過黃鶴樓的地理高度和長江的廣闊空間來表現情感的深沉與悠遠,尤其是以長江不盡流淌的形象象征對友人的深情厚誼綿延不斷,抒發了對好友孟浩然的離別之情。
總起來看,李白這首詩以煙花春色和浩渺長江為背景,在一片美景中送別,向人們展現了一場極富詩意的、兩位風流瀟灑的詩人之間的離別,很好地體現了李白豪放派詩風的獨特魅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