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荊河戲
是形成于荊州(沙市)的
一個古老的地方劇種
具有600多年歷史
曾流布盛廣 興盛一時
在荊沙一帶流傳至今
2008年被列入
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今天
我們就帶大家認識這一古老劇種
和荊河戲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陳順珍
陳順珍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荊河戲”省級代表性傳承人,也是荊州市三泰荊河戲劇團團長。80歲高齡的她,依然每天唱不離口,舉手投足間盡顯大家風范。
陳順珍的父親王光耀曾為荊河戲圍鼓班名生之一,陳順珍自幼受父親影響,學唱荊河戲,但父親起初并不希望他走戲曲這條路。
非物質文化遺產“荊河戲”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陳順珍
我從小就喜歡看戲,這個調調我也覺得還蠻喜歡,當時我父親還不同意我去唱戲,他就覺得這個業余劇團沒有蠻大發展前途,他說你學出來怎么搞,還是要自己出去搞事,還不如現在去搞事還強一些。
盡管父親反對,但十幾歲的陳順珍卻倔強地堅持著自己的熱愛。她每個星期六都偷偷去看戲,跟著老師父們學習,從跑龍套開始,一步步走上了荊河戲的舞臺。在常人眼中,大多數十幾歲的小姑娘,都喜歡青衣、花旦額扮相和唱腔,但陳順珍卻是唱的“老生”。
非物質文化遺產“荊河戲”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陳順珍
我也不是想唱老生,我也想唱花旦唱青衣,但是小時的就在屋里亂喊亂唱,就把嗓子唱壞了,就沒有小嗓子了。
那時,陳順珍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只要能學戲,唱什么都行!她的堅持與熱愛也慢慢感化了父親,家人不再反對。但學戲的艱辛,何其艱難!背劇本、練功、吊嗓子……陳順珍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
非物質文化遺產“荊河戲”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陳順珍
走路也在唱,吃完飯后也是在看劇本,我那時候迷這個戲迷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哪里有唱的我就往哪里跑,跟著老師傅們學。
上世紀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受社會大環境影響,荊河戲經歷了一段衰敗期。
非物質文化遺產“荊河戲”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陳順珍
那段時間我就是覺得像蠻沒得意思,但是我還是悶著學。
沉寂一段時間后,戲曲市場開始復蘇。上世紀八十年代,陳順珍一邊在印染廠上班,一邊跟著荊河戲劇團學戲演出。
非物質文化遺產“荊河戲”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陳順珍
我就是出差都把劇本帶在手里,哪怕就在火車上也在看劇本,事情辦完了回來又看劇本,反正跟這個劇種沒有離開過,反正我就是喜歡,就是熱愛,就是喜歡唱。
荊河戲融合了高腔、昆腔、雜腔小調等多聲腔劇種特色,博采眾長、兼收并蓄的荊河戲盛行于長江中游的荊江兩岸,以及湖南湘西澧水流域一帶,最遠甚至流傳到廣西、貴州等地。
荊州沙市在長江邊,長江及其支流貫穿全境,“碼頭文化”十分興盛,荊州境內僅一個沙市區就有71座碼頭,因此,荊河戲與碼頭,于老荊沙人而言,那是一抹鄉愁,是離不開的“碼頭文化”,代表著一種荊沙情懷。
荊河戲的傳統劇目非常豐富,保存下來的有五百多出,其中包括整本戲四百五十多出,散折戲六十多出。
這些劇目大多來源于元明雜劇傳奇、章回小說、民間故事,如《百子圖》《楚宮撫琴》《大回荊州》等。
荊河戲表演大氣直率,貼近生活和人物。分生、旦、凈、丑四大行當,荊河戲的表演,講究“內八塊”“外八塊”功夫。陳順珍主攻老生,而78歲的荊河戲市級非遺傳承人胡興春主攻花旦,她的唱腔婉轉悅耳。
非物質文化遺產“荊河戲”市級傳承人 胡興春
青衣就是唱功多,花旦就是身法多,刀馬旦就是打戲多,每一個行當它的看點不一樣。陳老師在這個劇團里起到了一個領頭羊的作用,我跟她兩人合作 40 年了 ,她是一個稱職優秀的荊河戲的傳承人。
2010年,陳順珍被授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荊河戲”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如今已是80歲高齡的她依然每天唱不離口,發現條件好又愿意學荊河戲的好苗子,她就傾囊相授、傳承不止。
荊州市創業學校學生 鄧子軒
我在學習這個戲曲過程中有很多的困難,陳老師他們會無條件的來幫助我。
非物質文化遺產“荊河戲”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陳順珍
我們現在的平均年齡都在 70 歲以上了,就是接班人的問題,我們也想了蠻多辦法 。
如今,陳順珍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有更多年輕人加入到荊河戲的傳承隊伍中來。她和劇團的演員們一起,走進校園、送戲下鄉,為荊河戲的傳承發展奔走呼號。
近年來,荊州市非遺保護中心專門成立了荊河戲傳習所,添置各類設備,進行荊河戲專項檔案整理,建立數據庫,陳順珍還和幾位傳承人一起做了搶救性記錄工程,完成了《望兒樓》《火燒玉青觀》等劇目的錄制,在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重視與幫助下,荊河戲也在穩定的復蘇發展之中。
非物質文化遺產“荊河戲”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陳順珍
我從15歲唱到80歲,我認為唱荊河戲一直唱的很幸福,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來加入到我們這行業中來,把荊河戲發揚光大。
《好人開講》
播出時間
時間
頻道
首播
每周三
20:00
荊州廣播電視臺
新聞綜合頻道
重播
每周四
12:45
荊州廣播電視臺
新聞綜合頻道
重播
每周五
20:35
荊州廣播電視臺
壟上頻道
記者:廖夢、范振宇
編輯:廖夢 / 責編:唐杰 /編審:桂質剛
出品:荊州市融媒體中心
更多內容,關注虎座鳥視頻號
往期 · 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