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突然發高燒”“整夜抓耳朵"........家長要當心,這些癥狀背后往往藏著同一個"元兇"——兒童急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Acute Otitis Media, AOM)是兒童常見的耳部疾病,尤其在嬰幼兒中發病率較高。作為家長,了解這一疾病的基本知識、癥狀、治療和預防措施,有助于更好地照顧孩子的健康。
什么是急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是指中耳腔(位于鼓膜后方)的急性感染,通常由細菌或病毒引起。兒童的咽鼓管(連接中耳和咽喉的管道)較短且水平,容易讓病原體從咽喉進入中耳,導致感染。因此,兒童比成人更容易患上中耳炎。
兒童急性中耳炎的常見癥狀
耳痛:這是最常見的癥狀,孩子可能會頻繁抓耳朵或表現出煩躁不安。
發熱:中耳炎常伴隨發熱,體溫可能升高至38℃以上。
聽力下降:由于中耳積液,孩子可能會出現暫時性聽力下降。
耳部分泌物:如果鼓膜破裂,可能會有膿液或血液從耳朵流出。
食欲不振:耳痛和不適可能導致孩子拒絕進食。
哭鬧不安:嬰幼兒可能因無法表達不適而表現出持續的哭鬧。
兒童急性中耳炎的病因
一是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等上呼吸道感染是急性中耳炎的常見誘因;二是細菌或病毒感染,常見的細菌包括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等,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等;三是咽鼓管功能障礙,兒童的咽鼓管發育不完善,容易因炎癥或過敏導致堵塞,進而引發中耳炎;四是環境因素,如二手煙、空氣污染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風險。
如何預防急性中耳炎?
接種疫苗:接種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降低中耳炎的發生率。
避免二手煙:二手煙會增加兒童患中耳炎的風險,家長應避免在孩子面前吸煙。
母乳喂養:母乳喂養可以增強嬰兒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風險。
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勤洗手、避免與患病兒童密切接觸,可以減少病原體傳播。
及時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或流感時應及時治療,避免繼發中耳炎。
專家提醒,如果孩子出現耳痛劇烈且持續不退,高熱超過39℃,耳朵有膿液或血液流出,孩子表現出明顯的聽力下降或反應遲鈍,癥狀持續超過48小時且無改善等癥狀,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就醫。
本文作者
張大為
南醫大二附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