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汴京有個姓金名維厚的商人,每天早起晚睡,精打細算,總是挑對自己最有利的事情去做。
等家業逐漸穩定下來,他開始考慮長遠之計。平時手頭用的都是零散的錢財,如果遇到成色好的大銀兩,就會保存起來不動用。
等積累到一百兩的時候,他將這些銀子熔成一塊大錠。然后用紅色的絲線系在銀錠的腰部,放在自己的枕頭旁邊。晚上睡覺前,拿出來撫摸一番,然后才安心入睡。
經過多年的努力,金維厚總共積累了八塊這樣的大銀錠。
之后,他的財富雖然有增有減,但再也沒有達到能夠再次熔鑄一百兩銀子的地步。
即便如此,他對目前這種生活狀況也感到滿意。
金維厚七十歲生日這天,四個兒子為他準備了豐盛的酒菜慶祝。
金維厚看到兒子們都健健康康的,心中十分欣慰,對他們說:“感謝上天保佑,我雖然一生勞碌,但賺得的家業足以維持生活。”
“而且,我還特意留下八塊大銀錠從未動用過。它們現在就在我的枕頭邊,每塊都用紅繩系著。我打算選個好日子把它們分給你們,每人一對,作為家中的傳家寶。”
聽到這話,四個兒子自然非常高興,紛紛向父親表示感謝。
這一晚,大家過得都很愉快。
夜深了,金維厚帶著些許醉意準備上床歇息。朦朧中,看見那八塊大銀錠在枕頭邊閃閃發光。
他伸手去摸了摸銀錠,滿足地笑了幾聲,于是躺下睡覺。
然而,還沒睡穩,就聽到床前有腳步聲。懷疑家里進了賊,他立即坐起了身,仔細聆聽,聲音像是幾個人互相謙讓的樣子。
借著微弱的燈光,他掀開蚊帳一看,只見八個穿著白色衣服、腰系紅帶的大漢彎著腰向他走來。
他們說:“我們兄弟幾個,按照上天的安排,應該在您家聽從您的命令。承蒙您的愛護,讓我們得以成長,您多年來沒有使用我們,把我們珍藏著。但緣分將盡,等您去世后,我們將尋找新的去處。現在聽說您打算把我們分配給您的幾位公子,但我們與幾位公子并沒有前世的緣分,因此特來告別。我們將前往某縣某村的一個姓王的人家投靠。如果緣分未盡,將來還有機會相見。”
說完,他們轉身就走。
金維厚不知發生了什么事,被嚇了一跳。急忙下床,光著腳追趕。
由于太過著急,絆到了門檻,摔倒在地上。隨后驚醒了,發現這一切原來是一場夢。
他立刻點亮燈,檢查枕頭邊,發現那八塊大銀錠果然不見了。仔細回憶夢中的每一句話,覺得句句真實。
嘆了一口氣,哽咽了一會兒,心道:難道我辛苦積累一生的錢財,卻不能留給我的孩子們享用,而是屬于別人的嗎?既然他們說出了地點和姓名,那我可以試著去找找看。
第二天早上,金維厚把這件事告訴了兒子們。
兒子們感到震驚,有的相信這可能是真的;也有的表示懷疑,認為父親可能是因為喝多了酒,一時沖動許諾了他們,事后又舍不得,所以編造了這個故事。
金維厚看到兒子們的反應各不相同,決定親自去驗證這件事。
這么想過后,他啟程前往夢中提到的那個地方——某縣某村,還真的找到了一位姓王的人家。
敲門進去,看到堂屋里燈火通明,大家正準備祭拜神靈。
金維厚上前詢問家仆:主人可在?
仆人點頭,很快把主人王先生請了過來。
金維厚向王先生作了個揖,說明自己的來意,“老漢我有個疑問,特意來貴府詢問消息。今天見到貴府正在進行祭神,想必有重要之事,懇請告知。”
王先生解釋說,他的妻子最近生病了,占卜師建議移動床鋪可以改善病情。
昨天晚上,他的妻子在病中夢見八個穿著白衣、腰系紅帶的大漢告訴她,他們原本屬于金家,但在那里的緣分已經結束,現在來投靠王先生家。說完,那些大漢鉆入床下。
王先生的妻子驚出了一身冷汗,醒了,感覺身子爽利了許多。
家人在移動床鋪時,在灰塵中發現了八塊用紅繩系著的銀錠,不知是從哪里來的。最后都認為是神天福佑,故準備了三牲福物來酬謝。
金維厚聽后,跺著腳說:“這些都是我一生辛勤積累起來的。前天做了個夢,它們就不見了。夢中也提到了您的姓名和住址,所以我才找到這里。看來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我也沒有什么好抱怨的,只是希望您能讓我看看那些銀錠,也好了了我的心事。”
王先生回答說:“這個容易。”
他笑著走進內室,讓仆人端出了四個托盤。每個托盤里放著兩塊銀錠,上面都系著紅繩,正是金維厚丟失的那些銀錠。
金維厚看到自己的銀錠,眼中充滿了無奈,不禁流下了眼淚。
他撫摸著銀錠說:“我這一生的命運竟然如此坎坷,連這點財富都無法享受!”
看了一會兒,王先生就讓仆人把銀錠拿回去了。
但他看到金維厚如此傷心,心下不忍。于是,另外拿出三兩散銀封好,送給金維厚作為告別禮。
金維厚說:“自己的東西都沒福氣擁有,又何必接受您的饋贈呢?”
盡管再三推辭,但王先生堅持將銀兩塞進金維厚的袖子里。
金維厚想要摸出來還給王先生,但一時找不到,臉紅了起來。
最后,在王先生的堅持下,他只好作揖告別。
回到家中,金維厚向兒子們講述了整個過程。
大家感嘆不已,都說王先生好心腸,臨走時還贈送了三兩銀子。
金維厚這才想起,找遍了袖子,卻沒有找到那三兩銀子,就以為是在路上掉了。
但實際上,金維厚在推辭的時候,王先生把銀兩塞進他的袖子里過于匆忙,結果銀子掉在了外層袖子中。
由于袖子的線斷了,當金維厚在王先生家摸銀兩時,它已經從斷線處滑落到了門檻旁。
客人離開后,王先生打掃房間,又撿到了那三兩銀子。
由此可見,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不該是他的東西,不要說八百兩,就是三兩也得不去。該是他的東西,不要說八百兩,就是三兩也推不出。原有的倒無了,原無的倒有了,并不由人計較。
故事改編自《初刻拍案驚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