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決戰(zhàn)期間,東總給中央的電報基本都署名:林羅劉。一個司令、一個政委、一個參謀長,這既反映了他們的指揮位置,也說明了他們緊密的協(xié)作關系。
我們知道,三角形是一個最穩(wěn)定的結構。這個結構放在領導團隊上,如果磨合得好,就很容易造成一支夢幻團隊。所謂“鐵三角”嘛,其標志之一,就是高效。
林羅劉的運轉效率是很高效的,就以發(fā)電報為例好了。
那時候打仗,電報是命令傳輸的主渠道。東總的一般流程是:電報通常由101本人起草,他其實不動筆,只是口授,事先在腦子里想好,字斟句酌,然后就把秘書找來,做記錄。
因此,101對筆頭功夫要求高,對筆的質量要求也高。有一次,他拿過秘書的筆要在記錄稿上改兩個字,筆很難用,一戳就是一個窟窿。101面露不悅,說:
當兵的還要有一支好槍嘛!當秘書的怎么沒有一支好筆呢?
秘書拿著記錄稿,接著就要去找羅榮桓、劉亞樓畫圈。他倆如果有修改意見,秘書就再拿回去給101看;如果沒有意見,那電報就直接發(fā)出。不需要再另走一個形式,非要101簽發(fā)不可。
這說明東總的決策鏈條是非常短的,一件事情,不需要轉來轉去。戰(zhàn)爭之中,也不允許你轉來轉去。
電影《大決戰(zhàn)》截圖
東總的發(fā)電流程,是曾任101秘書的譚云鶴同志回憶的。他說就他個人觀察,林羅劉之間的關系是非常和諧的。
一個和諧團隊的建立,首先離不開對主帥的支持。既要有一個合格的主心骨,大家也要撐這個主心骨。主心骨要是折了,那團隊指定得散。有一次,劉亞樓的主心骨差點就折了。這件事,恐怕很多人 都聽說過。
101不是長期失眠嗎,有次他從書里看到一個藥方,沒經過醫(yī)生,直接就讓警衛(wèi)員抓藥熬來喝了。喝了就休克了。劉亞樓聽聞后趕緊跑過來,一來就哭了。還好后來人給搶救過來了。
之前我以為這個故事是傳言,不過在譚云鶴同志的書里得到了驗證。
羅榮桓元帥同樣也是撐101的。人們都說他是“政工元帥”,其實他是能打仗的。到東北之前,羅帥在山東挑擔子,同時擔任了山東軍區(qū)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15師政委兼代師長。
山東那么重要的地方,他能黨政一把抓。
雖然115師是101的老班底,但他畢竟因受傷脫離部隊七年了,到東北時是一個“光桿司令”。羅帥帶著山東六萬人闖關東,相當于又把部隊交到101手上。
羅帥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叫高風亮節(jié)。他曾經對東野的作戰(zhàn)處長蘇靜將軍說,我在山東將近七年,對軍事指揮已經比較熟悉,搞起來也很有興趣:
但現(xiàn)在組織上要求我給林總當副政委,我就要盡力保證他順暢指揮。
林羅劉配合得好,還有一點重要原因,他們彼此都是老相識。不要小看老相識這一點,搭建一個團隊,有熟人就意味著不需要跑磨合,馬上就可以上高速。
羅帥和101在東北之前,有過兩次共事,最早30年代初在紅四軍,101當軍長。那時他已經表現(xiàn)出極強的個性,跟幾任黨代表都處不好。主席選來選去,選中了一個羅榮桓。
他們那回共事時出過一次意外事件。某次戰(zhàn)斗后,紅四軍的指揮部大意了,被敵軍殺了個回馬槍,結果留在后方的傷員不幸被俘。這件事發(fā)生后,101沒有吭聲,是羅榮桓主動承擔了責任,不光做了檢討,他還被免去了書記職務。
羅帥不爭功,卻能背鍋,這樣寬厚的人是很少有的。如果這樣的人都團結不了,那還有誰能團結得了呢?
1947年5月,羅榮桓從蘇聯(lián)治病回東北,到指揮部看101。101就不讓羅帥走了,留下來跟我一起吧。為此事101立刻給主席發(fā)電報,口氣相當直接:
昨日已見到羅榮桓同志,我主張他在前方同我一起工作,他也同意。
101是一個信任成本很高的人,所以他不怎么講究“五湖四海”,愛跟老相識合作。
劉亞樓也是老相識,起步就在101麾下的紅一軍團,20歲出頭當營長。30年代末,劉亞樓在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擦皮鞋”,101也在蘇聯(lián)治病,他們還一起照相。
不過劉亞樓當東野參謀長不是101推薦的,是羅榮桓推薦的。蘇聯(lián)出兵之后,劉亞樓隨蘇軍來到大連,當時羅榮桓也在那里,看中了他。
參謀工作是比較雜的,搞得好可以是運籌帷幄的軍事家,搞不好就是收收發(fā)發(fā)的傳達室。
劉亞樓最反對參謀做成收收發(fā)發(fā)。他很能干,做事情雷厲風行,能迅速抓住要害。比如下面來要資源,他合理的就給,不合理的就不給,從不說什么“研究研究”。
101曾給主席發(fā)電報,說在東北缺地圖,沒有地圖看。劉亞樓當了參謀長,把指揮部搞得有聲有色,要通訊有通訊,要地圖有地圖。
有了地圖,101每天就倒坐在木椅子上,雙肘伏在椅背上,看著軍用地圖,一看就是半天。羅榮桓笑稱這是:
林總的重點主義。
電影《大決戰(zhàn)》截圖
其他事情呢,什么后勤補給、新兵訓練,乃至于軍工生產的大小事,全都由羅帥管起來。
一個團隊最好的狀態(tài),就是有人謀大事、抓重點,去舉重若輕;也有人抓管理、抓細節(jié),去舉輕若重。羅帥就是那個舉輕若重的人,若沒有他,101哪會有專心看地圖的福報。
101軍事上強,但要說用人和管人,他不如羅帥的功夫。羅帥是很舍得在人事上面花功夫的。他們兩人在這一點上,差別極大。
在錦州戰(zhàn)役結束后,八縱的邱政委來到總部匯報。邱政委青年時見過101,但面對面講話還是第一次,事前還有點小激動。可101與他見面時不冷不熱,簡單夸了下任務完成得不錯,然后就講:
等一會到羅政委那里去,他會多同你說幾句的。
101可能是著急回去看地圖吧。他可以這樣,但政委不行。
眾所周知,談心談話是政委的主要工作方式之一。談心談話目的是摸清人,以便于用好人。通過用人,就可以管事。
東北的軍工生產搞得好,可以支援全國戰(zhàn)場,羅帥就是用了何長工、伍修權兩個知識分子來搞。羅帥對干部很了解,交代分工也很細致,他跟何長工說,家里的事讓伍修權同志多管一些:
你就在外面跑跑跳跳。
這是羅帥的談話風格,讓人覺得很親切溫和,跟101的冷峻截然不同。
東總三人組,一個深沉、一個寬厚、一個活潑,就像西天取經組,性格上是互補的。
互補很重要。在東總的作戰(zhàn)室里,精神高度緊張。這時候只要勝利的戰(zhàn)報一來,劉亞樓就會大喊“好,打得好”,給嚴肅緊張的氣氛中,瞬間注入了活潑。
當然,要享受互補帶來的好處,就不能不承擔互補形成的沖突。
劉亞樓活潑外向,但嗓門也大,人送外號“霹靂火” “雷公嘴”。101有時會嫌他咋咋呼呼。據蘇靜將軍回憶,一天101正在屋里看地圖,特地叮囑蘇靜說:
不要讓劉亞樓進來。
大家記得,電影《大決戰(zhàn)》中的另一個名場面。有支部隊丟了陣地沒報告,氣得101要劉亞樓馬上去“處理”一下,被羅帥攔下來了,他說還是他去。
羅帥為什么攔下劉亞樓?據《羅榮桓傳》的記載,他當時還說了一句話,“你那個急性子,會同人家吵起來的”。顯然,羅帥也知道劉亞樓“雷公嘴”的厲害。
劉亞樓像一把尖刀,適合搞突破、打沖鋒。平津戰(zhàn)役的時候,101就放手讓劉亞樓攻天津。劉亞樓許諾30個小時拿下,結果只用29小時,還有一個小時可以擦皮鞋。
他們對彼此的風格都很清楚,懂得用其長板,避其短板。
圖為林羅劉在前線研究地圖。
團隊協(xié)作中,成員的個性差異不是問題,最關鍵的一條,是要在大的問題上,觀點要能達成一致,否則不光走不到一起,還要扯皮、還要分裂。
什么是大問題呢?在戰(zhàn)爭中,戰(zhàn)略抉擇就是大問題。東北的成功,就是若干次戰(zhàn)略抉擇的成功。
1946年5月,我軍從四平撤退之后,還要不要守長春,成為下一步走向的焦點。主席從全局尤其是跟國民黨談判的角度考慮,要求東北局立即布置守長春。
但東北局存在分歧,有的同志主張守,101等人主張撤。羅榮桓當時正在外地養(yǎng)病,聽到消息匆匆來到長春,又撐了101一把。他說,長春、吉林都是大城市,防線又寬,現(xiàn)在部隊打得很疲勞:
我贊成撤出長春,一直退到松花江以北。
面對分歧時,能坦然說出自己的想法,表態(tài)堅決果斷、毫不含糊,這是羅帥非常值得尊敬的地方。團隊中有這樣一個人存在,有一個巨大好處,就是在主帥出現(xiàn)戰(zhàn)略上的猶豫時,他能起到推動戰(zhàn)略、凝聚共識的作用。
錦州之戰(zhàn),101就一直有猶豫,到最后外圍作戰(zhàn)都展開了,突然接到敵人在葫蘆島增兵的情報,“準備了一桌飯,來了兩桌客人”,又動搖了,想回頭打長春。101把這個想法電報給主席,主席在西柏坡勃然大怒。
羅榮桓一般是不干涉101指揮的,但這顯然是不一般的情況。他拉著劉亞樓走到101房間,話說得非常委婉:
是不是打錦州的決心,還是不要輕易變動得好?
話雖委婉,觀點卻是明確的。羅榮桓開腔,劉亞樓幫腔,101沒有別的話說,三人組一致通過。
他們當即決定另給中央起草一封電報,表明攻錦州的決心。這是一封沒走常規(guī)流程的電報。三人擠在一間小屋子里,由羅榮桓執(zhí)筆,你一句、我一句,最后署名依然是 :
林羅劉。
多少年以后,但凡說到解放戰(zhàn)爭史,這個署名的含金量必然還會上升。
參考資料:
羅榮桓傳,當代中國出版社
我的回憶,作家出版社
劉亞樓與高層人物,人民出版社
開國將軍軼事,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第四野戰(zhàn)軍戰(zhàn)史,解放軍出版社
決戰(zhàn):東北解放戰(zhàn)爭1945-1948,上海人民出版社
關注這個傳達室
更容易看到我的推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