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1年,金圣嘆被砍頭。他小聲對劊子手說:“我耳朵里有200兩銀票,先砍我,這錢就歸你!”劊子手一聽,這買賣還挺劃算。手起刀落后,劊子手喜滋滋地?fù)炱饍蓚€紙團,拆開一看,臉色大變。
清初,世間混沌,皇權(quán)政治就像是被押注于帝王情緒之上的賭博,一個放蕩不羈的文人妄圖用集會哭泣來喚醒帝王良知,最終卻將自己推向了末路。
金圣嘆絕對是古代名人當(dāng)中最有個性的人之一,他不僅僅是有名的文學(xué)家,更是文學(xué)批評家,他能用高于當(dāng)時社會思想的覺悟點評《水滸傳》,混跡于三教九流之中用游戲的態(tài)度對待人生。
金圣嘆出生之后沒過上好日子,沒有出生在世家大族對他來說反而是一種幸運,幼年時期的苦寒讓他對人生和疾苦有了更深的覺悟。
為了更清楚的看待這個世界,他開始努力讀書,那時候的讀書人只會循規(guī)蹈矩、搖頭晃腦的背書釋義,但他卻一邊讀書一邊表現(xiàn)出不屑的神情,對一些封建糟粕他也頗為鄙夷。
他讀書異于常人,夫子教的東西他不會全盤接受,反而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讀,讀書不僅僅是識文斷字,更是誘發(fā)他對人生的思考。
深諳世間生存之道的他卻不愿意按照這樣的軌跡發(fā)展,反而是在生活中品悟出了一個道理:苦即是樂,大致意思就是說人們犯錯由佛祖代為受苦,人們不知道有罪也是無罪,佛祖也不知道有苦也是無苦,所以,苦即是樂,樂既是苦。
這樣的言論讓當(dāng)時的俗人聽的一愣一愣的,多少人細(xì)品數(shù)年才能懂得其中的玄妙,多少人到離開人世都無法參悟其中的道理呢?
他的思想相當(dāng)高階,但在封建禮教下,他的特立獨行也成了被人詬病的關(guān)鍵。
他有才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所有人都認(rèn)為他參加科舉能一次中第,沒想到,他接連三次落榜,原因是在考場上作怪,不是畫畫就是只答一個字,將空白處填滿。
考官看到他這樣的態(tài)度,干脆將他的名字拉進了黑名單,當(dāng)?shù)厝说弥螅餮则阏Z朝著他漫天鋪地的襲來,他完全不當(dāng)一回事,反而是專心與僧人結(jié)交。
但流言依舊沒有停止,為了打臉那些嘲諷他的人,他干脆用別名參加考試,這一次,他仿照著俗人的思維答題,卷面工整,得主考官連連贊賞。
后面他得了第一的好成績,只是他這人正直,過不慣那聲色犬馬的官場生活,于是便自行離去了。
他的人格魅力同樣吸引著一群為他正名的同僚,甚至有人敬仰他的學(xué)識和思想境界將他奉為“前輩”,他卻十分謙虛自持,告別了同僚之后,他過上了清幽的隱居生活。
生活雖然苦但他卻怡然自得,能在各種小事中發(fā)現(xiàn)生活的玄妙,比如“熱水洗屁股”讓人心情舒暢。
隱居生活雖然自得他卻始終放心不下人間疾苦,他做不到遠離一切俗世,于是便準(zhǔn)備在這世間做一件激揚濁清的大事。
在他的聲望和號召下,一眾人隨他前往廟中哭訴,為的是百姓的幸福生活,他心中何嘗不清楚這是在挑戰(zhàn)帝王權(quán)威,但他還是這樣做了。
很快,他的判決書下來了,秋后問斬,他心中十分難過,卻沒有表現(xiàn)出來,畢竟事實是改變不了的。
在刑場上,送行之人數(shù)以千計,很多人都在為他惋惜,他的兒子更是哭得抬不起頭,被五花大綁的他反過來安慰兒子。
后面,他實在不想遭受過多的折磨,只一心想著快走,于是便誘騙劊子手先拿他開刀。
沒想到,等他人頭落地之后,雙耳分別掉落一團紙,上面的字合起來竟然是“好,疼”。
他用這樣的“黑色幽默”給人生畫上了個不算圓滿的句號,可惜了一代英才,如果生活在如今的時代,或許他真的能建設(shè)不俗的成就吧?
在金圣嘆看來,這世間萬物或許就是一場演繹人生百態(tài)的戲劇,而他正是那看戲之人,如果他能做到只看不點評,或許他能一生無虞,只是,他一旦參與戲中,便只能被拉入這無盡深淵。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