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認,我是蹭了餃子電影的熱度。餃子真的是給四川人長了臉,我希望NV5也可以給我長長臉,哈哈。
自然聲NV5是我準備近期推出來的小箱子,是真的小箱子,中低音單元只有4寸的口徑,三圍為15cm*21cm*28cm,可以放桌面毫無壓力。
它原來的型號我定的是NV14,NV全稱是Natural Voice,自然的人聲,簡稱自然聲,是我新的一個系列。原本的型號定為NV14,但我一直不太喜歡14這種數字(人老了,就迷信了),所以改成為NV5,一是它的體積剛好是5升,二是它的單元是4寸+1寸,不就是5嗎。顧名思義,我是奔著人聲箱去的。所以當時為它選擇了紙盆,當時單元廠老大(廠家很大,上千人的樣子,應該算是珠三角前三以內了,負責人是我老朋友,所以我可以用到他家壓箱底的東西,小批量就做)介紹說是復合紙基振膜,然后balabala的說了半天。我都沒記,就說了句,是紙盆,那我要了。于是,就定了,哈哈。因為我想做對人聲箱,也不要大口徑,又想放桌面,4寸就好了,這樣成本可以比較低,爭取3000元搞定它。因為我想的是,桌面小房間聽個人聲,4寸絕對夠了,低頻到60Hz還是輕松的。
那為什么叫哪吒呢?
這就要說到樣箱來的感受了。單元做出來之后,我們便設計了分頻器啥的,然后做了第一對樣箱。樣箱裝好給我后(俺是只動嘴,不動手,跟diy毫無關系,因為俺懶),我試聽了一下,人聲很好。煲的過程中我也試了試除人聲以外的其它音樂,比如交響。結果發現,這對小箱子除了人聲好,意外的,低頻也很來勁,交響居然、竟然也非常好。于是我開大了音量,來了一曲馬二。然后我驚呆了,kao,什么箱子這么變態。大動態它居然也能從容應對!關鍵是,低頻也有質有量。在我大約35平的大聽音室,可以開足音量欣賞馬二、圖畫展覽會、白頭佬這類大箱很多都不敢碰的樂曲。
于是,在群里有人說要不要取得名的時候,我就想到了哪吒這個名。當然,原因之一是哪吒2電影實在太火了,我推文每天看到吐。想不想起也不可能。關鍵是,它的特點和哪吒真的很一致。一是體積小巧;二是顏色年輕(我準備出紅黃藍+黑,多吸引些年輕人);三就是本事大,可以說是妥妥的全能選手,不僅可以聽人聲,還能聽交響,大聲壓聽大動態大編制那種。
背景
我已經有NS14和NS16了,不過,它們都有些“問題”。NS14是全頻單元,上下兩邊的延伸不足。重點是,那個單元還不便宜(實木三文治復合振膜,很貴)。所以把廠里庫存的振膜用完后,我就不打算做了(那些振膜原本是給MC14這對箱子準備的,我改改拿來用了,算是給朋友清庫存)。而NS16是同軸,5.5寸的,第二代我把低頻做下去了,但“問題”還是很多。一是體積比較大,有10升多了,放桌面是不想了,現在小箱子很受歡迎,我想做一對;二是同軸這種單元,做好很難,就算做好了,它也受限得很厲害,本質上是種妥協;三是,它用的PP盆,這種振膜屬于平庸,各方面都不差,但也不夠好。NS16的人聲我始終覺得不如實木的盆和紙盆,而我覺得只要把人聲整好了,價格再定低點,銷量就不會差。
所以,在2023年10月參加完廣州音響展后,我去單元廠拜訪,朋友就向我推薦了這個振膜。說很好,是他們新搞出來的。紙基復合振膜,人聲不用想,會非常不錯(這不廢話)。于是這事就這么定了,搞對4寸人聲箱替代NS14和16。
研發過程(一)
24年初中的樣子,我收到了廠家的新單元參數,經過幾次修改,最終定下來時,已經是八九月了。參數非常好,中頻非常的平直,延伸也很好,不過,由于防塵帽的原因,5-7k有一個大谷,但無所謂,反正離分頻點很遠。忽略掉它,延伸可以到10k開外了。低頻f0為60Hz。
高音我就選擇了一只普通的1寸絲膜單元,這玩意兒極成熟,基本上一版過。絲膜的聲音我極喜歡,雖然它失真遠比什么金屬膜大,但是是偶次失真,不但不難聽,還好聽。紙盆的失真也大(當然,不包括俺這款),它的人聲好聽就是因為失真特性(而非頻響)。
fo為700Hz,延伸到25000Hz,在800-6000很平滑。極高頻很簡單,最后上箱后分頻器里處理一下就行。
經過計算,它只需要5升的體積就足夠了,這點非常好(桌面放非常合適)。于是確定箱體尺寸(15cm*21cm*28cm),開始設計分頻器,分頻點選的是2000Hz。然后開始打樣。
未完待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