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美國尋親青年蘇伢子的眼睛問題被網友們時刻關注著。
4月8日上午,北京朝陽醫院眼科手術室傳出好消息——陶勇醫生主刀,蘇伢子的手術順利完成,現在正在恢復中。
這份遲來的光明,比任何禮物都珍貴。3月23日,剛下飛機的蘇伢子還只能摸索著擁抱母親,淚水模糊了他僅存的微弱視力。
蘇伢子是一位30歲的美國汽車工程師。從6歲被人帶去廣州街頭賣花,到在異國他鄉堅持學中文、成為工程師,蘇伢子用23年完成了一場尋親奇跡。
2025年2月,當DNA比對成功的消息傳來,蘇伢子用攢了兩年的積蓄毫不猶豫地買下了歸鄉的機票。老家那間為他空置了23年的老屋,也終于等回了主人。
01
賣花少年的悲傷
2002年冬天,6歲的蘇伢子與哥哥被熟人帶到廣州街頭賣花。在這個陌生的城市里,瘦小的蘇伢子擠在人群中,一次次舉起手中的花束,伸向周圍的人群。
此刻的蘇伢子并沒有發覺,身邊已經沒了哥哥的身影。他捏緊手中的花束,饑腸轆轆地茫然四顧。
他無助的樣子引起了別人的注意。一個男人將他帶走了。從此,蘇伢子被迫替他賣花賺錢,還不時地遭到毒打。
直到有一次,被打得奄奄一息的蘇伢子躺在廣州的街頭,被路人看到后報了警。當時,蘇伢子的頭部受傷,后來發現他的心臟也在那時留下了病根。
年幼的蘇伢子,不記得自己的名字,也說不清家庭地址,只有“蘇伢子”這個鄉音回蕩在耳邊。警方便將他送至廣州市社會福利院,取名為“越發剛”。
剛進福利院的蘇伢子,時刻想著回家。于是,趁著福利院的大鐵門沒有關緊,他和另一個男孩一起逃了出來。
兩個無依無靠的少年,在廣州街頭兜兜轉轉,他們想要回家,卻不知道要去往何方:我的家在哪兒呢?
幾個小時后,他們低垂著頭,沿著出逃的小路,又返回了福利院。
這一次的出逃經歷,讓他明白了:他把家弄丟了。
02
用中文尋找回家的路
2011年4月,蘇伢子被告知,他將被美國的一對夫婦收養。之后,他離開了祖國,開始在美國讀書和生活。
在美國上高中時,蘇伢子發現自己的視力出現了問題,可當時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漸漸地,他的左眼視野里只余下扭曲的畫面,右眼更是連光也看不到。
因為視力問題,他學習起來越發艱辛。閱讀時,他的手上拿著放大鏡,努力瞪大眼睛。別人花幾分鐘就能讀完的文章,他要花上半個小時甚至更久。
可即便這樣,蘇伢子仍考進了美國排名前50的大學。2022年畢業后,他成為一名汽車測試工程師。
但他的生活依然拮據。因為被界定為“法定盲”,即便做了同樣的工作,他的薪資也比同事低很多。
房租、水電、未還完的大學貸款,讓他的日子過得緊巴巴。除去維持溫飽,水果對于他來說更是奢侈品。與此同時,他的健康狀況也出現了問題。
2024年8月,28歲的蘇伢子暈倒了。他睜開眼睛,看到雪白的屋頂、冰冷的儀器,他的心一陣陣發慌。又一次在ICU醒來,他心中思潮涌動,若這樣死去,會留下一輩子的遺憾吧。
那一刻,他下定決心,去做那件縈繞心頭多年的事——尋親!
“從那以后,我就瘋狂攢錢,一天打兩份工。”他只為找到親人,能夠坐上歸國的飛機。
其實,來到美國后,蘇伢子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中國人。15年來,他不斷鞏固和學習中文。
他只有一個想法:中文是回鄉之路的根基,只要還能看懂文字,與中國的連接就不會斷;只要不放棄,終有守得云開見月明的一天。
蘇伢子的手機壁紙是故宮的圖片。《天龍八部》和《倚天屠龍記》是他最愛的電視劇。他還曾為鄭州特大暴雨災害發朋友圈,呼吁各方前來幫助。
身處異鄉的他,用生活里的一點一滴,將中國文化篆刻進了自己的靈魂深處。他說,漢語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因為我想這輩子還有機會叫一聲“媽媽”。
2024年10月,剛剛出院的蘇伢子打開電腦,在《寶貝回家》網站中,記錄下自己的信息。
幸運的是,2025年2月17日,國內的志愿者傳來消息,他的DNA比對成功!
那一刻,他的眼淚順著臉頰滑落,原來父母真的沒有放棄他!
原來,他來自江西省宜春市,原名叫吳蘇成,小名叫蘇伢子。那一天,他忍不住發了條朋友圈宣布這個好消息。
未及回鄉,他的心就已飛至千里之外,夢中那一聲聲“蘇伢子”的鄉音,終于有了確定的答案。
03
不曾忘記的雙向奔赴
2025年3月20日,飛機剛落地上海,身穿皮夾克的蘇伢子就走出了機場。他面帶笑容,拉著行李箱快步向前走。
面對圍過來的記者,他侃侃而談。盡管記憶里父母的樣貌已經模糊,他依然堅信自己能找到回家的溫暖。
車上,蘇伢子小心地脫下身上的舊皮夾克,開心地給同行的記者講述這件衣服的來歷。
原來,這件皮夾克是美國媽媽送給他的禮物。衣服的領口上寫著“新新人類”4個字。只因這是中文,他便將這件衣服珍藏了15年。
“它代表著我對祖國的思念,對家人的思念。”“穿著這件衣服離開的中國,我要穿著它再回來。”如水的情緒翻涌,那一顆想回家的心,即便過去許久,也依舊滾燙!
3月23日,在大家的見證下,蘇伢子擁著闊別23年的母親,泣不成聲。
他將母親和哥哥的手緊緊握在胸前,這一刻的真實感,與他臉上的笑容,打動著現場的每一個人。
不善言辭的父親也在重逢的那一刻,不停地抹著淚。
哥哥說,弟弟走失后的這些年,媽媽每天晚上太陽一落山,就會站在門口喊:“蘇伢子,快回來吃飯了!”喊完了自己就躲在角落里號啕大哭。
如今,母親這23年的呼喊終于有了結果,她終于等回了她的蘇伢子,而這位滿頭白發的老人才56歲。
這23年,吳家始終沒有注銷蘇伢子的戶籍,哥哥蓋的房子也還空著一間屋子。
哥哥帶著蘇伢子走進家門,房間里的木架子床仍在,席夢思也老舊得不成樣子,家中仍保持著蘇伢子走時的模樣。
走出門外,哥哥帶著蘇伢子來到屋邊的竹林,指著不遠處的小山坡:“看,那個地方,就是小時候我帶著你玩耍的地方。你最喜歡把樹葉堆在一起,從那里滑下來,每次滑下來,你都笑得特別開心。”
盡管已經沒什么印象了,但哥哥的話仍舊讓蘇伢子笑得見牙不見眼。這些只有家人才知道的故事,讓他更加慶幸能夠找到自己的根。
闊別多年的相聚,讓沉默的父親也開始侃侃而談。他回憶起蘇伢子臉上疤痕的由來:“因為他是左撇子,所以左臉因為放炮被炸傷。”
蘇伢子聽后,眼睛笑彎了,像是想到了什么,說:“如果我用的是右手,炸傷的可能是右臉啦!”這道傷痕仿佛是他與父親心照不宣的秘密,得到了某種認證:看吧,這就是我臉上疤痕的由來,而這也正是我的來處。
蘇伢子的表姐也用自己的愛,溫暖著這個終于歸鄉的男孩。她詢問表弟在美國的境況,心疼地為他落淚。
當她得知表弟在國外連水果也舍不得吃,趕緊帶著他來到超市,把車厘子、榴蓮、山竹、蘋果……都買了一遍。而蘇伢子卻躊躇在冷柜前,拿起小時候喝過的AD鈣奶。
表姐看到了,又把蘇伢子拿起的零食全都放進了購物車。她說:“弟弟這些年太苦了,我要讓他都嘗一嘗。”
在大家的見證下,蘇伢子過了回家后的第一個生日。他把蛋糕中的“家”字給了母親——有媽就有家。他把“回”字給了自己——一個“回”字,他盼了23年!
蘇伢子給家中的每個人都準備了禮物。送給父親和哥哥的是錢包,希望一家人的生活越來越好。看到媽媽門牙缺失,他就帶著媽媽去看牙;還送給母親一枚金戒指,特地定制了活扣的樣式。
“我知道我以后還是得回去工作的,也不能經常回來陪媽媽,所以我希望這個戒指可以一直戴在媽媽身上,讓媽媽一直有我在她身邊的感覺。”
04
在祖國“看見”了光
蘇伢子對祖國與家的熱愛,感動了千萬人。看著他在鏡頭前無法聚焦的眼神,社會各界也紛紛伸出援助之手。
2025年3月26日,蘇伢子在記者的陪同下,前往南昌二附院進行檢查。
3月28日,北京市朝陽醫院的陶勇醫生連線了蘇伢子,詢問了他的病情,并和他約定在北京朝陽醫院進行免費治療。
連線過程中,陶勇問蘇伢子:“吃過這么多苦,恨過嗎?”
蘇伢子笑著搖頭:“我遇見苦難的同時,也遇見了愛。”
4月3日,蘇伢子前往北京治療。陶勇醫生委托團隊,送來了為他定制的智能眼鏡。
戴上眼鏡之后,奇跡發生了,蘇伢子甚至可以看到4米外的東西。
他的笑容越來越燦爛。看到鏡子,他輕輕地說了一句:“我終于看到自己是什么樣子了。”
這一刻的光明,讓他更加堅信:回歸祖國,他找回了家,更找到了自己的根!
因為簽證原因,蘇伢子在國內逗留的時間只有30天。告別家鄉時,他在老屋邊的一棵竹子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
有人問他:“看到自己的家這么窮,你心里怎么想?”
他坐在小竹椅上微笑著回答:“父母如今的生活,本該也是我原有的樣子,這里永遠是我的家。”
在他看來,這里是他命運的起點。
他也和哥哥表示,自己的走失與他無關,如今我們都生活得很好,希望哥哥能放下心理包袱。不管過去怎樣,往后此生,風雨同舟。
未來,蘇伢子想讀博士、學開車,帶父母看世界。正如他自己所說:“所有的顛沛流離,終將抵達團圓的彼岸。”
參考資料:
抖音號法治進行時、今視頻長天新聞、風芒新聞、都市現場、北京時間、哈爾濱日報、百姓關注、都市報道等;蘇伢子、表姐個人抖音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