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決策透明、讓權益可見、讓訴求有回應。近年來,中交廣航局工會認真貫徹落實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根本方針,緊密圍繞項目(船舶)管理實際,積極推動廠務公開民主管理走深走實,構建了內容規范化、形式多樣化、監督閉環化(簡稱“三化”)的廠務公開管理體系,切實保障了職工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廠務公開已經成為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抓手。
健全制度體系
夯實廠務公開內容規范化基礎
項目(船舶)作為最基本的生產單元,是職工最密集的地方,及時掌握、解決職工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成為高質量開展工會工作的重要出發點。
中交廣航局從謀頂層設計到抓基層落實,全級次部署廠務公開工作。為確保廠務公開工作有章可循,廣航局黨委制定印發了《廠務公開實施辦法》,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重大事項、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等事項按照一定程序進行公開,并規定了6類23項應當向廣大職工公開的事項內容。廣航局所屬12家分子公司、60多個項目(船舶)結合實際,制定廠務公開實施細則。
廣航局總部層面將廠務公開工作開展情況納入所屬單位工會主席履職考核范疇;項目(船舶)層面成立由“職工代表+工會干部+紀檢監督員”組成的廠務公開組織機構,并設立項目廠務公開欄,定期公開生產經營質效、大型物資設備招采、食堂收支等方面廠務公開執行情況,形成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2024年,以所屬三級單位為示范,將廠務公開工作納入年度績效考核范疇,組織16個項目部規范召開項目職工(會員)大會,通報廠務公開相關事項。
創新公開載體
打造廠務公開形式多樣化標桿
廠務公開的根本在于“讓決策透明、讓權益可見、讓訴求有回應”。基于項目(船舶)管理的關鍵領域,中交廣航局工會首創“生產經營+權益保障+民主管理”三維公開框架,并細化形成12類32項公開清單,確保每一項公開內容都有據可依、有章可循。
以需求導向打造公開矩陣,實現“決策透明看得見、權益保障摸得著”。惠州殼牌項目開展施工班組進度評選活動,通過項目公示欄,公開評選機制,定期公布施工進度,確保數據真實性和透明化,對排名靠前的班組進行表彰激勵,累計縮短工期67天,節約項目成本176萬元。“浚洋1”設立“成本可視化看板”,將設備能耗、維修費用、材料消耗等核心數據實時公示,并通過班組“成本PK”機制,激發降本增效意識,實現年度降本1977.48萬元;建立“薪酬協商雙通道”,在船員代表大會上公開工資調整方案,并增設匿名意見反饋系統,讓每位船員都能暢所欲言。2024年,“浚洋1”榮獲“全國模范職工小家”。
以數字賦能突破時空界限,實現“船岸信息零時差、訴求響應不過夜”。針對施工船舶作業環境的特殊性,廣航局依托數字化技術,構建“實體陣地+數字平臺”的全場景廠務公開體系。實體陣地方面,在船舶生活區設立“陽光驛站”,通過廠務公開欄發布18類廠務信息,讓船員隨時掌握企業動態。數字平臺方面,自主研發“智慧監控”系統,船員職工只需在手機端“一鍵觸達”,即可隨時查看關鍵數據和廠務信息。
聚焦過程管控
強化廠務公開監督閉環化效能
中交廣航局工會構建了“項目(船舶)自查—工會督查—總部督導”的三級監督體系,確保廠務公開過程可追溯、可改進、可優化。
在項目(船舶)層面,設立由職工代表、工會干部組織的廠務公開監督小組,建立“周巡查、月報告”機制,定期檢查公開內容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在工會層面,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定期組織職工滿意度調查,通過數據分析,不斷優化廠務公開的方式和內容。在總部層面,廣航局黨委將廠務公開納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每月督導開展情況,形成工作反饋機制。
各項目(船舶)將廠務公開與民主管理相結合,積極開展民主評議等活動,確保職工的意見建議得到有效反饋和落實。積極開展經驗交流,鼓勵職工提出合理化建議,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開展工作,形成了團結協作、群策群力的良好氛圍,有效推動企業各項工作提質增效。
(南方工報全媒體記者徐丘濂 通訊員張立偉)
來源:中工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