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前出血熱疫苗免費接種
流行性出血熱(簡稱出血熱)是一種主要由鼠類傳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發(fā)熱、出血及腎損害為主要特征,重癥可危及生命。出血熱疫苗能高效預防此種疾病并提供長期免疫保護。記者從市疾控中心獲悉,2025年5月25日前,有接種需求的人員在自愿且知情同意的情況下,可于工作日通過電話預約,就近免費接種疫苗。
中山區(qū)
海軍廣場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0411-39936670
沙河口區(qū)
白山路預防保健所:0411-84310512
中山公園預防保健所:0411-83686106
甘井子區(qū)
甘井子區(qū)婦幼保健院預防保健松江路部:0411-86789706
美林園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0411-86464433
周水子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0411-86591779
大連高新區(qū)七賢嶺衛(wèi)生服務中心:15142382099
大連高新技術產業(yè)園區(qū)龍王塘街道衛(wèi)生院:0411-86296353
大連高新園區(qū)凌水街道欒金防保站:0411-84823369
瓦房店市
復州城鎮(zhèn)衛(wèi)生院:0411-85520147
太陽街道衛(wèi)生院:0411-85365553
老虎屯鎮(zhèn)衛(wèi)生院:0411-85370150
莊河市
青堆衛(wèi)生院:0411-89303422
鞍子山衛(wèi)生院:0411-89340607
栗子房衛(wèi)生院:0411-89170208
大營衛(wèi)生院:0411-89400909
流行性出血熱的傳染源是什么?
流行性出血熱的主要傳染源是攜帶漢坦病毒的嚙齒動物,在我國以黑線姬鼠和褐家鼠最為常見。這些鼠類攜帶病毒后,可通過唾液、尿液、糞便等分泌物和排泄物將病毒排出,污染環(huán)境。
傳播途徑有哪些?
人類主要通過以下幾種途徑感染:
1.空氣傳播(氣溶膠傳播):這是最主要的傳播方式。鼠類的尿液、糞便、唾液等排泄物中含有漢坦病毒,干燥后可形成帶病毒的氣溶膠,人吸入后即可能感染。比如在打掃鼠類出沒的房間、翻動被鼠類污染的物品時,可能會吸入病毒。
2.接觸傳播:人接觸了被鼠類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的食物、衣物、工具、水源等,病毒經皮膚破損或黏膜進入人體,導致感染。
3.蟲媒傳播:患者被帶病毒的蟲媒叮咬或被攜帶病毒的鼠類咬傷,病毒直接經破損的皮膚或黏膜侵入人體,引發(fā)感染。
4.消化道傳播:食用或飲用被漢坦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可能導致病毒經消化道進入人體,引發(fā)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流行性出血熱的人與人之間傳播目前未見報道,即人與人接觸、共用餐具、咳嗽或飛沫等一般不會導致感染。
主要臨床表現是什么?
潛伏期通常為7—14天,也偶見短至4天或長至2個月者。
就診早晚和治療措施的不同,臨床表現相差懸殊,典型臨床表現具有三大主征,即發(fā)熱、出血和腎損害。
可有頭痛,眼眶痛,腰痛(三痛)和面、頸、上胸部充血潮紅(三紅)。
什么人容易得流行性出血熱?
人群普遍易感,但其發(fā)病與職業(yè)、環(huán)境和個人防護密切相關,農民、野外工作者、倉庫和糧庫工作人員、部隊官兵、露營和登山愛好者、居民區(qū)生活環(huán)境較差者以及既往無免疫接種史的人群感染風險較高。
還有哪些預防措施?
1.滅鼠防鼠:在鼠類經常出入的地方投放滅鼠藥或布粘鼠板;不傷害鼠的天敵;及時堵塞鼠洞;門窗合縫;排水口加鐵柵。
2.管好食品:剩飯菜必須加熱后食用;剩飯菜不要亂倒;食物放在老鼠接觸不到的地方;餐具用前應煮沸消毒。
3.個人衛(wèi)生:做好個人衛(wèi)生,勤洗手,均衡飲食,生活有規(guī)律,保證睡眠,適量運動,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并注意保暖。
4.環(huán)境治理:為消除鼠孳生地,要做好環(huán)境治理。工作前,戴上口罩及手套。室外垃圾及時清理;雜物堆放定期整理;先灑水后掃地,防止吸入帶毒塵埃;清除雜草。
5.及時就醫(yī):被老鼠咬傷,皮膚破損,接觸過鼠污染的器物等,出現不明原因發(fā)熱,應及時就診,就近治療。
半島晨報、39度視頻首席記者黃鳳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