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遼寧省教育廳下發提示函,要求各地各校進一步做好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提示函提出,各地各校要落實“健康第一”理念,將心理健康工作作為學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內容,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發揮班主任、輔導員作用,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將思政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整合,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語言、易于接受的方式,引導廣大青年學生胸懷“國之大者”,筑牢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珍愛生命,報效祖國。
提示函中提到,要密切關注學生心理狀況,加強學生心理危機的早期排查和科學干預,建立常態化的心理健康篩查機制,按要求定期組織開展心理健康測評,及時發現潛在的心理問題學生,發現苗頭問題,及時化解疏導。強化隱私保護,對學生心理健康情況嚴格保密,切實保護好學生隱私。加強對經濟困難家庭子女、單親家庭子女、學習困難學生、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農村留守兒童等群體的教育關愛,及時關注其心理健康狀況,積極開展心理輔導,提供情感關懷,引導學生心理、人格積極健康發展。
針對強化心理危機干預,提示函中說,各地各校要建立健全心理危機干預機制,對發現的心理危機學生要及時干預、轉介和跟蹤。加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和中小學心理輔導室作用,切實發揮在預防和解決學生心理問題中的作用。加強心理健康教師隊伍建設,按要求配齊配足心理健康教師,鼓勵逐步提高專職心理健康教師比例。
筑牢學生的心理健康防線,需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提示函提出,要強化部門協同,整合與學生健康成長、安全管護等育人責任有關的各類問題,成立“教聯體”,構建政府主導、多部門聯動、全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充分發揮衛生健康、婦聯、共青團等部門作用,開展好學生心理健康監測、家庭教育指導與咨詢服務、心理和法律援助熱線服務等,為廣大青少年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公安、社會工作等部門指導并協助學校加強法治建設,維護好正常教育教學秩序。加強家長學校建設,定期組織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和實踐活動,引導家長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主動協同學校教育。
同時,組織開展校園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活動,開展生命教育、挫折教育,依托國旗下演講、校園心理劇、手抄報、讀書活動、微視頻等方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生命價值觀,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創新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方式,充分利用互聯網、移動終端等新媒體平臺,開展線上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務。通過校園廣播、宣傳欄、校報???、校園網站等多種渠道,廣泛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增強學生心理健康意識,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