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棒子鼓粒正關鍵。天氣預報說后天開始連下三天暴雨。黃淮海平原的老鄉們都盯著天發愁。
“谷要水來澆,澇了苗彎腰”,祖輩這話沒錯。
眼下玉米稈子一人高,根系正怕水泡。往年地里積水排不及時,棒子粒都癟一半。
村東頭老李去年就吃了虧,10畝地減產三成。
今年政府提前發了預警,可咋應對才有效?有人說趕緊挖排水溝,可機械進地怕傷根。也有人想給玉米稈打支撐,免得泡水后倒伏。
農業站老王帶著人下來了,挨家挨戶講辦法。“先清壟間雜草,讓水流得快些”,他蹲在地里比劃。“再撒點鉀肥,壯壯稈子抗澇性”,手里攥著化肥袋。
東北種玉米的都知道,防澇得提前治墑情。可咱這兒黏土多,滲水慢是老難題。
我個人覺得,趁這兩天沒下雨先松松土。土松了吸水快,說不定能減輕澇害。
前幾年鄰縣有戶人家,暴雨前緊急中耕。結果他家玉米受澇輕,收成全村最高。現在發愁的是,家里塑料布夠不夠蓋囤子。
萬一玉米被泡,收下來的棒子怕發霉。還有人擔心,雨后病蟲害會不會爆發。去年澇災后,玉米螟一下子多了好幾倍。
農業局發的資料說,雨后要趕緊打防蟲藥。可具體打啥藥,濃度多少,好多人記不清。
這時候就得信村里的農技員,他們有經驗。“別慌,先排水再補肥,一步一步來”,老王嗓門亮。
他說的補肥不是隨便撒,得看苗情定用量。弱苗多施點氮肥,壯苗別貪肥燒根。村里老張頭插話說,他準備用草木灰拌種。
雖說現在是灌漿期,說不定能防點病害。老一輩的土辦法有道理,結合科學更靠譜。現在最緊要的,是今晚就把排水溝挖通。
趁天還沒黑,叫上家里勞力趕緊動起來。挖溝時注意別傷了玉米根,靠近壟邊留余地。要是自家忙不過來,找村里互助隊搭把手。
政府這兩天派了抽水機過來,集中排澇區先用。低洼地塊重點照顧,別讓一片地毀了一季收。
玉米灌漿期就這20來天,耽誤了可沒法補。
咱農民看天吃飯,可也得學會跟老天爺搶時間。等暴雨過去了,還要趕緊葉面噴點磷酸二氫鉀。促進光合作用,讓棒子粒更飽滿。
有人擔心,這么大的雨會不會把花粉沖掉。其實這時候玉米授粉基本結束,主要保灌漿。最該留意的是,雨后及時檢查倒伏情況。
輕微倒伏別扶,自己能慢慢挺起來。
嚴重倒伏的要小心扶正,用繩子輕捆根部。現在把這些事一件件落實,到秋天才有好收成。
種地就像養孩子,每一步都得用心盯著。這場暴雨是挑戰,也是考驗咱應對能力的時候。記住農技員的話,早準備早行動少損失。
等收棒子的時候,你就知道現在流汗值得。最后再提醒一句,趕緊看看家里的抽水泵能不能用。
沒電的趕緊充,壞了的抓緊修,別等雨來了抓瞎。
有啥事多跟村里溝通,大家一起想辦法。農業這事兒,靠天靠地更靠咱自己上心。
只要措施到位,澇災也能變成豐收的轉機。今年的玉米能不能顆粒歸倉,就看這幾天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