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午睡的習慣,60歲的葛大爺同樣有這種習慣,但是每天午睡之后,葛大爺總是感到渾身疲憊、肌肉酸痛,然后到了晚上,睡眠質量就更差了,葛大爺經常晚上睡不好,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晚上睡不好,白天睡的更多,睡眠顛倒,本末倒置,反而不利于身體健康。
醫生說,葛大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還是午睡時間太長了,他幾乎每天午睡都要三四個小時,殊不知,這樣非常不利于健康。
那么,午睡到底多久才更有利于健康呢?相信很多人都會說是1個小時。
事實上,即便是一個小時,對于午睡而言,也太長了一點。
2023年4月,《肥胖》期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最佳的午睡時長為30 分鐘以內。與不午睡的人相比,午睡超過30分鐘的人,高體重指數(BMI)、代謝綜合征風險增加 41%,特別是腰圍、空腹血糖和血壓方面。而午睡小于30分鐘的人,代謝健康風險則不存在,而且在血壓方面表現得更好。
2024年6月,《歐洲神經病學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對于高血壓患者,午睡不能超過30分鐘,長時間午睡增加中風的風險。與午睡1-30分鐘相比,午睡31-60分鐘與中風風險增加27%有關,午睡超過60分鐘與中風風險增加37%有關。2025年2月,《BMC公共衛生》上發表的一篇研究顯示,和不午睡的人相比,午睡超過30分鐘的人,代謝綜合征的風險會增加24.7%。對老年女性影響更大,患代謝綜合征的風險會增加94.6%。
通過這三項研究,我們不難看出,最佳的午睡時間,不是三四個小時,也不是一個小時,而是控制在30分鐘以內。
說到這,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30分鐘,這叫什么樣的睡眠?
醫生提醒,午睡與晚上的睡眠不同,晚上的睡眠,由于睡眠時間比較長,所以更多的是深度睡眠,午睡由于睡眠時間很短,所以屬于淺睡,那么,淺睡對健康有好處嗎?
2024年11月21日,《科學》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30 分鐘的小睡(淺睡眠)能夠有效提升認知表現,讓大腦進入最佳狀態。
所以,大家完全沒必要擔心,午睡太短會對健康不利,事實上,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午睡時間如果太長,醒來以后,人很容易犯困,疲憊,萎靡不振,反應遲鈍;即便午睡時間很短,人醒來以后往往也會有特別滿足的感覺,無論精力還是體力,都能保持在一個比較旺盛的狀態。
作為醫生,要提醒大家的是,保持科學的午睡至關重要,過了60歲,午睡要盡量做到這4點。
第一,過了60歲,午睡盡量在兩點之前睡
很多人午睡的時間實在太晚了,如果超過兩點以后再午睡,那么午睡的時間確實就太晚了,太晚午睡,很容易影響到晚上的睡眠,前面說過了,睡覺不能本末倒置,如果午睡影響到了晚上的睡眠,那肯定是不可取的。
第二,過了60歲,午睡盡量控制在30分鐘以內
午睡,不是越長越好,相反,午睡是越短越好;午睡,不是越深越好,相反,午睡是越淺越好。
告訴大家的是,午睡盡量控制在30分鐘以內,不要認為午睡太短沒有意義,事實上,短的午睡對于健康反而更有利。
第三,過了60歲,午睡與午餐之間最好間隔30分鐘
很多人睡午覺都是這樣,午餐以后馬上就去午睡,殊不知這樣做對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午餐以后馬上去睡,大量的食物還停留在胃內,這樣做非常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和胃食管反流。
第四,過了60歲,午睡最好躺著睡,不要趴著睡
很多人午睡很隨意,他們可能趴在桌子上就直接睡了,殊不知,這樣做對健康非常不利,趴在桌子上去睡,對頸椎是非常不好的,而且會壓迫到手臂,引起手臂的血液循環障礙,容易導致手麻的現象。
還有,趴著睡對于眼球也會造成壓迫,時間長了,對視力是有影響的。
還有,趴著午睡,人很難睡得好,趴著睡,即便睡著了,醒來以后,人也會有全身疲憊的感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