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燃竹君,懇請“關(guān)注”,共談歷史風云
世人都說,是哥倫布發(fā)現(xiàn)了美洲大陸。
從現(xiàn)在工業(yè)文明發(fā)展的邏輯,的確是這樣!
但事實的真相,并不是如此!
哥倫布發(fā)現(xiàn)的只是中美洲和南美洲而已,至于北美洲,最早殖民的人,大概率是維京人!
也就是我們常常提到一種日耳曼人!
用現(xiàn)代人對維京人的評價,一般提到維京人,都基本上跟海盜聯(lián)系在一起了。
當然,維京人的名聲不好,也怪不了別人,畢竟他們中走出來的一些名人,確實風評不好。
他們沒完沒了地跑到歐洲大陸上搶劫,人家都怕了,能給個好評價嗎?
肯定不行!
不過維京人也不是逮著歐洲內(nèi)陸國家猛薅羊毛的那種,他們是走到哪打到呢?
比如,
公元982年,有個挪威人因為殺人,不得不逃離冰島。
這個人就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埃里克·紅毛,當然,這一次并不是他第一次殺人,上一次殺人,他被流放到了冰島。
這一次又來這處,直接沒地去了,只能往格陵蘭島逃了(這里是說一下,那時候的歐洲,特別是北歐地界,差不多還是蠻荒之地)。
然后一不小心,這人就在那建了一個臨時的根據(jù)地,再之后,他回到冰島,一通忽悠,把好幾百維京人,都忽悠到了格陵蘭島上。
從那之后,格陵蘭島就跟丹麥、挪威、瑞典這幾個國家扯上了關(guān)系(這幾個國家分分合合搞了幾百年,這都是后話)。
言歸正傳,埃里克·紅毛的兒子萊夫·埃里克森日,也不是啥安分的主兒。
現(xiàn)在歐洲人給他的評價是優(yōu)秀的航海家!
但大家都懂,那時的航海家,航海是為了干啥玩意,大家能不知道嗎?
找個好地界,一看有自己需要的糧食啊、寶貝啊,直接搶了回去。
當然,搶得過就搶,搶不過就打。
實話實說,他們這種航海家的水分,跟七下西洋的鄭和相比,還是有點水分的。
萊夫·埃里克森日跟著埃里克·紅毛一路燒殺搶掠的事,都干過,雖然他也想安分,但問題,格陵蘭島的生存環(huán)境太惡劣。
不說別的,就這天氣,一般人都受不了。
另外,大家不要忘了,這群跑到格陵蘭島的人,我們現(xiàn)在叫他們航海家,再過去,特別是格陵蘭島的土著,估計稱呼他們?yōu)楹1I了。
海盜們做的事,大家應該都懂,沿著自己能看到的地方,盡可能尋找寶藏。
他們中的有一伙人,尋找寶藏的時候,迷路了,據(jù)說看見格陵蘭島的西邊,還有島嶼出現(xiàn)。
不過這幾人福大命大,竟然奇跡般地回去了,便把發(fā)現(xiàn)新島嶼的消息,傳到了萊夫·埃里克森日的耳中。
這人一想,要不自己往西再劃船溜溜,說不定,自己就能發(fā)現(xiàn)新的寶藏之地。
然后他帶著自己幾十票小弟,沖向了現(xiàn)在的加大拿巴芬島上。
又沿著海岸線,往南走,開船越過哈德孫海峽之后,走到了今天加拿大的拉布拉多島上,再往南走,又走到了海邊。
此時他們到的位置,被稱作文蘭,有人說,他們所說的這個文蘭,就是紐芬蘭島。
雖然萊夫·埃里克森日是第一個發(fā)現(xiàn)新大陸的,但問題是,那時的維京人,還沒掌握好的造紙術(shù),所以關(guān)于這段維京人殖民北美的履歷,沒有任何文字記憶。
這段歷史,只存在于北歐維京人神話故事當中。
這個故事,一開始大家只當作一個樂呵,沒人當真。
畢竟,他們即便是第一個發(fā)現(xiàn)新大陸,對歐洲文明和歷史的貢獻,幾乎等于沒有,所以很少有史學家也嗤之以鼻。
最后引起重視的時候是1960年,那時候有人在紐芬蘭上發(fā)現(xiàn)很多維京人存在的遺跡,比如房屋、生活用具甚至一些生活作坊。
這時候,一些史學家對比維京人的神話故事,對遺跡中的東西,還做了化學鑒定,至少在時間上跟維京人的神話非常吻合。
這時候,大家才愿意相信,最早發(fā)現(xiàn)美洲大陸的是維京人。
不過,這種歷史,因為沒有確切的文字記載,恐怕想讓所有人承認,還需要更多的證明才行。
大家可能好奇,維京人都殺到了加拿大,為啥不直接征服整個美洲?
這里說一句,這種想法有點想當然了。
要知道,維京人殖民加拿大部分區(qū)域的時候,恐怕他們連本地人都打不過。
要知道,哥倫布登上美洲大陸是在15世紀末,那時候的歐洲人,掌握火器,才能在美洲大陸勢如破竹。
而萊夫·埃里克森日到達美洲大陸的時候,是公元10世紀末左右,這個時間,我們正處于宋代,別說火藥沒傳過去,就算是指南針也未必傳了過去(要是傳了過去,估計萊夫·埃里克森日的伙伴也不會迷路了)。
即便那兩樣發(fā)明傳到歐洲,估摸著也沒到維京人手中。
所以,冷兵器時代的維京人,對戰(zhàn)加拿大土著,即便有武器上的代差,也不至于能占領(lǐng)整個北美,更別說整個美洲了。
沒個幾千甚至幾萬人,他們有可能是真打不過土著!
畢竟,那時候的蒸汽機還沒出現(xiàn),他們運送后方人員,也沒那么容易。
所以,到了加拿大東部后,最后因為各種原因,自己逃走了。
有人可能還會說,他們是不是傻?再往南走兩步,走到今天的美國的五大湖以南,不僅溫度上來了,而且資源也多啊!
大家別忘了,他們不是我們,沒有“地圖掛”,我們是因為了解這段歷史,甚至對美洲的部分地理,有所了解,才能說出這樣的話。
他們不行啊!
他們從格陵蘭島到紐芬蘭島,至少跨了三個海峽,最后也沒找到個靠譜的根據(jù)地,連番的受挫,估計早就沒那么大的欲望了。
說的不客氣一點,萊夫·埃里克森日走到紐芬蘭島的時候,恐怕已經(jīng)上了歲數(shù),早就沒有年輕時候U的意氣風發(fā)了。
不過說來可惜,萊夫·埃里克森日或者他的后人,若是再往南走走,一旦遇到適宜居住的地方,恐怕說啥也不會回格陵蘭島和冰島、甚至斯堪迪納維亞半島居住了。
就氣候來說,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而且,如果他和他的后人走了過去,可能會成為改變?nèi)祟悮v史的人。
但他沒有走到底,那就沒辦法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