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張家棟 編輯/高莘】
據《南華早報》5月26日報道,雷諾集團一位高管表示,該公司正在利用其中國研發中心設計面向歐洲以外市場的新車型。同時,該公司還希望通過借鑒中國市場的經驗來降低生產成本并加快發展。
雷諾集團上海總部 觀察者網
2024年,雷諾在上海成立了中國研發中心ACDC,并專注于開發面向歐洲市場的電動汽車。
雷諾集團電動汽車部門安培(Ampere)首席財務官文森特(Vincent Piquet)表示:“ACDC正在發展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工程中心,我們希望它能夠服務于全球。”
文森特還稱,上海研發中心正致力于為安培和雷諾品牌開發電動化車型,以銷往歐洲以外的市場。
在文森特看來,中國汽車廠商進入歐洲的競爭迫使正在迫使其重新思考,應當如何重塑電動化與汽車軟件的建設。“最終的結論是,我們需要一個專注于電動汽車軟件的團隊,通過向中國學習與來自中國的新興企業競爭。”
不過,與其他外資競爭對手不同的是,文森特表示,雷諾將不會在中國銷售這些汽車,而是將利用中國研發和中國生態系統提高在歐洲等市場的競爭力。
雷諾Twingo 南華早報
在上海研發中心的幫助下,諾僅用21個月就開發出了一款價格親民的電動汽車——Twingo,遠低于以往3—4年的新車開發周期。該車型的預計售價不到2萬歐元(約16.3萬元人民幣),預計將于2026年在歐洲上市。
此外,雷諾還在該研發中心的幫助下,在16個月內幫助達契亞(Dacia)品牌生產了一款電動汽車,創造了該集團歷史上最快的車型研發速度。
在中國研發與體系化思維的幫助下,雷諾在歐銷量不斷攀升,繼去年12月首次超過本土競爭對手Stellantis后,今年達契亞Sandero、雷諾Clio等車型也連續拿下歐洲單月最暢銷車型。
雷諾Clio 雷諾汽車官網
雷諾預計,上海研發中心的目標是在2028年前將雷諾下一代電動汽車的成本降低40%。文森特稱,集團計劃將2025年和2026年的電動汽車銷量增長率提升至100%。
雷諾方面還表示,除了整車產品外,該公司還在與幾家中國零部件供應商洽談,希望幫助它們在歐洲設立工廠。
作為歐洲車企中“以市場換技術”的倡導者,雷諾集團CEO盧卡·德·梅奧(Luca De Meo)曾表示,“25—30年前,我們利用了中國市場的增長,進行投資和供應零配件,教他們如何制造汽車,如今我們必須做同樣的事情。我們也可以給他們10%—15%的市場份額,這對于中國人來說是有價值的。中國人想要做生意,作為交換,我們則需要中國制造商的投資。”
2022年,雷諾曾與中國汽車供應商敏實集團合作,在法國成立了一家生產電池外殼的合資企業;該合資企業已于2023年開始生產。
文森特則認為,歐洲擁有大量的全球供應商,中國企業的進入不僅可以更加高效,還能夠增加本土市場的供應鏈競爭。“進入歐洲市場的壁壘和物流成本使得(供應商)在歐洲本土化生產更為高效,我們歡迎供應生態系統的全球化,而中國企業在其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南華早報》在報道中表示,隨著中國電動汽車品牌憑借較低的生產成本、先進的電池和智能化技術在全球市場上獲得青睞,傳統汽車巨頭開始更加關注中國在智能電動技術領域取得的進步,并試圖運用其在華的投入反哺全球市場。
2022年,奔馳在上海設立了專注于車聯網、自動駕駛和大數據的研究中心。寶馬也在中國設立了德國以外最大的研發網絡。不久前發布2024年財報并公布全新戰略計劃的日產也表示,將基于中國研發能力,嘗試向其他海外市場導入智能電動技術與新產品。
電動汽車研究機構Rho Motion的數據顯示,去年全球電動汽車(包含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共超過1700萬輛,其中中國市場占比超過60%,占據絕對領先地位。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