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愚園路第一幼兒園以“樂童年·活教育”為主題,開展陳鶴琴教育思想創新實踐研討會,向大家展示了這所具有86年歷史的上海市示范性幼兒園,如何在一日生活的教育中,讓中國幼教之父陳鶴琴的“活教育”教育思想煥發新生機。
走進愚一幼兒園的展示區,處處可見孩子們專注探索的身影。“陳爺爺故事會”現場,兩位小朋友翻開自制的《陳爺爺的大圖書》,用稚嫩的聲音講述著陳鶴琴爺爺的生平經歷。“小雞日記”區域,幾位“飼養員”仔細觀察著幾只剛孵化小雞的生長狀態。“檸檬編輯部”的貨架上,一排排由孩子們手繪的“圖書”正在全新發布。還有溫馨的室外兔窩窩搭建區、歡樂的沙水游戲池、神奇的光影畢業照等場所,處處洋溢著孩子們探索的樂趣。
這種生動活潑的教育場景,正是愚一幼兒園“樂·活”教育理念的真實寫照。長期以來,愚一幼兒園將陳鶴琴“活教育”的理念系統化地融入日常教學,依托“樂·活16節”“樂·活24事”等特色活動,以大自然大社會為原本,引導孩子們從興趣出發,主動探究。如在養育小雞的過程中,孩子們主動發問,探究小雞孵化需要的環境條件,什么樣的食物適合小雞成長,還動手為小雞搭建小窩。
“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們學會通過自己的方法探究知識、解決問題,在真實情境中持續深度學習,從而獲得關鍵能力。”匯報現場,愚一幼兒園園長金瑩說道。
活動現場,愚一幼兒園教師周張凰還帶領著凱欣大一班的孩子開展了一堂“你好,陳爺爺”的教學活動。“陳鶴琴爺爺為什么叫這個名字?”“他也會帶小朋友們開展探究活動嗎?”“陳爺爺的家里養不養寵物?”在探究式的課堂中,孩子們好奇地發問,生發出無數奇思妙想。面對這群“會提問、愛思考”的孩子,陳鶴琴先生的孫女陳慶女士也作為研討會嘉賓來到了現場,耐心解答孩子們的疑問。活動現場,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左志宏為這次研討會做了專業點評,教授朱佳雄做了相關微報告。
作為首批上海市示范性幼兒園,首批上海市陳鶴琴教育思想研究基地園,首家“綜合性主題教育”試點園,愚一幼兒園在八十余年里始終堅守“活教育”的理念,以兒童天性為原點,以好奇心作為火種,以探索欲為燃料,構建起浸潤式的教育生態。園長金瑩認為,這樣的教育理念同樣也是面向未來的:“在人工智能時代,‘保衛民族幼苗’應該演變為培養面向未來的終身學習者,在我們打造的這個適合兒童完整成長的生活樂園中,恰恰可以支持幼兒形成健康有序的生活方式,獲得不斷探究的關鍵能力。”
部分圖片來源于愚一幼兒園
撰稿/攝影:何郁檸
編輯:史煥煥
責編:高 琴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