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博吾 日出東海
陶博吾(1900-1996),原名文,字博吾,別署白湖散人,號國順,別署簡樸齋、白湖散人等。江西省九江市彭澤縣人,中國詩、書、畫藝術(shù)大家,于詩亦卓然大家。陶博吾與黃秋園、陳子莊、張朋和并稱為“在野派”四大家。
陶博吾早年求學(xué)于上海昌明藝專,得黃賓虹指授,后歸隱鄉(xiāng)里,以布衣終其一生,生前不大為人所知,聲名不出鄉(xiāng)里。
教書為生的陶博吾,在家鄉(xiāng)的田園山水浸潤中,也有著超然、閑散甚至舒適的情懷。他效法先祖陶淵明,在其掛印的彭澤邑,筑瓦屋以居,植修竹為鄰,撫孤松作伴,至今留有一批歌頌鄉(xiāng)村生活的田園詩作。
桃源圖(1987)
讀陶博吾的山水, 草堂讀書、水亭詩會 、吟游泛舟,無不體現(xiàn)出他對田園嫻靜生活的向往, 他的詩中多有詠誦,桃源就是他的南柯一夢,這是有著多么強(qiáng)烈的渴望啊!
霞光圖(1986)
他的生命也幾乎跨越了整個(gè)二十世紀(jì)。在其百年孤獨(dú)的人生之旅中,他沒有與世浮沉,而是用他全副的身心,守望著一片心靈的凈土,一片形將就荒的藝術(shù)田園。經(jīng)過九十春秋的不懈耕耘,他終于在詩、書、畫三個(gè)方面迎來了令世人感佩驚羨的巨大收獲。
接下來一起拜讀他筆下的詩意山水吧!
題長江帆影圖(1986)
道路崎嶇何處逢,漫山樹木自蔥蘢。
我來獨(dú)倚瓦宮閣,飽看千帆破惡風(fēng)。
桃園圖(1983)
十里桃花飄落英,人家三五自為鄰。
耕鋤早已忘塵世,豈必桃源始避秦。
云淡天高(1983)
云淡天高風(fēng)亦輕,閑游又得入山林。
呼兒看罷峰巒色,又倚杖藜聽水聲。
題長江帆影圖(1983)
不到長江五十年,風(fēng)帆來往幾千船。
凄涼縱有孤松夢,清淚何由到故園。
離別故鄉(xiāng)近五十年矣,長江浩蕩景色,恐此生不得再見也。
橫琴高士圖(1983)
泉韻松風(fēng)不住響,雄鷹仙鶴自翱翔。
此中自有玄機(jī)在,不待琴聲意已忘。
秋江漁笛圖(1983)
南人逐鹿夢痕滅,北虜橫行跡又殘。
羨煞先生無牽掛,一竿漁笛老沙灘。
深山古寺圖(1982)
雪頂峨眉不可到,云中宮闕杳難攀。
半生清夢如流水,千里隨人只亂山。
策杖尋詩圖(1983)
此生未到名山老,夢里神游胸亦開。
兩岸壁立猿難到,一徑荒寒只僧歸。
深山茅屋圖(1992)
屋在松林筑,人在松林老。
終日惟聞鳥雀聲,一生不識長安道。
古寺圖(1993)
寺前樹陰濃,寺后石壁陡。
不聞鳥鳴聲,愿與僧為友。
我身日已衰,生命安能久。
獨(dú)立悲蒼茫,不堪再回首。
吾園苦吟圖(1983)
自辟園林居寂岑,芭蕉修竹有深陰。
任他世上煙塵滿,盡日杜門苦作吟。
屋舍成灰花木毀,吾園早已是無園。
飄零身世難回首,一瞬滄桑五十年。
劫后話舊(1990)
古樹未凋翠欲流,山頭雨氣未全收。
何須留話當(dāng)年事,依舊蕭蕭故國秋。
柳蔭歸棹(1971)
匡廬頂上長松翠,彭蠡湖中急浪堆。
祖國山河真錦繡,故園花好早歸來。
題雪景圖
雪滿山陰水滿坡,江山如此亦清奇。
橋頭無個(gè)人來往,辜負(fù)梅花一夜詩。
隨波飄蕩(1977)
楊柳蕭疏葉落稀,蓼紅蘆荻雁來遲。
扁舟一棹隨風(fēng)轉(zhuǎn),正是先生爛醉時(shí)。
松陰破寺圖(1980)
山下古寺幽,山上白云碧。
寺古生蒼苔,牗空秋風(fēng)急。
何不筑高樓,留此殘敗壁。
文物千秋留,寶此古勝跡。
題晚秋圖(1990)
蘆荻蕭蕭報(bào)晚秋,煙云隱約楚山頭。
荒邨小閣無人到,獨(dú)自憑欄看水流。
深山草屋(1990)
泛舟圖(1990)
世事茫茫飄野煙,幾家破落幾家圓。
歸來作罷渾無賴,獨(dú)自船頭看遠(yuǎn)天。
獨(dú)坐圖(1990)
暮色雨初停,淡煙自蕩漾。
待君久不至,獨(dú)坐空惆悵。
山嵐圖(1990)
畫圖何必米家山,自有煙云共夕嵐。
四面迷濛看不見,渾疑夢境非人間。
水亭詩會(1990)
溪水潺潺不斷流,山頭云氣未全收。
何須酬唱無休止,自古詩詞不解愁。
水亭詩會(1990)
山岳河流憶萬年,蔥蘢樹木草芊芊。
一灘一水都雄偉,寫入畫圖不值錢。
題畫(1990)
天空有鳥飛,屋后有修竹。
柴門無關(guān)鎖,留待高人住。
水閣詩會(1990)
樹木蔥蘢翠欲流,山頭雨氣未全收。
何須酬唱無休止,自古詩詞不解愁。
題畫(1987)
白發(fā)茫茫歲月催,幾番花落幾番開。
可憐三秋長佇立,望斷征鴻人未歸。
薄暮扁舟(1987)
我有一葉破扁舟,薄暮停泊垂楊下。
不須釣得大鯉魚,領(lǐng)略波光亦快也。
深山茅屋(1983)
老來坦蕩不孤獨(dú),行盡市城更幽谷。
莫慕高樓七八層,深山猶有漏茅屋。
桃源圖(1983)
閑游何必古桃源,樹樹芬芳滿眼鮮。
莫為飛紅添悵惘,花開花落是自然。
聽瀑圖 (1992)
郁郁樹林鳥爭集,青青修竹傍崖栽。
涼秋天氣渾無事,坐看樓頭百尺雷。
山色圖(1992)
山色自空蒙,陰雨夜淋瀝。
何處有人家,屋在煙云里。
草亭圖(1993)
草亭簡陋山林筑,修竹數(shù)竿傍澗栽。
何時(shí)知己相逢夜,同聽樓頭百尺雷。
米家山水(1990)
溪水不斷流,雨后多暮煙。
創(chuàng)新不可得,依舊米家山。
古寺圖(1990)
寺古無僧侶,塔高只鳥飛。
如何此靜境,留待我徘徊。
題圖詩(1990)
道路崎嶇策杖難,半生經(jīng)歷幾關(guān)山。
從今逃出人間世,不再枸攣悲夜殘。
松山書屋(1963)
古寺詩話(1971)
話舊(1971)
長江帆影圖(1970)
鐘聲塔影(1972)
秋寺晚眺(1971)
層巒疊嶂圖(1972)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