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04年隋煬帝楊廣登基。
楊廣在坐穩帝位之后就開始大興土木,一方面開工建設東都洛陽,一方面開始修建大運河。
關于隋煬帝大興土木,在媒體上批評的聲音比較多,認為隋煬帝都是為了個人的享受來做的這個事情,導致老百姓負擔過重,最終才導致隋朝的滅亡。
到底該不該指責隋煬帝修建東都和開鑿運河呢?隋煬帝的這些舉動到底是為個人享受還是有其他的原因呢?
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關于楊廣修建東都洛陽以及大興土木開鑿運河的這段歷史。
01
《資治通鑒》原文
(原文和譯文的文字版本可以參看本公號同步發布的原文和譯文文章,文字版本可以按自己設置放大觀看,本文囿于篇幅限制,僅放置圖片
原文文字版本請點擊以下鏈接閱讀
02
譯文
03
收獲與反思
關于楊廣,歷史上批評的聲音比較多,而這種批評的聲音其實是源于唐,因為唐是關隴勛貴推翻了楊廣的統治才建立起來的,為了襯托自己革命的正當性,指責楊廣是昏君,暴君就是政治正確的事情。
所以后世歷史在寫隋朝尤其是楊廣執政期間時,客觀性是受到制約的。
比如說楊廣修建東都洛陽以及開鑿運河這件事情,在歷史上就認為這是隋煬帝追求個人享受,不顧民生而采取的行為。
但是如果我們讀南北朝歷史比較多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隋煬帝修建東都和開鑿運河的背后,其實主要還是基于國家的需要和管理的需要,而且比如開鑿運河這件事情絕對是讓后世上千年享受其紅利的事情。
為什么這么說呢?這還要從隋建國時候的環境說起。
我們知道隋是在南北朝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而南北朝最大的特點就是分裂,割據,形成了不同的區域,不同的勢力。
比如南朝實際上就是西晉八王之亂后北方的士族南渡和南方當地豪族攜手共治的結果。但這種結果也造成皇權的削弱和政權的不穩定性,所以南北朝南朝經歷宋齊梁陳,一直處于動蕩之中。
而北方從鮮卑人建立北魏政權,到后來北魏分裂成東魏和西魏,雖然都是鮮卑人的政權,但是執政的基礎就變得差異很大,西魏以關隴勛貴為主形成關隴集團,而東魏漢人豪族和鮮卑貴族的融合就變成一個巨大的問題,所以后來都是采用胡漢分治,在關東地區,還是以漢人為主體。
而后來北周滅北齊,統一北方,原來北齊故地的漢人豪族勢力和北周的關隴勛貴之間就是存在著巨大的矛盾和分裂傾向的。
而后來楊堅篡位建立大隋,滅掉南陳統一華夏,經過多年分裂的華夏名義上是統一了,但實際上在不同的區域,地方上的勢力依然有強烈的分裂傾向。
其實比如南方的分裂和獨立傾向從南梁滅亡就開始了,當年陳霸先和陳頊在位時,就沒少為各地的地方勢力割據獨立頭疼。
所以當南陳被滅后,很快南方就爆發了大面積的叛亂,后來楊堅是派出了楊素采用暴力鎮壓的方式,才平定了南方的叛亂。這之后楊堅才派楊廣駐扎揚州,甚至與南方士族通婚,目標就是穩定南方局勢。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也就能理解楊堅當年為什么要平掉建康,就是因為建康在就會成為南方的中心,南方一個強大的中心的出現,就會加劇其獨立的趨勢。
而當年的北齊故地也是如此,當年三總管之亂,楊堅在平定了尉遲迥叛亂之后,就毀掉了鄴城,其實是出于同樣的考慮,有這樣一個中心在,關東豪族勢力就會扶持新的勢力對抗中央政權。
而后來楊諒叛亂,其實原因也是如此,不過是南方的士人和關東的士人是不想服從關隴勛貴的管理的,所以他們獨立的意向依然明顯。
而當時隋朝建都長安,問題就在于太靠西部了,那么對于關東和東南的管理上就有點太遠了,比如當楊諒叛亂之際,楊廣要出兵平叛,就要頗費周折。
所以在農業社會時代,長安作為一個西部政權的中心,管理西部問題是不大的,但是如果想要管理全國,就存在致命的缺陷。
此外,我們之前在講魏孝文帝遷都的時候就談到過為什么雖然遷都的代價和成本都非常高,為什么有些政治人物還要推動遷都?原因就是還有很多政治的考量。
比如當年魏孝文帝遷都,實際上就是要擺脫鮮卑勛貴對新政權的制約,只有遷到洛陽,融入中原勢力,才能邊緣化鮮卑勢力,才能推進改革。
其實楊廣面臨的局面依然如此。
長安作為關隴勛貴經營多年的都城,其上上下下已經完全被關隴勛貴所把持,這也就意味著楊廣如果想要推動不利于關隴勛貴的改革措施,就會遭遇到非常大的困難。
所以當一個政權想要推動改革的時候,就要對政權內部進行洗牌,清洗掉一些既得利益者,才有可能出臺削弱既得勢力集團的措施。而這種清洗的行為,是可以通過遷都來完成的。在遷都的過程中,可以選擇誰跟隨誰不跟隨,從而完成一些權力機構內部的重新整合。
其實當年北齊高歡在山西建立副都采用胡漢分治也是一個道理,鄴城重用漢人勢力,晉陽用鮮卑勛貴,各自都給與相對應的好處,使得矛盾不至于激化道理是類似的。
而楊廣要選擇在洛陽建立東都還有一個問題在于關中雖然也產糧食,但是跟關東華北平原比就差得太遠了。而建都在長安,當長安人口越來越多的時候,關中的糧食不夠就需要從東部地區調運,而當時水運不發達,尤其是走黃河到了三門峽這邊水深浪急,行船已經不大可能了,而走陸路人吃馬喂,運一斤糧食路上損耗就得超過多一半。這個成本太高了。
所以我們讀歷史當年關中大饑荒,楊堅不得不帶領百官東出洛陽,實際上就是因為關中的糧食不夠吃,要從東部運糧食成本太高了,所以要到關東地區就食。而我們讀歷史會發現這樣的事情發生了多次。所以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在長安建都對于運輸而言成本太高。而洛陽水運發達,在這方面就有天然的優勢。
而洛陽水運的發達也就意味著如果遇到問題,調兵也會非常容易,擁有四通八達的網絡和低成本的交通條件,才是最容易輻射全國的。
所以我們看楊廣之所以要在洛陽建東都,不是因為自己要享受,這里面主要是出于政治需要。新建立的隋朝的根基并不穩固,東部和南部的獨立和分裂的趨勢依然存在,所以就要選擇一個離東部和南部更近的地區建立都城,從而更有利于國家的穩定,也有利于吸收東部和南部的士人,從而對政壇進行洗牌。
當然楊廣建立東都出于政治需要是對的,但是其建設的洛陽宮殿和西苑過于奢華則是問題。當年楊廣是派楊素來監督建造東京。而楊素這個人出身軍旅,行軍打仗就不把官兵當人看,用人很狠,負責工程也是如此,當年修建仁壽宮就氣得楊堅夠嗆。而楊素這個人又崇尚奢華,所以其督造的洛陽和西苑都極盡奢華,用了大量的勞役,由于工期趕,所以造成了大量勞役的非正常死亡,這也是客觀存在的。
所以楊堅設立東京是對的,但是楊素督造的東京工程量過大,過于趕工期以至于給百姓造成沉重的負擔這也是楊廣執政中的污點所在。
而講清楚了東京的建設,其實也就明白楊廣為什么接下來要開鑿運河了。因為對于一個統一的政權而言,修建基礎道路交通,降低物流成本,并且在戰爭期間可以通過運河實現兵力投送是非常迫切的需求。
我們之前讀南朝北伐的時候就講過,古代出征最大的問題就是后勤運輸,十萬大軍出征,其要運送的重裝備和糧草等就是非??膳碌臄的俊K怨糯铣狈ザ际亲咚肪褪沁@個道理,如果走陸路,重裝備運輸很難,而糧草運輸的成本就更高。很難做到大軍北上圍困一個城市數月之久。
所以對于楊廣而言,如果要維持國家的穩定和統一,那么一方面各地糧食出現問題,使用漕運就是最經濟和現實的選擇。古代的交通條件如果糧食本身遇到危機的時候,走路上交通運輸一百斤糧食,能到手十斤就不錯了,這個成本太高了,而船運的損耗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而運兵也是如此,如果任何一個地方發生叛亂,那么用水運可以方便快捷的把大軍和糧草都快速的運上去,而走陸路就不大現實了。
所以開鑿運河,修建漕運就是作為一個執政者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其實就跟現在要想富先修路是一個道理,過去交通不便的時候,很多人一輩子都走不出大山,所以這些地區也意味著根本無法管理,而現在有了四通八達的高速,高鐵網絡,是加快了區域的融合的,就能極大的降低人和物的交流,而這種交流的增多,才能讓一個國家形成一個整體,而不是割據。
所以很多人揪著修運河征集了大量民工這個事情來證明楊廣的暴戾其實是偏頗的,就跟我們之前說修長城其實反而是相對經濟的方式。如果面對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不修長城,那么就意味著要征集更多人常年服兵役,就要加重百姓的稅收來養活更多的士兵,老百姓的負擔就更重,而修長城是一勞永逸的事情,一段長城能頂上千百士兵,這個成本對比是很懸殊的。
修運河其實是同樣的道理,不修運河靠陸上交通運輸,耗費的人力物力也是非常巨大的,真遇到事情也是需要征發大量的民工修路和運輸的,勞動強渡依然不小。想一想如果在沒有自動化機械的時代,我們靠推獨輪車你能運多少糧食,從揚州運到西安要走多久?你自己就要吃掉多少糧食?這個數字算出來是驚人的。而一艘船可頂上萬的農夫,而僅需要幾名船工,中間的消耗差距就是巨大的。
當然為什么要修運河呢?一方面中國的江河都是自西向東走向,但是如果南北方的物資交流就不能走船運。所以其實古代一直在嘗試修建人工運河連接南北的大江河,比如遠在春秋時期,吳國就開鑿了邗溝,將長江和淮河連在一起,解決運輸的問題。魏國當年也修建了連接黃河和淮河的鴻溝。所以這種開鑿運河是古往今來最方便快捷的方式。
所以楊廣開鑿運河其實也是在前人的運河開鑿的基礎上,利用了舊的運河加以改造,使得工程量已經大大降低了。
而楊廣開鑿運河的行為其實才是維持中國統一,有利于千秋后代的好事。只要有了便捷的交通和人和物的交流,中華就是一體而不會割裂,中國就不會變成印度,非洲這樣的區域,因為相互割裂,產生文化的隔閡,甚至造成千年的仇殺的現象。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隋朝修建的大運河對于中華民族的形成和文化的融合,對于中國始終是大一統是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的。所以讀歷史一定要明白這一點,要站在當時的角度去看問題,要站在長遠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這樣才能得出相對客觀的結論。任何脫離當時歷史現實條件,用現在的經驗去品評歷史的都一定是有其目的的。
關注《讀史學文》,解碼更多王朝興衰密碼
加入讀史明智知識星球,探討更多感興趣的歷史話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