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刀割般的關節疼痛纏繞8000萬國人,一項新技術正在實驗室悄然醞釀。今天,讓我們跟隨這支來自南方醫科大學的科研團隊,揭開“一針治痛風”背后的科技創新密碼。
創新技術,全球首個
痛風,是人體內尿酸結晶堆積引發的劇烈關節炎癥,嚴重發作時關節疼痛如刀割、針刺、火燒般深入骨髓,已累及全國超8000萬患者。
傳統藥物治療雖能降解尿酸緩解癥狀,卻像“滅火器”只能撲滅明火,無法清除隱患,尿酸降解后產生的過氧化氫更像“余燼”,長期損傷關節,甚至引發心血管疾病。更棘手的是,人體自身早已失去分解尿酸的“工具”——尿酸酶。
如何設計一個既能高效降解痛風患者體內尿酸、又能自動清理“余燼”的智能系統?這成了全球醫學科研者競逐的難題。
近日,南方醫科大學藥學院涂盈鋒教授團隊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研究論文。該研究構建了一種負載有檸檬酸鈉和尿酸酶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納米馬達”,作為可移動的能量轉換器件,用于痛風安全高效的主動治療,也成為全球首個利用二氧化硅“納米馬達”開展痛風主動治療的研究。
據了解,該團隊將推進臨床試驗,通過將“納米馬達”注射進人體關節腔,有望在5年內實現痛風患者“一針治療”的目標。
“納米馬達”,“吃掉”尿酸
在摸索研究中,涂盈鋒團隊成員偶然注意到蜜蜂采蜜時會釋放信息素引導同伴,形成高效的“群體作業”。這啟發了團隊有了“納米蜂群”的大膽設想,能否設計一種能在人體關節內自主運動的納米顆粒,攜帶人體匱乏的降解尿酸的酶,像一只只小蜜蜂一樣,在關節內自主協作,精準“圍攻”尿酸結晶?
圖/涂盈鋒團隊正在探討實驗中存在的難點
于是,可負載檸檬酸鈉和尿酸酶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自驅動納米馬達”的概念誕生了,它就像一臺微型機器人,在人體關節腔內一邊“吃掉”尿酸,一邊將有害的降解產物過氧化氫轉化為無害的水和氧氣,形成自給自足的“能量循環鏈”。
“我們不是單純在制造尿酸酶納米顆粒,而是在納米世界實現微小顆粒的自主運動。”團隊主創成員劉璐表示,要讓尿酸酶納米顆粒在關節腔內自主運動“掃除”尿酸和降解產物,就必須賦予納米顆粒較快的運動速度。
最初研發的“納米馬達”像無頭蒼蠅般,只能隨機移動(布朗運動),效率極低。團隊研究發現尿酸降解會產生離子梯度,就像火箭噴射氣體產生推力一樣。利用這一原理,團隊在納米顆粒表面“鑿”出一個不對稱的孔洞(類似火箭尾噴口),這是“納米馬達”自主運動的核心,讓納米顆粒能像賽車一樣自主加速,使其運動速度提升了近3倍。
初期合成的孔洞要么太大(>150 nm),顆粒易碎裂,要么太小(<50 nm),離子梯度推力不足。團隊反復嘗試不同配比的溶膠-凝膠反應,最終將孔徑穩定在85.8±21.3nm,這相當于頭發絲直徑的千分之一。
由于納米顆粒表面孔洞的大小和位置需精確到納米級,為實現其穩定量產,團隊還反復嘗試了上百種硅殼合成工藝,最終通過“一步法”化學合成實現了目標。
圖/研發的“納米馬達”導圖
尿酸酶非常脆弱,如何防止高溫、酸性、蛋白酶隨時可能對尿酸酶的摧毀?團隊為“納米馬達”特別設計穿上了“硅殼鎧甲”,通過表面氨基包裹,來修飾固定酶分子。通過實驗發現,包裹后的尿酸酶在70℃高溫下仍保留46%活性,抵御蛋白酶的能力提升了2.5倍。這相當于給士兵穿上防彈衣,讓它們在惡劣環境中也能持久作戰。
深入研究,開拓未來
“每一個微小的突破,終將匯成改變人類健康的洪流。”涂盈鋒表示。長期以來,涂盈鋒帶領團隊深入開展“自驅動微納米馬達”生物醫學應用等方面研究,專注于開發響應性納米載體(如pH、溫度、光敏感材料),用于腫瘤靶向治療和精準藥物控釋,其研究的微納米機器人在藥物遞送中可突破傳統技術局限,被同行評價為“開拓性研究”。
目前,負載檸檬酸鈉和尿酸酶的“納米馬達”在動物實驗模型中已展現卓越療效,關節損傷修復率超90%,且無副作用。下一步,團隊將推進臨床試驗,通過將“納米馬達”注射進人體關節腔,在5年內實現痛風患者“一針治療”的目標。
從更長遠看,“納米馬達”的技術還可拓展至其他代謝性疾病,例如運用葡萄糖驅動的“納米馬達”治療糖尿病,或用膽固醇降解酶對抗動脈粥樣硬化,“主動納米醫療”的時代正在到來。
參考來源
廣州日報《重要突破!看“納米機器人”大口“吃掉”尿酸,廣東科研團隊有望實現“一針治痛風”,未來治療糖尿病血管硬化都可能應用該技術》
https://mp.weixin.qq.com/s/gcJuyL6ziTYX7ARgSfeh-Q
中國機器人網《我國科學家目標 5 年內實現痛風患者“一針治療”,納米機器人“吃”掉尿酸結晶》
https://mp.weixin.qq.com/s/2Z4rgbdw9Ign7lWdMsWeZQ
圖片來源同上,非商業用途,若構成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