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稼人最怕伏天熱得慌。氣象臺說明后天最高溫要沖36℃。地里玉米正抽穗,家里老人還在搶收。
可您知道嗎?天越熱,心臟越“脆”。
我表叔上個月就栽這兒了。62歲,天天蹲地頭啃咸菜配饅頭。
那天突然捂著胸口喊“壓塊石頭”。送醫院一查,急性心肌梗死。大夫說,高溫+高鹽飲食是“導火索”。
中國心血管聯盟數據:35℃以上,心梗風險漲20%。
莊稼人總覺得“能吃能喝就是福”。可有些東西,真不是“解饞”是“解命”。
第一樣:壇子里的老咸菜。
榨菜、腌蘿卜、咸雞蛋,頓頓不離口。5克鹽是一天量,一顆咸蛋就占了4克。水鈉潴留血壓飆,心臟像被勒緊褲腰帶。
我二伯70歲,吃了30年咸菜配粥。現在心臟大得像個皮球,走路都喘氣。第二樣:燒烤攤的肥羊肉。
農忙完蹲夜市,烤串啤酒配得香。紅肉里的“壞膽固醇”,專堵血管縫。
研究說,高脂飲食的人,心梗風險高1.8倍。
天熱代謝慢,肉在肚子里“發酵”。
心臟得拼命泵血,哪扛得住?第三樣:冰箱里的冰奶茶。
年輕人下地回來,灌瓶冰鎮甜水。500毫升飲料,50克糖,15塊方糖量。血糖飆、血栓長,血管一冷一熱“抽筋”。
村東頭小偉,35歲查出血脂高。天天冰奶茶不離手,去年裝了心臟支架。
第四樣:鍋里的麻辣香鍋。四川老鄉愛吃辣,熱天也離不了。
辣椒一刺激,心跳“突突”往上躥。血壓跟著蹦,血管像被人攥著揉。
大夫說,辣能開胃,但心臟病人“貪辣要命”。第五樣:碗里的豬肝腰花。補身體?
動物內臟膽固醇高得嚇人。200毫克是一天量,半塊豬肝就超了。血脂堆在血管里,慢慢堵成“水泥墻”。
第六樣:酒壺里的老白酒。
“喝兩口活血”?酒精讓心跳亂成“打鼓”。
高溫下脫水快,電解質一亂更危險。研究說,喝酒的人房顫風險高3倍。我表叔搶救時,大夫直搖頭:“酒勁還沒散。
”農忙累得直不起腰,誰不想吃口香的?
可您摸摸胸口,那是全家的“頂梁柱”。天熱該咋吃?記好這四句:少鹽少辣少油膩,多瓜多果多白水。
瘦肉魚肉換著吃,一頓別吃八分飽。
村醫老王常說:“餓頓肚子不丟人,躺病床才寒心。”去年村里統計,夏天住院的,6成是“吃出來的病”。
后天開始大太陽,您下地前兜里揣倆黃瓜。
渴了喝口涼白開,別總想著“過嘴癮”。心臟這東西,傷了可沒法“修修補補”。
最后說句掏心窩的:咱莊稼人能扛風里雨里,可扛不住自己“作”。有高血壓、冠心病的,更得把嘴管嚴了。
身體是咱的“老本兒”,可別等躺床上才后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