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6月11日),第四屆青少年書畫傳習大會的重點活動——“筆墨當潮”書畫短視頻挑戰賽第二站,走進成都市樹德實驗中學,60余名學生積極參與,在筆墨丹青間演繹對中華傳統藝術的青春表達。
筆墨流轉:“每次提筆都像在和古人對話”
6月11日下午,在成都市樹德實驗中學,八年級的戴君儒手持羊毫筆,認真書寫米芾的《多景樓詩》。他起筆如疾風切入,落筆似磐石穩駐,筆鋒過處牽絲映帶。“我練了7年書法,我認為每次提筆都像是在和古人對話,感受他們筆勢里藏著的耐心與從容,墨跡的濃淡枯潤里,藏著他們揮毫時手腕的力度與心跳的搏動!”戴君儒說。
在他身旁,八年級的陳宣州則選擇用行書書寫《誡子書》,“非寧靜無以致遠”七字格外蒼勁,“這是諸葛亮寫給兒子的話,也是我提醒自己‘遇事不慌’的座右銘。”陳宣州介紹,行書逸趣橫生、楷書方正威嚴,筆勢如同時代精神的指紋,悄然烙印于紙上,令他非常著迷。
“小時候調皮,父母讓我練字帖‘收心’,沒想到寫著寫著,就愛上了筆尖觸紙時帶來的專注。”初一學生陳云朵用鋼筆工整寫下都江堰與浣花溪的詩,“把我們成都這些著名風景寫在紙上,突然覺得自己和腳下的土地有了‘筆墨聯結’。”陳云朵說。
國畫“喵趣”:以傳統水墨為骨,現代意趣為魂
“太栩栩如生了,充滿意趣靈動……”七年級王岑若現場作國畫《幽石喵趣》,以傳統水墨為骨,現代意趣為魂,引來大家嘖嘖稱奇——山石上,一只小貓正觀察著草叢,蓄勢的姿態和靈動的眼眸,盡顯視覺張力。“我3歲就學畫畫了,一年級開始專注學習國畫,最愛畫毛茸茸的小動物了,很治愈。”
七年級的黃子洋將圓形畫紙裁作兩半,只留一半繪青瓦白墻與桃花臨水,“這是我去蘇州旅游的記憶,分開的畫紙就像被河水‘剪開’的江南,更能展現水的流動,讓美更有層次感。”
美術教師:學生們在對話自我、對話時代
“中學書畫教育不是培養‘技法匠人’,而是要讓孩子在一筆一劃中‘懂美、知根、會思考’。”該校特級美術教師黃晏明看著學生們的作品感慨,“你看他們臨摹隸書時琢磨‘蠶頭燕尾’的古韻,畫畫時融入生活記憶,這就是傳統文化在新生代心中‘生根’的樣子——不是機械模仿,而是用筆墨對話自我、對話這個時代。”
哪些人可以參與?
所有書畫藝術愛好者均可參與“筆墨當潮”書畫短視頻挑戰賽。
如何參與?
參與者可以自己拍攝書法或繪畫短視頻,上傳至抖音平臺。個人上傳活動作品,發布時需@四川手機報 并添加標簽 #筆墨當潮。作品點贊過100,可以私信四川手機報抖音號,領取獨家定制精美文創鋼筆一支。
活動時間
“筆墨當潮”書畫短視頻挑戰賽活動時間為2025年6月10日至2025年8月15日。
視頻拍攝要求
1、書法:兼容并包,不拘一格。楷書、隸書、行書、草書、篆書等任何傳統或具有創新探索性的書體皆可選用。鼓勵在深入傳統的基礎上,展現個性理解與時代氣息。
2、繪畫:中國畫(工筆、寫意)、油畫、水彩畫、水粉畫、版畫、素描、綜合材料繪畫等任何繪畫門類與表現形式皆可呈現。鼓勵探索不同媒介與技法的融合創新。
3、視頻拍攝需要呈現書法或繪畫的過程及成品,可對視頻素材進行剪輯加速等。
(川網傳媒·四川手機報記者 秦菲 何欣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