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vol
資料來源| 公開數據、公開資料
本文1470字,閱讀時長約3分鐘
在當下的消費市場中,茅臺與Labubu所呈現出的迥異態勢,成為了經濟與消費領域熱議的焦點。
茅臺,作為中國白酒行業的標志性品牌,其價格一路下行,散瓶批發價已跌破2000元,與往昔高達3200元的峰值相比,跌幅近40%,全國范圍內庫存積壓量更是超過1.2億瓶。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泡泡瑪特旗下的Labubu在收藏市場上大放異彩,于永樂2025春季拍賣會上,初代藏品級薄荷色LABUBU以108萬元的高價成交,棕色LABUBU也拍出82萬元。
這一降一升,不僅反映了兩種商品市場境遇的巨大差別,更深刻地揭示了消費市場的代際變遷以及時代的快速變革。
長期以來,茅臺憑借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獨特的釀造工藝以及高端定位,在商務宴請與禮品饋贈領域占據著主導地位。
其不僅具備卓越的飲用價值,更因其稀缺性和品牌影響力,被市場賦予了金融投資屬性,一度成為穩健投資的象征,“囤茅臺穩賺不賠”的觀念深入人心。
然而,電商平臺推出的“百億補貼”策略,如拼多多、淘寶等將茅臺零售價壓低至1900元左右,極大地沖擊了傳統的價格體系。
這一舉措使得經銷商和黃牛面臨巨大的經營困境,庫存積壓嚴重,利潤空間被大幅壓縮,曾經的茅臺倒賣熱潮逐漸消退。
反觀Labubu,作為潮玩品牌泡泡瑪特旗下的明星IP,以其獨特的“丑萌”形象和創新的營銷模式,在短短幾年內迅速風靡全球。
泡泡瑪特通過盲盒銷售模式,搭配限量版與隱藏款的設置,巧妙地營造出產品的稀缺性,激發了消費者的收藏欲望。
同時,社交媒體時代的明星效應也為Labubu的傳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眾多國際知名明星如BLACKPINK成員Lisa、蕾哈娜、貝克漢姆等紛紛展示自己收藏的Labubu,使其成為潮流文化的代表,深受全球年輕人的喜愛。
在二手市場上,Labubu的限量版產品價格常常溢價數十倍,原價599元的限量款能飆升至1.4萬元 ,彰顯出其強大的市場吸引力。
造成這種差異的背后,有著多方面的深層次原因。
從消費群體來看,茅臺的主要消費群體集中在中年及以上人群,其消費場景主要圍繞商務應酬和傳統節日的禮品贈送。
而Labubu的核心消費群體則是追求個性化與潮流化的Z世代。
這一代人成長于物質豐富、信息爆炸的時代,他們對傳統的消費觀念和品牌敘事方式不再全盤接受,更注重產品所帶來的情緒價值以及在社交互動中的獨特體驗。
經濟環境與消費心理的變化也是重要因素。在經濟環境波動的背景下,消費者的消費行為變得更加理性,“性價比”和“情緒價值”成為消費決策的重要考量因素。茅臺的高價格與傳統定位,在年輕一代消費者眼中逐漸失去了吸引力。
而Labubu以相對較低的價格門檻、盲盒帶來的驚喜感以及在社交平臺上易于分享的特點,成功地滿足了年輕人在快節奏生活中對即時快樂和自我表達的需求 。
此外,文化傳播趨勢也發生了顯著變化。
傳統的自上而下的品牌宣傳模式逐漸被消費者主導的社群文化所取代。
Labubu的成功不僅僅依賴于品牌的推廣,更得益于消費者在社交平臺上的自發分享、交流與交易,這種基于社群的傳播方式形成了強大的文化認同感和品牌忠誠度。
相比之下,盡管茅臺嘗試通過跨界合作,如推出瑞幸醬香拿鐵、茅臺冰淇淋等產品來吸引年輕消費者,但在品牌形象上仍難以擺脫傳統的固有印象,無法真正融入年輕消費群體 。
茅臺價格的走低與Labubu的天價成交,深刻地反映了消費市場的代際變遷與時代變革。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消費偏好和價值追求,市場也在不斷變化中進行著自我調整與重塑。
無論是傳統的高端品牌,還是新興的潮流IP,只有敏銳洞察市場變化,精準把握消費者需求,持續創新與變革,才能在不斷演進的市場環境中保持競爭力,適應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