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萬物過剩的年代,啥都是過剩的,只有情緒不是過剩的,照顧好情緒,呼應好情緒,那真是: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
作者:今綸
一個娃108萬,一個娃82萬,賣了!一共190萬。
6月10日舉辦的永樂2025春季拍賣會上,一款“身高”131cm、全球僅此一個的初代薄荷色Labubu,以108萬的天價拍賣成交。
▲全球唯一一只的薄荷色Labubu落槌價為108萬元,含傭金成交價達124.2萬元。
一款棕色Labubu,也出現在了拍賣會上,落槌價為82萬元,是當日拍賣會落槌價第二名。
為什么賣娃成為好生意?而且Labubu被稱為“塑料茅臺”,那么真正的茅臺呢?
6月11日,界面新聞在第三方檢測平臺今日酒價上看到,2025年53度飛天茅臺(散瓶)批價達1990元/瓶,較昨日出現下跌;53度飛天茅臺(原箱)批價為2080元/瓶。
我去掃了一眼股價,泡泡瑪特股價創新高,一年半漲近13倍,而茅臺股價一直在下跌。
雖然兩家公司完全不搭邊,但是因為Labubu被稱為“塑料茅臺”,而且有基金經理宣稱賣了茅臺,買了泡泡瑪特,所以,你說完全不沾邊,也不是。
01 幾十年的邏輯貌似牢不可破
茅臺為什么能起來?
有故事,有情懷,有產地優勢,有國酒的榮耀,確實質量好。
但是,你覺得它在某個階段一瓶賣三四千,還要托關系排隊買,原因就是它質量好?當然不是。
喝茅臺,在絕大多數場合是貴賓禮遇,主人、客人都有面子,也就是說,茅臺讓你很開心,其實是對方奉上茅臺的情緒價值讓你很開心。
而且茅臺這么貴,自然就把喝茅臺的人和喝二鍋頭以及我老家喝苞谷散裝酒的人劃分開來,茅臺也是社交工具,它天然就具備劃分階層的功能。
幾年前的某一個冬日,我與一位朋友去江邊某公司談點事,公司老總在三樓有個私人會所,會所一整面墻都是茅臺。
不是茅臺空瓶,里面真有茅臺酒。
這位老總當然不是僅僅喜歡茅臺,而是喜歡茅臺給他帶來的自信與力量。
茅臺很貴,但是部分老男人有錢,他們吃到了時代紅利,因此茅臺的金貴在某種意義上也是時代的紅利:
部分人掙到了錢,他們需要一種彰顯身份的酒桌社交貨幣,選中茅臺,買下,然后用茅臺灌溉更多的財富種子。
這是過往幾十年的邏輯,貌似牢不可破。
但是,歷史不是這樣的,歷史其實一直在積累變量,它需要的不僅僅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變化,它也需要一個脆斷時刻,更需要一把時代利器。
02 王寧僥幸踩中了風口
在我看來,這把利器已經浮出水面,就是以Labubu為代表的潮玩,以及以泡泡瑪特為代表的潮公司。
為什么?
時光老去,老一輩喝不動茅臺了,很多人進入戒酒養生的時段,還有很多中產能把供樓款按時交上就不錯了,喝什么茅臺,喝一杯普通綠茶吧。
少數有錢的買得起茅臺的,潤到異國他鄉,雖然喝得起茅臺,卻沒有喝茅臺的伴,也就不喝了。
曾經的各種復雜、曖昧的酒局,因為有利益追求,所以,必須扛著茅臺上酒桌。如今,掙錢不易,干脆不掙了,省錢省茅臺,也節省了時間,擁有了健康,于是,茅臺背上又扛了一根稻草。
老的老了,但是年輕的卻起來了。
王寧為什么能掙到錢?因為他是年輕人,因為他僥幸踩中了風口,他的1500億財富的開端其實就一個字:熬。
他在泡泡瑪特在北京的那幾家店里熬了好幾年都沒掙到錢,但是在2015年的時候,店里的一款日本的玩具娃娃突然火了,他才掙到錢了。
這個時候,他突然人間清醒:要掙情緒價值的錢。
Labubu不過是僥幸從香港藝術家手中簽下的,恰如王寧不能預測那款日本玩具娃娃的爆火一樣,他也沒有預測到Labubu的爆火。
但是,通過日本玩具娃娃的爆火,他知道金山就在面前,于是選擇了正確的賽道發力奔跑。
▲悉尼粉絲排隊買Labubu
只要他一直在賽道上,一直跑,他中彩票的幾率很大,事實就是如此。
王寧掙的當然也是時代的紅利:
年輕人有幾個錢了,但是不喜歡喝酒,不喜歡茅臺,不喜歡酒桌文化。就喜歡逗自己開心,就喜歡和自己的娃娃玩,就喜歡自己塑造自己的社交圈層和游戲規則。
既然,茅臺和酒桌的規則,以及職場的規則是你們這些中老年人定的,那行吧,我們不在這些圈層里玩,我們自成一派。
這就是Labubu走紅的底層邏輯,這是年輕人劃定的邊界,也是年輕人的一種自嗨,但是,有什么問題,開心就好了。
當這樣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創造銷售奇跡不過是小事,創造股市奇跡才是大事。
未來,恐怕還有更多的顛覆常識的商業事件發生。
03 照顧好情緒,呼應好情緒
當然,Labubu熱銷不僅僅是因為熱愛,所以熱賣。
商業促銷一定是有的,策劃、炒作一定是有的,各種靠譜不靠譜的營銷一定是有的,但這些都是錦上添花。
只有這個勢頭本身起來了,這些策劃營銷才是有意義的,否則都是徒勞無功。
一個拍賣場上190萬賣兩個娃,這本身就是一個史詩級的標志性事件:
這是茅臺與泡泡瑪特的跨界博弈戰,這是新舊不同認知的激烈交鋒,絕對不是緩慢的、柔和的,那個階段已經過了,可能在2015年之前的若干年確實是緩慢柔和的。
現在已經進入直接掀桌子的階段,舊勢力垂垂老矣,胃也不行了,腿也不行了,人口也負增長了,總之一個字:頹。
但是新勢力依然精壯,而且逐漸強大,他們掌握了消費的話語權。
你看不上的娃娃,哥就是要豪擲190萬買回家。
你看不上的稀奇古怪的服裝,姐就是要穿上在街上走一圈。
年輕人的朝氣、活力擋不住,他們最終會在各個場合展現自己的力量。
你可以不買Labubu,我也確實不買,但是你不能忽略這個商業模式:
制作玩具賺不了什么錢,制造業比較慘。
就算是做個藝術家,設計IP也賺不了什么大錢,而且要靠運氣才能出爆款。藝術家的命就這樣。
▲龍家升和他創造的Labubu
但是,站在風口上,做個平臺,讓藝術家在這個平臺綻放光彩,只要逮到若干個有銷量的普通玩具,再來一個爆款玩具,就發達了。
這個方法不僅僅適合于玩具市場,其實適合所有市場,關鍵是你懂不懂年輕人,懂不懂他們的情緒,這才是關鍵的關鍵。
在一個萬物過剩的年代,啥都是過剩的,只有情緒不是過剩的,照顧好情緒,呼應好情緒,那真是: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
祝大家發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