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廷芳
一個人如何才能獲取成功?從古至今,從國內到國外,名家智者列出各種各樣的公式,提出許許多多的前提條件和真知灼見,大都為大成者而言。但對大多數人來說,成功,好像天上的星辰,可望而遙不可及。其實,成功并非那么玄幻,也并非都那么艱難不可得。
成功,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成長進步的過程。剛出生的嬰兒,從好奇地睜開雙眼到學會說話,從爬行到站立行走,從母親喂奶到學會用竹筷刀叉進餐。從一個嬰兒成長為一個壯年小伙或青澀的大姑娘,每成長前進一步,都是一次成功。只不過這樣的成功,是人的生存本能所決定的,而非先有預期,經過努力,達到預期的結果的成功。這種自然而然的成功,人人均有,上帝并不只眷顧這部分人而不青睞于那部分人。然而,隨著人們心智逐步成長成熟,人們對各自的未來便會有強弱大小不同的各種各樣的期望。比如有的人大學畢業后的預期是當一名中央、省級、市級、縣級機關的公務員;有的人大學畢業后的預期是自主創建科技、貿易、自媒體公司,成為一名企業家。假設說前者實現了預期,成為一名省級機關的公務員。對這個人來說,無疑是一次較大的成功。但是,成功沒有終點。他在進入公務員體制內以后,便會有一級一級臺階往上走的自然成功,因為我們國家的公務員制度設置有一個晉級時間的規定,只要公務員不犯錯誤,時間一到,一般可晉升晉級。但是,成千上萬的公務員,大家根據各自的特點、優勢和條件,產生大小輕重強弱不同的預期,經過主觀努力,當然有的人也許會有好的機遇(但機遇又總是給那些有準備的人),實現了各自的預期。有的當到一級主任科員,有的當到一級調研員,有的當到巡視員,有的當到副省級領導……而退休;有的一輩子都在國家的重要核心部門工作,有的一輩子都在一般性的崗位上工作??梢?,成功,是一個自然成長進步與主觀努力、機遇相結合的過程。
成功,又是相對的。在一個縣域內,一個公務員一輩子能夠實現三級調研員的預期,可以說他已獲取很大的成功。但一個在國家機關工作的公務員實現三級調研員的預期,那僅僅可以說是獲得一次晉級晉升。當然一個縣域內的公務員和一個國家機關的公務員的基礎素質、條件、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在一個小村莊,一位村民帶領大家發展特色農業,使村莊脫貧致富,這便是一件了不起的成功。但放在全國范圍內,它只能是眾多類似成功案例中的一個。一位平凡的鄉村教師,因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對孩子的責任感,選擇扎根偏遠山區。他數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知識與愛心,照亮孩子們前行的道路。雖然他沒有獲得耀眼的榮譽和豐厚的物質回報。但他看到孩子們走出大山、改變命運,便是他最大的成功。但放在全國的教育事業范圍內,它也只是匯聚大江湖海的一朵浪花。有的人,在為生活生存而工作的領域雖無多大建樹,但在他喜歡愛好的文學藝術界卻獲取成功。有的人,因互聯網的誕生和發展、實體店關閉而轉向外賣騎手,努力工作,成為全國人大代表,獲取了人生的最大成功??梢?,成功不拘一格,可以適時適地靈活切換。
成功,有的是物質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為實現“把飯碗掌握在中國人自己的手上”的夢想,一生致力于雜交水稻研究,成功培育出高產雜交水稻的品種,解決了無數人的溫飽問題,為全球糧食安全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物質上的成功。安徽九零后的“廢品西施”馮月月,把空瓶子、爛鐵變成寶,堅守十幾二十年,坐擁幾家資源再生公司,靠撿垃圾撿出了千萬身家。八五后 “鋼瓶大王”黎洪軒,堅持六年跟蹤智利的大客戶,最終拿下 300 萬美元的訂單。從此一發不可收,鋼瓶賣到全球 50個國家,年產值突破 8 億元?!岸垢瘞煾怠崩蠲鳎臼且粋€賣豆腐的小販,他敏銳發現人們越來越注重健康飲食,且互聯網購物越來越方便,于是把豆腐生意搬到網上,還辦起了豆腐食品廠。他的健康豆腐是當地的品牌,一年能賺上百萬。刑滿釋放人員劉軍,以其在服刑期間學會的縫紉技術為優勢,創辦了“七五八帳篷廠”,以已刑滿釋放的時間命名,警示自己守法。帳篷廠越辦越紅火,不僅讓自己過上好日子,還帶動本村貧困群眾脫貧致富。這些無疑又是普普通通人實現物質上成功的范例。
成功,有的是精神的。雷鋒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人生宗旨,將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他滿是對他人苦難的同情與對他人幫助的熱忱。并非為了任何物質回報或個人名利去做好事,完全是出于對他人的關愛和社會的責任感。他的這種純粹的精神,引發了全社會對善良、奉獻和互助的強烈共鳴,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詮釋,這無疑又是一個巨大的精神上的成功。又比如說,一個曾經自私自利的人通過自我反思和學習,逐漸學會關心他人、樂于奉獻,贏得了身邊人的尊重和喜歡。這種品德上的進步,不僅讓他自身的內心世界更加充實和滿足,也使他在人際交往中獲得成功。古人言:“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雖然是一個小小的精神方面的成功,但這個人在人品上的進步、人際交往中獲得成功,必然引發更多生活上的朋友和工作上的合作伙伴,助力其事業上進步和物質上的成功。
成功,其實又是時間上的沉淀和積累。每一次專注的閱讀,每一回深入的思考,不是簡單的時間流逝,而是轉化為內在的智慧與力量。每一次的小小積累,都讓我們離成功更近一步。魯迅先生說:“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彼旬吷ν度氲綄ξ膶W、社會的思考。在無數日夜的靜思沉淀中,深刻洞察社會的弊端,筆耕不輟,用犀利深刻的文字喚醒民眾,成為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
我身邊也有一位朋友,他雖然在行政機關工作,卻在文學創作上有所造詣,發表了多篇廣受關注的好作品,還結集出版了幾部書籍。他之所以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從小學五年級開始,就堅持記日記到如今。幾十年如一日,從不漏下一天。把每天所聞、所見、所想、所思都記錄下來,積累大量的文學創作素材,越到后面越是行文如流水。幾十年記日記,現在看來是一個巨大的工程,但把它分而析之到每一天,便是小菜一碟。
前不久,我去拜訪一位已退休的老同事。一進門,廳堂上一幅十分精致的小楷書法作品,讓我為之一振!
“這是哪位名家的作品???”我佩服和好奇地問。
“并非名家作品,而是本人打發時間所為”他輕松而淡然地說。
何以打發時間!以我對他的了解,他年輕時入伍當兵,轉業后到省直機關從事組織人事工作,退休后怎么就能成為一個——在我這么一個不懂書法的人看來,就如喝一泡 300元的大紅袍和喝一泡 600 元的大紅袍沒有多大區別一樣,已離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不遠的書法家呢!
“我從八歲開始,無論在學生時代,在部隊當兵,在機關工作,業余時間,都投入到學習寫字的興趣愛好上”他還是那么輕松淡然的這么一說。
“哦!”我恍然大悟:成功,其實就是時間上的沉淀和積累!再難的事情,從小做起,積少成多,就會變大變質。
如此看來,成功,并不全都要像北宋晏殊所說的“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那樣的惆悵和期望;也不全都要像婉約派詞人柳永所說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那樣的艱難和困苦;更不全都是南宋抗金名將辛棄疾所說的“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那樣的尋找和偶然地獲取成功。只要我們憑借自身的優勢和長處,依據自身的喜好與興趣,按照國家社會的需要和倡導,預期和認定一個或數個的人生目標,持續地歷經時間上的沉淀和積累,人人都可最大化地獲取成功。我們的國家也就能夠在預定的時間內,最大化地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