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5年下半年,家電圈認為,家電廠商需要進一步加快“市場營銷”體系的改造,在原有的大市場部架構之下,導入“效率和成本”新變量,增加“投入產出比”等內涵,提升在一線市場上“尋找用戶、攔截用戶、轉化需求”的能力。
何聲撰寫
近10年來,參與一線市場的競爭,對于所有家電企業(yè)和商家來說,最難的就是搶奪用戶。
無論是最近2年間在市場引發(fā)持續(xù)爭議的拼低價,無底線的低價惡斗,以及商業(yè)內卷,本質都是家電廠商為了搶奪用戶,尋找出貨的手段和方法。
同樣去年突然推出的家電“國補”政策,雖然被認為會提前透支大量的未來消費需求,卻也成功讓眾多家電廠商守住了市場經營的底線和規(guī)模生存生命線。
這一切問題的難點和挑戰(zhàn),就在于家電市場上的用戶需求,到底還有沒有?又在哪里,以及怎樣才能更好地搶奪?難道只能選擇“躺平”了嗎?
從市場基本面看,整個一線家電消費“供大于求”局面,已經存在多年,不用多說,“僧多粥少”必然會引發(fā)市場搶奪的激烈與白熱化;從競爭微觀面看,家電市場的搶奪,主要集中在存量市場的換新和更迭,新增市場在房地產整體低迷背景下,基本就是少數廠商的“盤中餐”。
所以,當前所有家電廠商面對的市場,特別是主流消費群體,就是存量用戶的需求激活和搶奪。誰能率先搶到龐大的海量老用戶換新需求,誰能盤活老用戶對于新科技新產品的追求和向往,誰能說服老用戶主動換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態(tài)度,就決定了誰能在接下來的市場競爭中活下去,活出彩。
從這個層面來看,對于單一家電企業(yè)和品牌來說,存量市場的經營和搶奪,一是沒有規(guī)模的“天花板”,只要能力在線就能一直搶奪,不斷找到新的規(guī)模增長點;二是,沒有經營的“護城河”,一些廠商的創(chuàng)新模式和打法很容易被模仿,所以贏在速度和效率,輸在執(zhí)行力弱。
最終,面對家電存量市場的搶奪,完全依靠的就是企業(yè)一個全新能力的培育和打造:對內直達用戶的“產品、營銷、服務”等差異化優(yōu)勢構建,對外一線營銷團隊執(zhí)行力的落地,最終以“效率和成本”快速搶奪、持續(xù)深耕和火爆出圈,真正找到適合自己的商業(yè)突破口。
不過,對于老用戶群體的市場拓展,存在一個“需求的培育和引導,以及需求的搶奪和轉化”兩個階段。前者是要找到用戶,影響用戶、說服用戶,這是一種“經營能力”的培養(yǎng)和建設;后者是培養(yǎng)好用戶之后,要進行流量和需求的轉化,不能被同行“臨門一腳”搶奪走了。
找到用戶,培養(yǎng)用戶,最終還要搶奪用戶,這一局面的出現,再次倒逼家電廠商們,必須要加快企業(yè)的市場營銷體系重構與再造。簡單來說,要將家電廠商說過的話,承諾的內容,面向用戶落地、實施和兌現。這就是需要企業(yè)內部組織和管理的拉通,才能真正解決。
?一是,要將產品企劃、市場營銷,以及終端推廣、現場成交、送裝一體等全面打通,將市場端的渠道網點布局、服務能力,與營銷端的團隊推廣、落地執(zhí)行按照項目制全面融合對接。從引導老用戶培養(yǎng)全新生活方式和理念,到推薦合適的產品和方案,再到終端的快速成交,特別是送拆裝一體化服務能力的支撐,必須要將營銷的推力與市場的拉力,通過企業(yè)的管理平臺銜接,實現經營變革的“說到做到”,將家電廠商的市場營銷體系變成“力出一孔”作戰(zhàn)單元。
二是,要將“成本與效率”兩大要素,全面植入家電廠商的大市場體系之中,真正將“投入產出比”納入日常經營考核之中,讓人人都有責任擔當,也讓人人都能享受紅利,而不能只是營銷與市場兩個職能模塊在形式上整合,執(zhí)行上卻持續(xù)分裂。必須要通過年度營銷項目的落地實施,持續(xù)提升面向用戶的服務能力、服務效率和服務內容,要多通過效率提高和成本可控,創(chuàng)造有利于用戶的價值。
在這樣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對于家電廠商來說,企業(yè)內部的經營管理手段和方法變革,特別是距離用戶最近的大市場體系職能和效率重構,非常重要。因為,向管理要效益,與向經營要效益一樣重要。
?聲明:家電圈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一律嚴禁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