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一朝,第一重臣無疑是穆彰阿,但問題是,道光剛剛上位的時候,他看好的第一重臣卻不是他,而是湯金釗,早年嘉慶私下就對軍機大臣董誥說過,這人是要留給兒子當宰相的,道光對湯金釗印象極佳,登基后對湯金釗屢有培養和重用,他也說過這是要留給兒子當宰相的,但問題是,湯金釗這輩子都沒有進軍機處,有時候就差臨門一腳,三次“拜相”都因意外陰差陽錯,最后湯金釗自己辭官而去,這里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嘉慶還是道光都讓湯金釗當上書房總師傅,就是給皇子當老師。
湯金釗,字敦甫,是嘉慶四年進士,嘉慶十三年,入值上書房,嘉慶二十一年升禮部侍郎,嘉慶二十五年,轉吏部左侍郎。《清史稿》評價他道:“當官廉察,負一時清望,雖被排擠,卒以恩禮終。”
清代嘉道年間,朝廷大員多有奉旨到地方辦差或查案之事,這種出差記錄被視為一種歷練,是皇帝積極培養的表現,也是個人積攢政治資歷的機會。穆彰阿就是這樣得到道光賞識并成為第一重臣的,這也是道光培養大臣的手段,湯金釗也是這樣,但由于外出太多,反而成為朝中當權派排擠他的一種手段,讓其遠離權力中樞,盡量減低其政治影響。湯金釗從道光元年開始,直到道光十九年,20年間到地方出差12次,平均每次2-3個月,最長一次9個月。
比湯金釗小十歲的穆彰阿在道光七年以工部尚書的身份遞補進入軍機處,但排在軍機大臣的末位。直到道光十七年才成為領班軍機大臣。湯金釗的忠誠與才干得到了道光的認可,但始終未能躋身權軍機處,令人惋惜,而其中的原因就是穆彰阿“構陷”和運氣太差。
湯金釗雖然沒有入主軍機處,但官職卻是不斷升遷,恩眷日隆,從侍郎很快又擢升為左都御史、工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等重要職位,發展勢頭十分迅猛,眼看就要“入閣拜相”(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在這種情況下,穆彰阿指使新任御史蔡家玕彈劾湯金釗玩忽職守。
道光十九年二月初九日,御史蔡家玕上奏彈劾湯金釗,大概意思就是5年前,湯金釗在工部尚書任上所擬定的河工賠款、逾限不完的處分規定過于寬縱,就是說湯金釗做事不力,玩忽職守。應該說,這種查無實質的彈劾沒有任何意義,道光帝也不在意,就讓當值的穆彰阿、奕紀、文慶等查明具奏,就是走個過場。隨后又讓湯金釗、蔡家玕分別明白回奏到底怎么回事。
湯金釗自然要上表自辯和蔡家玕打官司,這一打就是四個月。恰逢此時此時林則徐正在廣東查緝鴉片,道光一腦門官司,而此時湯金釗這邊卻為一件芝麻大的小事屢屢喊冤。道光帝一怒之下將吏部尚書湯金釗和御史蔡家玕均分別議處,最后二人均“降二級留任”,湯金釗雖未丟官,但很丟臉。
而蔡家玕卻因此“立功”,半年之后,在穆彰阿力薦之下,蔡家玕便被放為福建鄉試副考官,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獲此“優差”,狙擊湯金釗,其利大也。
雖然如此,道光對湯金釗始終還是信任的,從道光六年八月起,道光就讓湯金釗教授大阿哥奕緯讀書,但由于湯金釗公務繁忙,經常被外派辦差,有時不免耽誤功課;道光九年六月,道光帝擢升湯金釗為上書房總師傅,同時派龔守正充當大阿哥師傅,相當于將湯金釗當校長,龔守正當班主任,既不至于師徒倆難以見面,又可以讓湯金釗騰出更多功夫協助皇帝處理朝政,以期兩全其美。但不想奕緯朽木不可雕也,不好好學習,龔守正就向道光告狀,道光情急之下一腳踢死了奕緯,雖然事情和湯金釗無關,但道光卻把氣撒在了湯金釗的身上。
奕緯于道光十一年四月十二日病故,年僅23歲。五月十五日,道光下旨:“降上書房總師傅吏部尚書湯金釗為兵部右侍郎,上書房行走禮部左侍郎龔守正為通政使司通政使。”換句話說,大阿哥之死,道光帝剛開始并不認為教讀師傅需要承擔責任,而穆彰阿卻以此為由說了湯金釗的壞話,從而惹惱了皇帝,才有降職之命。可五年之后,湯金釗重新擔任吏部尚書。
等到了道光二十一年初,吏部員外郎陳起詩向朝廷“具呈訐告”,聲稱吏部尚書湯金釗去年將他保送“倉差”(管理通州糧倉),但是他本身已有“監糶土米差使”,書面呈請不再派他倉差,湯金釗同意,但為了方便,便不再重新行文,而是將文書上的日期進行挖補后發還給陳起詩,還為了免除他的麻煩,告訴他不用再找另外5位“堂官”簽字,而湯金釗太忙,估計把這件小事給忘了,沒有跟其他堂官就此通氣,陳起詩“監糶土米差使”到期后,吏部又派了他出倉差,他便大不愿意,上書將湯金釗挖補公文的事情抖露了出來。
此時鴉片戰爭進入第二階段,朝廷屢戰屢敗,廣州岌岌可危,道光帝心情非常不好。然而,又是湯金釗這類雞毛蒜皮的小事,于是道光將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湯金釗降四級調用,不準抵銷。湯金釗作為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為從一品,降四級調用便是要降為從三品。就在年九月初八,也就湯金釗罷黜的五個月后,道光帝命48歲的戶部尚書祁寯藻在軍機大臣上行走,這個職位原本是應該是湯金釗的。
可以看出,湯金釗在道光二十一年兼署翰林院掌院學士,勢頭咄咄逼人,極有希望入軍機、進核心。而穆彰阿作為軍機領袖,當然不愿湯金釗更上層樓。所以必須設法阻滯湯金釗的前進步伐。于是便有了陳起詩的“自殺式襲擊”,再加上中樞巧妙運作,果然將湯金釗阻擋在軍機處之外。
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初八日,道光帝命湯金釗為光祿寺卿,第二天,湯金釗便上書乞休,以年老體衰為由,懇請致仕。道光帝準其所請,賞二品頂戴休致。湯金釗遂告別朝堂,隱居鄉里,潛心著述,聊以自慰。咸豐四年湯金釗逝世,朝廷追授太子太保銜,加恩照尚書例賜恤,任內一切處分,悉予開復。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