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著是繭,縛住自己也隔絕幸福
《菩提心論》中對“執著”有著深刻的闡釋:執著即是對自我過度的固守。人們往往傾向于維護自我、信任自我、供奉自我、依賴自我,并依據自身陳舊的經驗行事。
人們常常作繭自縛。為了凸顯自身,世人不惜采用各種手段詆毀他人,甚至踩著別人的肩膀向上攀爬。這種行為實際上是在為自己編織蠶繭,逐漸使他人遠離我們的世界,直至有一天,他人無法進入,而我們也無法逃脫,最終被生活所排斥,成為幸福的絕緣體。
若沉湎于人生的憂愁與痛苦之中,便無法獲得解脫。人生在世,應學會輕松自在,不刻意追求,不貪婪索取,不因任何執著之心為自己設下障礙。能夠活得簡單自然,這本身就是一種幸福。世間萬物大多有其自身運行的規律,許多事情非我們所能掌控,越是執著,越是偏離正軌,也就難以獲得解脫。
蘇東坡與佛印禪師交情深厚,彼此常以玩笑相待。一日,蘇東坡前往金山寺,與佛印禪師一同打坐參禪。蘇東坡感到身心舒暢,便問道:“禪師,你看我坐姿如何?”
“好莊嚴,宛如一尊佛!”佛印禪師答道。
蘇東坡聞言,心中大喜。
接著,佛印禪師反問蘇東坡:“學士,你看我坐姿如何?”
蘇東坡素來不放過調侃禪師的機會,立刻回應:“像一堆牛糞!”
佛印禪師聽后,亦露喜色。
蘇東坡自以為占了上風,便四處宣揚:“我今天贏了佛印禪師!”
此消息傳到蘇小妹耳中,她好奇地問:“哥哥,你究竟是如何贏過禪師的?”蘇東坡得意洋洋地復述了與佛印的對話。
蘇小妹聽完蘇東坡得意的敘述后,直言不諱地說:“哥哥,你輸了!禪師心中懷有佛性,因此他視你如佛;而你心中卻存有牛糞之念,所以你視禪師如牛糞!”
蘇東坡聞言啞然,這才意識到自己的禪功遠不及佛印禪師。
蘇東坡禪功不及佛印禪師的癥結在于,他內心深處仍執著于自我,聽到別人稱自己為佛便心生歡喜,聽聞他人被貶為牛糞則暗自竊喜,而若有人將他比作牛糞,則會怒火中燒。這種心態恰恰暴露了他對自我過度執著的問題。
究其根源,一切都是為了一個“我”,最難以放下的也是這個“我”。于是,所有人都拼盡一生,去追求這個“我”所需的物質享受和精神滿足,最終卻衍生出無盡的痛苦。如果一個人能夠放下執著,那么他的心境便會變得柔和而清凈,萬事萬物在他眼中都將顯得愉悅而美好。
呱呱墜地的嬰兒,生來都是兩手緊握,那小小的拳頭仿佛要抓住些什么;而垂死的老人,臨終前卻總是兩手攤開,撒手而去。上天弄人,當人們雙手空空地來到人世時,偏要他們緊攥著手;而當雙手滿滿地離開人世時,卻偏要他們把手攤開。無論貧富,無論貴賤,都無法帶走任何東西。既然如此,又何必執著于一事一物?想要跨越生命中的障礙,實現某種突破,就必須學會放下執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