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軍區原副政委孫朝旭
憶堅持戰斗在淮北敵后的七十七團(下)
孫朝旭 程同謨
三、拔除據點,恢復淮北
7月份,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了我軍戰略進攻的序幕。接著我三野等各路大軍不斷地向敵人勝利進軍,對淮北地區產生了直接的巨大影響,牽動了淮北各地國民黨的守軍,大大減輕了敵人對我們的壓力。地委、支隊抓住了這一大好有利時機,決定部隊主動出擊,拔除敵人據點,逐步恢復淮北根據地,從7月上旬起,有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先后攻克金圩子、呂集、香城敵據點,攻曹廟,打歸仁集,伏擊金鎖鎮來援之敵,連戰皆捷,殲敵400多人,給土頑以致命打擊,進一步打開了泗陽、泗宿局面。
9月14日拂曉,在支隊首長直接指揮,八十一團和楊支配合下,七十七團一、三營從兩個突破口,一齊攻入管鎮敵據點,經過街道戰,把敵驅趕進鎮西頭街北側的一個地主大院內,由二連班長王成忠強行爆破,殲滅敵兩個保安中隊和土頑180多人。管鎮攻克,鮑集、雙溝之敵均被嚇跑,管、鮑地區全部恢復,打通了與淮南楊支的通道?!斗鲿詧蟆窞榇舜螒鸲钒l表社論指出:“這次勝利,突破了敵人封鎖洪澤湖之管(鎮)半(城)防線,對今后向湖西與淮南地區進軍,架設了一座橋梁,并與我軍向泗宿重崗、泗北進軍遙相呼應,鉗形夾擊半城、青陽、泗縣城。這就造成我軍和人民廣泛開展游擊戰爭更有利的條件,奠定了我軍西進的基礎?!?/p>
管鎮攻克之后,我團又乘勝向青陽進軍。青陽是泗縣以東的重鎮。廣頑收回泗縣城后,這里由敵保守隊駐守,是泗縣以東土頑還鄉團會集之地。10月1日晚,我對青陽之敵發起攻擊,有位女同志叫夏大嫂冒著生命危險親自帶路,領著我軍一個排沖鋒,直到第二天拂曉結束戰斗,全殲守敵600余人,繳獲機槍20余挺、子彈數萬發,把泗南、泗宿一帶的土頑連窩端了。雙溝、半城、馬公店、金鎖鎮一帶的敵人,聞風而逃,使泗陽、泗南、泗宿三縣連成一片。
10月10晚,華野三縱隊由津浦路西進到路東,11日夜攻克靈壁縣城,先后又攻克高樓、卓圩子、大李集、京山等敵據點。泗縣敵人在我軍攻克靈壁縣城后倉惶棄城逃跑。我們支隊及時進入泗縣城,收繳了敵人大量的物資。在三縱攻打睢寧縣城時因徐州敵人前來增援,三縱主動撤出戰斗,返回津浦路西,靈壁、泗縣又被敵人占領。10月中旬華野攻擊津浦鐵路宿縣至固鎮段,泗縣、靈壁等地敵正規軍都慌忙撤走。
11月21日,我們對駐守泗縣的保安團發動攻擊,泗縣城墻兩丈多高,護城河河寬水深,防衛工事較強,七十七團、八十一團分頭從城南、城北發起攻擊,通過爆破強攻,迅速打入城內,當夜將敵泗縣保安團全部消滅,斃俘敵660多人,繳獲輕重機槍33挺、步槍400多支,頑代縣長、總隊副、警察局長及頑縣政府人員全部就擒。這次戰斗是華東地區,分區武裝攻克縣城的范例,軍區首長來電嘉勉。
解放戰爭時期的淮北挺進支隊第七十七團團長葉道友
12月31日參謀長展廣蘊指揮三營攻打泗宿縣江橋敵據點,二營負責打援。當第一次強攻未成,部隊和營連軍事指揮員遭受傷亡,參謀長擬換二營攻擊,突擊連指導員當面向團、營領導同志表決心,要當英雄,不當狗熊,只要九連還剩一個人,攻擊任務不能讓給別人,我要柱著拐(他的腿負過傷)帶突擊排攻擊。三排長高加武說,只要我高加武在,不要你指導員帶領突擊。連排干部的決心,更增加了營教導員攻下江橋的信心,當即向團長懇求:“三營剩下一個人亦要打下江橋,除非三營全部死光了,才能讓二營來攻。”參謀長當即批準這個請求,三營重新組織二次攻擊,把第一次七連、九連兩個突破口改為集中兵力從東北角一突破口突擊,九連突擊,七連跟進。由第一次強攻時九連的突擊班長徐明德代理排長率領突擊班突擊。由于決心果斷,行動迅速,突擊方向選對,兵力集中,在敵人注意力仍在東南角時,我從東北角一舉突破,兩個連像兩把鋼刀直插敵人胸膛,九連從北向南,七連由東向西,把100多名頑抗之敵,壓縮到圩內西南角的一個炮樓內;九連隨即組織爆破,由六班長梁培民送炸藥,小鬼班副班長劉春生點火,“轟”的一聲巨響,敵人坐了“飛機”,有的敵人被掀到圩溝外二營四連的警戒陣地上。九連指導員李劍鋒大喊一聲“敵人完蛋了”,因過于疲勞緊張、興奮過度而昏倒在地,抬到連指揮所好一段時間才蘇醒過來。這次戰斗勝利,使泗宿縣進一步得到了恢復,鍛煉了營連政工干部在營連軍事指揮員傷亡情況下單獨指揮打仗的能力。我營副營長王文智等同志英勇犧牲。
1948年初徐州馮治安部兩個團向七十七團團部及一、三營駐地大柏圩等處進攻,我部利用村莊外的干圩溝構筑代尾巴的單人掩體和村莊的圩墻進行防衛。中午前后敵人對大柏圩右前方張場的二連駐地形成四面包圍,二連與營部聯系發生困難,下午敵人向二連發起猛攻,突破圩溝,占領圩墻,情況十分危急。蘇開強赤臂沖入敵人陣地用鐵鍬砍死3個敵人。敵驚恐潰退,我即緊迫。這時迫近我團部及一、三營前沿之敵隨之全線潰退,我全面出擊尾追二三十里,殺傷了大量敵人,繳獲了不少武器裝備,我傷四五十人,三營副教導員兼七連指導員徐耀華、三連排長蘇開強等同志英勇犧牲。經過這次戰斗,徐州馮治安再也不敢單獨向我進犯,使靈壁縣北、睢寧縣南廣大地區成了與敵外線作戰的有利回旋地區。
1948年1月間七十七團配合地方武工隊和一批地方干部向泗(縣)、靈(壁)、?。▽幙h)、靈北、宿東等地發展,消滅土頑,拔除“釘子”,先后拔除大冉家、張大路、雙蔡圩子、找溝等敵據點,3月中旬我團三營拔除了沙灘敵據點,使淮北地區向西推進一百多里,在不斷粉碎敵人清剿掃蕩中先后建立泗靈睢、靈北等縣政權。
1948年春為了更好打通徐州東南靠近隴海鐵路的邳(縣)、?。▽幙h)、銅(山縣)地區的通道,七十七團對龜縮在泗宿縣以北海鄭公路以南一帶的土頑還鄉團進行了大清剿大掃蕩,全團黃昏出發,拂曉前把要進擊的村莊,分片包圍,逐步縮小包圍圈,經過三次大拉網反復清剿,把這一地區的土頑還鄉團基本肅清,使我淮北地區向北一直推進到海鄭公路,為開辟恢復邳睢銅地區創造更有利條件。
1948年3月再次攻克青陽,由分區副司令員趙匯川指揮八十一團、騎兵團和過境的兄弟部隊三十三團打擊泗縣城來援之敵。七十七團于17日晚攻打青陽,一營二連、三營九連分從東門北側、南側泅水過圩壕,架云梯強攻,突破敵前沿陣地,迅速向縱深發展,守大圩子的土頑紛紛向守小圩子的敵二十四師一個加強營的據點潰逃,遭小圩子的敵人機槍火力阻攔,我迅猛追殺,土頑死傷慘重。二連耿德芳同志用步槍就打死打傷土頑20多個。第二天中午12時左右乘固守小圩敵人開飯,圩墻警戒人員減少的有利時機,二連突擊班長王成忠用兩棵手榴彈投入敵人地堡,二連迅速突入敵人陣地,向縱深發展(三營八連為二梯隊),連續打退敵人多次反沖鋒,黃昏時敵人大部被殲,一部突圍又被騎兵大隊殲滅。經過一晝夜戰斗,全殲敵人一個加強營和土頑武裝1900余人,泗縣來援之敵被我打援部隊殲滅,敵暫編二十四師六旅二團團長王杰民被擊斃。我分區副司令員趙匯川及我團二連連長陳繼中等同志負傷。我團一營營長周道信、八連指導員江樹元等同志英勇犧牲。這次戰斗把泗南、泗宿一帶土頑還鄉團基本消滅,泗南、泗宿等廣大地區又聯成一片,我們活動地區直抵泗縣城下。
四、乘勝前進,告別淮北
1948年3月,根據淮北斗爭的形勢和華東戰局的發展,遵照中共華東局和華野首長指示,組建了淮北軍區,原淮北挺進支隊兩個步兵團和一個新擴充團組成淮北獨立旅,七十七團為獨立旅一團。由軍區政治部主任王學武兼任政治委員,由七十七團團長葉道友任副旅長,共5600余人,比挺進淮北時部隊壯大近一倍。在堅持淮北敵后的艱苦斗爭中,七十七團又經受了嚴峻考驗、鍛煉,涌現了一大批人民功臣和建軍骨干,不僅在部隊補充恢復原各連建制時按編制配齊了各級各類干部,還抽調了一批從排級到團級各級干部到新組建的團隊和縣地方武裝工作,充實和加強了這些單位的部隊建設。
1949年春節在蚌埠留影。左起:饒子健、程同謨、張力雄、趙匯川。
1948年春,淮北軍區在泗宿縣金鎖鎮附近召開了慶功祝捷大會,慶祝淮北一年來的偉大勝利,指出一年來,在上級正確領導和親切關懷下,在淮北廣大人民、兄弟部隊的大力支援下,黨政軍團結一致,密切協同,浴血奮戰,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傷團級以下干部戰士915人,有的同志連續幾次負傷;犧牲營以下干部戰士311人)。粉碎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連續圍剿追擊,大小戰斗數百次,斃傷俘敵近7000人,重建了7個縣56個區300多個鄉政權,解放了100多萬人民,使津浦路東、運河以西、淮河以北、海鄭公路以南廣大地區聯成一片,經常牽制敵人十多個團兵力,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戰場我主力作戰。戰士高興地說:“我軍主力大反攻,敵后堅持咱有功?!备黜椆ぷ鞔罅﹂_展,均取得了很大成績,為我大軍進入這個地區作戰創造了有利條件,給全部恢復淮北、重建淮北打下了鞏固的基礎。在大會上淮北軍區授予七十七團一營為“淮北支柱營”、一營二連為“石工堤連”的光榮稱號,二、三營亦在大會上受到獎勵。對堅持淮北一年中立一、二等戰功的同志畫像張貼會場和集體合影留念,周道信、陳繼中等榮立一等功的同志被頒發了銀質五角星雄獅頭獎章,對榮立二等功的同志頒發了銀質雄鷹獎章,對榮立一、二等功的同志還發了用紅布扎的“人民功臣”字樣的白布襯衣等獎品,對榮立三等獎的同志發了布質獎章(類似掛在胸前的符號式樣)等獎品,會議開得熱烈隆重。大會號召淮北軍民英勇頑強,繼續奮戰,為配合全國大反攻,全部恢復淮北而努力!全體指戰員受到了極大的鼓舞。
在今天回顧當時堅持淮北敵后斗爭一年多取得偉大勝利的戰斗歷程中,使我們永記心懷,念念不忘在當時我們團光榮負傷的戰友和英勇犧牲的烈士們,如團干張樹茂,營連干部郭一萍、溫震紀、李鐵群、周明、李長勝、李劍鋒、陳繼中、楊同舟、孫茂斌、羅幼山、喻少成、卞九江、薛去非、劉乃忠、趙維德、洛文旅、朱萬友、馬興國、周道平、張成龍、郭宜孟等及好多排以下干部們光榮負傷。英勇犧牲的烈士們有營、連干部周道信、周維柱、戴培信、王行慶、王文智、徐耀華、王布和、梁振璜、江樹元、朱相臣、劉效廣……及戰斗英雄陶樹芝和好多排以下的干部戰士。我們今日的戰爭幸存者和淮北人民、全國人民將永遠地懷念為淮北和全中國的解放而捐軀的烈士們!淮水長流,英烈們永垂不朽!
1948年6月4日成立江淮軍區時,淮北獨立旅歸江淮軍區建制。至此,淮北挺進支隊完成了堅持淮北、恢復淮北、重建淮北根據地的光榮使命。以后七十七團跟隨獨立旅,投入了偉大的淮海戰役,先后配合主力輾轉慶克靈匹、渡淮河、破擊津浦鐵路、阻擊劉汝明兵團北援徐州之敵等戰斗。我團營教員李鐵群、連長王作訓、連指導員晁日勝等同志英勇犧牲,政治處副主任董超、營長周明、陳繼中,教導員趙家槐等同志光榮負傷。接著又參加了渡江戰役,勝利地完成了上級交給的戰斗任務。之后,被編入三十四軍、二十八軍,又回到了野戰軍的行列,從過淮河渡長江之日起,告別了淮北故鄉父老,戰斗在江南、福建等祖國各地,出色地完成了閩北剿匪等各項任務。在執行戰斗、建軍等方面再立新功。
饒子健將軍關于淮北挺進支隊戰績和我軍傷亡情況的手跡
我團一營(淮北支柱營)二連(石工堤連)連長陳繼中以堅持淮北立一等戰功為基礎和以后又出色地完成了上級多次交給的戰斗任務,經二十八軍三屆英雄大會評選,第三野戰軍批準為華東二級人民英雄,出席過軍、兵團、華東軍區、全國戰斗英雄代表會議,是二十八軍著名的戰斗英雄之一。
屬七十七團一營(淮北支柱營)一直是團、師、軍的先進單位,現仍是團、師、軍有名氣的英雄單位,錦旗在團、師、軍的榮譽室里均有原件或照片展出,在二十八軍編印的榮譽冊中是第二個英雄營級單位。一營二連(石工堤連)這個英雄連隊更是屢獲榮譽稱號,1964年全軍大比武時獲步兵戰術比賽第二名,榮記集體二等功;1973年是學習毛主席著作先進連,榮立集體三等功;1978年各項工作全面發展,被北京軍區授予硬骨頭六連式的連隊;現仍是軍、大軍區范圍的先進連隊之一。
淮北支柱營和石工堤連是七十七團的光榮代表,七十七團沒有辜負黨和淮北人民的期望,繼承和發揚了我黨我軍的光榮傳統,圓滿地完成了各項任務,培養了大批人才,涌現了一批軍、師職以上干部,有的當了軍長、軍副政委等正副軍職干部,有的當了大軍區副職,有的1960年被授予少將軍銜。還向地方輸送了不少縣團職、地師職干部,為保衛祖國、建設祖國作出了新的貢獻。(選自程同謨著《我的晚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