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工資的稽查形勢有多嚴,看看這些案例就知道了!關于工資的這幾個危險點,會計要抓緊自查了!
這是您在祥順企服閱讀的第 21,255篇
01
2025年,工資表頻頻被查!
一、虛假發放工資,“工資薪金”變“勞務費”
國家稅務總局宜春市稅務局稽查局根據舉報線索,查處一起企業騙取退稅違法案件。檢查人員經過核查確認,涉案企業通過虛構殘疾人員用工人數、虛假發放工資等手段,騙取增值稅退稅款267.9萬元。
二、協助公司籌劃個稅,財務總監補稅近620萬元+拘役
財務總監協助公司利用第三方平臺代發員工獎金、銷售提成,虛開發票,逃避個稅,最終被處罰。
1、案件經過:
2、最終判決:
以虛開發票罪追究財務總監康某的刑事責任;
由于事后,財務總監康某主動代受票公司向稅務機關補繳公司漏繳的個人所得稅人民幣6165956.18元,法院酌情從輕處罰;判處被告人財務總監康某拘役6個月,緩刑6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20000元。
三、某公司2016年虛列工資,依舊被查
不久前,無錫市稅務局公布了一份處理決定書。該案中,某公司幾年前的虛列工資偷稅,直至今年才被被查出,仍舊逃不過稅務對其進行處罰!
對于上述虛列工資逃稅的行為,稅務局追了稅款并加收了滯納金。
02
關于工資發放,5種操作方式違法!
1、通過個人賬戶發工資,違法!
一些用人單位不通過企業公賬發放工資,而是通過公司法定代表人、股東、財務人員的個人賬戶發放工資,以這種方式來規避與員工之間的勞動關系,進而逃避責任。
除此之外,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勞動爭議審判庭法官邢蓓華提醒:
2、多發工資不交社保,違法!
在求職過程中,有一些人發現繳納社保后,每月到手的錢會少。有的用人單位會以此為由,說服勞動者不繳社保、多發工資,而有的勞動者也愿意到手的錢多一些。
按照相關法律規定,用人單位不繳納社保或不按規定繳納社保都是違法行為,均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如果單位不給交社保,員工有權要求補繳,也可以隨時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并要求一定的經濟賠償。
3、用人單位任性扣工資,違法!
有的用人單位為防止員工跳槽,會扣下員工的一部分工資留到年底再發。如果勞動合同中沒有約定,這種情況屬于拖欠工資,員工可以通過勞動部門要求用人單位發放全部工資。
此外,還有的企業有上班遲到扣工資、請一天假扣三天工資的任性規定。
事實上,國務院曾施行的《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已在2008年1月15日廢止,用人單位不能再根據該條例的規定在規章制度中隨意設立罰款條款。
4、單位不發工資條,違法!
根據我國《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六條第三款規定: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并保存兩年以上備查。
單位發工資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后,不向員工提供類似“工資條”的個人所得和已扣繳稅款等信息,屬于違法行為!
5、大量員工個稅零申報,違法!
有的企業為了避稅,個稅長期零申報。長期零申報個稅且與財務報表數據和社保申報數據不一致,不符合實際情況的納稅行為會引起稅務機關的注意,成為評估核查對象。一旦被稅務局稽查到,后果嚴重。
03
申報表工資總額比對異常?
千萬別忽視,否則小心稅局找上門!
個稅大稽查開始!個稅申報數據與企稅申報的工資總數對不起來,稅局會不會找上門?
工資總額對比異常也不能說就一定存在問題,由它們引起的申報表差異是有據可依的,只要企業能提供合理解釋,就沒有問題!
首先,來看一下兩份申報表對工資總額的填報原則:
1、個人所得稅:按“收付實現制”
舉例:A公司3-5月份的工資發放及個稅申報時間如下表:
2、企業所得稅:按“權責發生制”+實際發放
注意:如果企業在匯算清繳之前,還未實際發放工資,則需要作納稅調增處理。
可以看出:由于個人所得稅的申報表是按實發數,企業所得稅申報表是按賬面計提數并實際發放數。兩者申報會有時間差,但兩張申報表的之間的差異也不會太大。
如果企業出現重大差異,不管是何種情況導致的,都應當第一時間查明原因!各類申報表之間的項目比對如出現較大差異,往往是稅務檢查的重點!
04
稅局怎么查工資?
四大切入點+兩稅對比!
一、四大切入點
1、審核工資支出憑證
企業的人員花名冊、考勤表、工資明細賬和計算表,審核工資發放憑證與銀行代發工資卡等憑證資料的數據是否對應無差異。
2、核查企業職工人數、薪酬標準是否存在異常
稽查人員分析企業記賬憑證和原始憑證,結合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和生產規模,核實從業職工人數和薪酬標準,重點核實月工資額低于5000元的人數占比情況。
3、檢查“賬實”差異
審查分析企業“應付職工薪酬”,賬戶與實付工資總額是否對應,核對各種津貼、補貼、獎金的發放是否正確。
檢查“ 應付福利費〞賬戶支出情況,核實企業通過該賬戶發放現金和實物的具體情況。
4、結合第三方信息分析企業數據
利用金稅四期系統,核查工資表中人員與企業繳納社保人員在數量上是否存在較大差異,并對企業申報個人所得稅人員的比例和收入情況實施核查。
二、企業所得稅與個人所得稅數據對比
兩者稽核比對的數據來源為:
1、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的工資薪金
企業所得稅稅年度納稅申報表中《職工薪酬支出及納稅調整明細表》
2、個人所得稅的工資薪金所得
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中的全年累計收入額
05
注意了!發工資
8大風險點,趕緊對照自查!
為啥一查工資就會有問題?請對照自查一下,企業是否存在以下25個風險點。
1、虛列人員
2、工資發放不符合規定
3、重復扣減專項附加扣除
4、故意或非主觀計算有誤
5、隨意變更適用稅目
6、未依法代扣代繳個稅
7、多次適用年終獎計稅辦法
8、未按規定適用減免政策
來源:財務第一教室,稅務大講堂,梅松講稅,稅臺,財務經理人。內容僅供讀者學習、交流之目的,不做任何商業用途。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請在留言區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