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里有一個“超器官,里面駐扎了人體70%的免疫細胞,負責抵御外來病原;超100萬種微生物,幫助消化以及調(diào)節(jié)代謝;還有約5億個神經(jīng)元,能自主發(fā)號施令,不僅能控制消化還能調(diào)節(jié)免疫、代謝及情緒。
因此也被稱為人類的“第二大腦”,它就是腸道
正因為如此,一旦它“鬧脾氣”,我們?nèi)矶伎赡芨庋辍?/p>
1
—The First—
腸道受害,全身遭殃
《中國科學院院刊》報道,肥胖、糖尿病、癌癥等50多種疾病都與它相關。
然而,有一些人就是喜歡“作死”,總做出一些易于“刺激”腸道的事,最終惹病上身。
1
久坐不動
這是現(xiàn)代牛馬的通病,在工位上一坐就是一天,腸道也跟著“歇”起來。
糞便和代謝毒素沒及時運走,便會在腸道內(nèi)變成“釘子戶”,后續(xù)要么拉不出,要么拉得賊費勁。
而沉積的毒素也會逐漸削弱腸道系統(tǒng),讓你腸道越來越脆弱,一亂吃東西就腹痛腹瀉。
2
習慣性憋便
跟久坐一樣,有屎憋著不拉,大便在結腸停留太久,水分被過度吸收,也會導致大便干硬、排便困難,還可能引發(fā)肛裂、痔瘡甚至腸易激綜合征。
3
長期穿緊身衣
很多人愛穿束腰、緊身衣塑形,卻不知它們在悄悄給腸道"上刑"。
持續(xù)的壓迫會讓腸道蠕動變慢、血液循環(huán)受阻,引發(fā)便秘和胃酸反流等情況
而且這種壓力常常分布不均,上段結腸“壓力山大”,下段直腸閑得發(fā)慌。
結果可能導致直腸感知遲鈍,遲遲接收不到拉屎的信號,于是腸道又堵了。
4
把水果當飯吃
減肥用水果代替正餐,看似健康,實在傷腸。
Cell metabolism上的一篇研究發(fā)現(xiàn),果糖主要在小腸吸收,當攝入過量時(>1 g/kg體重),未吸收的果糖會進入肝臟和結腸。
在結腸里,數(shù)萬億腸道菌群會瘋狂發(fā)酵這些果糖。產(chǎn)生大量甲烷等氣體,讓人容易腹脹、便秘或變身噴射戰(zhàn)士。
5
愛吃宵夜
腸道和人一樣也有“生物鐘”,深夜本該休息時,卻被迫開工,特別是搭配高糖高脂的夜宵。
有害菌會趁機瘋狂繁殖,排擠有益菌。
腸道菌群的平衡狀態(tài)被打破,不僅影響代謝、降低免疫力,還可能增加結直腸癌腺癌等多種癌癥風險!
6
亂吃抗生素
一不舒服就自行吃阿莫西林、頭孢等抗生素,結果病還沒治好,腸道反而先經(jīng)歷“滅頂之災。
抗生素在殺死壞菌的同時,也會對好細菌造成致命傷害,使炎癥性腸病、糖尿病甚至癌癥風險大大提升。
以上種種傷腸習慣就像鈍刀子割肉,讓腸道功能一點點崩潰。
2
—The Second—
出現(xiàn)3“臭”說明腸道在求救
一
口臭
口腔潰瘍頻發(fā)、口臭得像“下水道”,很可能是腸道厭氧菌過度繁殖,產(chǎn)生了硫化物等異味物質。
它們會順著血液涌到口腔“為非作歹”,發(fā)出類似腐爛物質的刺鼻酸臭味而且即便頻繁刷牙也仍不緩解。
二
屁特別臭
放屁臭不是很正常嗎?難道還有什么香屁嗎?
話是這么說沒錯,但問題是“特別”臭。
一旦多吃點蛋白質食物(如雞蛋、肉類)就可能讓屁味堪比臭雞蛋,這是蛋白質腐敗的典型氣味。
但要是沒吃多少蛋白質食物還總是大放連環(huán)臭屁,那可能是出現(xiàn)了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腸炎或腸梗阻。
三
大便奇臭
混有血液、黏液時出現(xiàn)的腐敗氣味,指向腸道嚴重感染或癌變
如果接著發(fā)現(xiàn)黑便以及短期內(nèi)體重驟降的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yī)!
3
—The Third—
從源頭截殺“致癌”鏈條
腸癌的可怕之處在于其潛伏期長達5-10,從息肉惡變?yōu)榘┑倪^程往往悄無聲息。
一旦出現(xiàn)以上3種體臭,一定要到醫(yī)院做一次腸鏡。
作為結直腸癌篩查和防治的金標準,其核心意義不僅在于早期發(fā)現(xiàn)癌癥,更在于阻斷癌變進程、提升治愈率及降低死亡率。
腸鏡可直視腸道黏膜,高清成像下能發(fā)現(xiàn)小至1-2毫米的息肉、早期腫瘤或潰瘍,對早期腸癌(局限于黏膜層)的檢出敏感性超90%。
中國疾控中心推薦,普通人群40歲起每5-10年1次腸鏡;若首次檢查正常,可延長至5年復查。
而高危人群則需提前篩查,一旦有一級親屬確診、或已出現(xiàn)便血,都建議立即預約一次腸鏡。
腸鏡是唯一能同時實現(xiàn)預防、早診、治療腸癌的技術。
早期一次腸鏡,可能改寫生死結局
從息肉切除到早期治愈,每一步都是對生命的主動捍衛(wèi)。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