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軍隊大整頓時,各大單位政委進行調動,作為成都軍區軍政主官的秦基偉、劉興元打破任職慣例。秦基偉從司令員調任北京軍區政委,而劉興元從政委轉為軍區司令。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大軍區正職中,也就他倆從的任職發生過轉換。
劉興元是四野出身的將領,在中將里是倍受重用的將領。1959年,被提拔為廣州軍區第二政委。在工作任職到1972年,期間擔任廣州省軍區革委會主任,省委第一書記,軍區第二政委兼黨委第一書記,被稱為“三個第一”。
1972年調任成都軍區后,擔任省革委會主任、省第一書記,軍區第一政委兼黨委第一書記,被稱為“四個第一”。之前是三個第一,因為廣州軍區第一政委一直是韋國清擔任,而他的主要精力在廣西地方,更多是掛職。
1975年10月,上級對軍區領導班子進行變動,改任他為司令員。他曾經向軍委首長表示,自己長期在軍隊做政治工作,當司令不合適。上級沒有批準,他也從政治工作轉為戰備和訓練方面。
上級基于什么原因,打破常規任職呢?
從經歷來說,劉興元長期干政治思想工作,也干過軍事教育、衛生工作。在解放戰爭時,長期在作戰部隊擔任主官,如果說經驗,也是這個時候積累的,但并沒有單獨指揮過部隊作戰。
如果結合后來的問題,再回頭看這次調整,或許也能得到某種答案。
軍隊要整頓,按照軍政分工,應該是政委來抓具體工作,因為都是以思想為主,如腫、散、驕、奢、惰,也要抓干部平反落實工作。上級把他調為軍事主官,也不再兼任地方職務,第一政委地方負責人兼任,陳先瑞為第二政委,政治思想方面他就不便多過于干涉呢?
從后來的事情發展脈絡上,似乎可以印證這一點。
1977年,展開揭查批運動時被點名。也在這一年調離,到新成立的軍事學院擔任政委,但實際上并沒有到職工作。
他的搭檔陳先瑞說過一番耐人尋味的話,1975年因大軍區政工調整,秦基偉到北京軍區擔任政委,陳先瑞從北京軍區政委調任成都軍區政委。過去倆人也沒有交集,一個出身紅1軍團,一個出身紅25軍。解放戰爭一個在東北打仗,一個在陜南軍區任職。解放后兩個任職一南一北。
陳先瑞剛到軍區工作沒多久,因舊疾復發而離開軍區,到北京休養治療。1977年重返成都時,葉帥告訴他:對方有問題,但還要繼續使用。得到上級的指示后,陳先瑞說自己始終保持距離。
1984年,上級對他作出審查和處理意見,認為他過去在運動中有問題,同時也指出當時歷史條件等原因,按照大軍區副職待遇離休,這樣他的待遇實際并不低。即便是正常離休,也不過是大軍區正職待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