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是小暑節氣。7月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時令節氣與健康有關情況。夏季是腹瀉高發的季節,會上,北京協和醫院主任醫師李景南解析了“拉肚子就得吃抗生素”的誤區。
▲北京協和醫院主任醫師李景南
李景南表示,急性腹瀉大致可以分為非感染性和感染性腹瀉。夏季很多腹瀉都是因為飲食不當等導致的非感染性腹瀉。感染性腹瀉最常見的病因是細菌或病毒感染。夏季高溫,細菌和病毒容易滋生,所以在夏季腹瀉中感染性腹瀉也不少見。
據介紹,病毒性腹瀉相對癥狀較輕,一般是輕度水樣便或者輕微的腹部不舒服,如輕度惡心、嘔吐,但是一般不發燒,一般病程3-7天。這種情況下,主要是要注意休息,多喝水,吃一些相對好消化的、比較清淡的食物,或者輔助益生菌治療。
細菌性腹瀉相對較重,包括細菌性痢疾。可能有發燒,同時大便有血,腹痛比較重。抗生素的應用就局限在細菌性腹瀉,殺滅特定的細菌。如果是非感染性腹瀉或病毒性腹瀉,用抗生素不僅沒有治療作用,反而會殺滅腸道的有益菌,破壞腸道平衡,或者加重腹瀉癥狀,使病程遷延不愈。所以,抗生素一定要做好選擇。
在家里如何判斷腹瀉是病毒性還是細菌性?李景南介紹,簡單的方法是根據癥狀。如果是病毒性腹瀉,一般為水樣便,次數不是特別多,消化道癥狀輕微。如果腹痛特別重,腹瀉次數特別多,甚至出現發燒、便血,一定要到醫院就診,由醫生判斷是否為細菌性腹瀉,并針對具體細菌感染類型治療,才能痊愈。
李景南還提醒,根據癥狀只能進行簡單初步的判定,但很多癥狀有重疊、會變化,在出現不適時最好還是到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藥物。
關于益生菌治療或預防腹瀉的問題,李景南分析,當外部因素導致腸道失衡的情況下,有益的細菌減少,有害菌異常繁殖,就可能誘發腹瀉,或者導致腹瀉癥狀的持續時間延長。因此,在這個過程中,補充益生菌有利于使這種失衡的腸道微環境有所改善,幫助重新達到平衡,起到一定輔助作用。通過補充腸道的優勢細菌,如雙歧桿菌、乳桿菌,可以調節微生物平衡,抑制有害菌的生長。
李景南指出,益生菌不是萬能的,不是任何一種腹瀉補充益生菌都有作用。例如食物中毒,或者痢疾桿菌等特殊細菌引起的腹瀉,需要輔助抗生素治療。總體來說,益生菌對很多腹瀉是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萬能的,要根據情況來決定。
紅星新聞記者 胡伊文 北京報道
編輯 郭莊 責編 馮玲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