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清晨,德慶縣官圩鎮勝敢村的山巒間,晨霧還未褪盡。這里漫山遍野的荔枝,果實掛滿了枝頭,紅燦燦的。
德慶的鴛鴦桂味荔枝成為熱銷產品。 受訪者供圖
籠罩在山間的薄霧剛散去,種植大戶孔妹連領著工人來到了自家的荔枝園,揮動手中的剪子,拉開了一天采收荔枝的序幕。剪刀起落間,枝葉輕顫,仿佛奏響了一曲豐收的歡歌。
“昨天接到600多斤訂單,得趕緊摘好送出去。”孔妹連說,由于她家的荔枝晚熟,還沒有大規模采摘,但手上已有不少訂單。隨著“咔嚓”聲響,一串串帶著少許枝葉的荔枝被小心翼翼放入籮筐里。“帶點枝葉可以減少水分流失,延緩果實脫水,起到短暫保鮮作用。”孔妹連說。
今年德慶縣荔枝種植面積達2.73萬畝,官圩鎮占了約三分之一,孔妹連家的50畝便是其中的縮影。她的果園里荔枝樹齡10至40多年不等,枝繁葉茂,品種主要是桂味。
“今年畝產2000斤以上,較往年多出好幾成。”孔妹連的語氣里難掩喜悅,由于縣里前期宣傳和推廣做得好,今年6月下旬開園后,訂單接二連三。
兩個多小時后,樹下已擺滿摘下來的荔枝。孔妹連顧不上擦汗,拿起噴霧器往果實上細細地噴了一層水霧,以緩解果皮脫水,同時降低表面溫度,保持一定的新鮮度。水珠在鮮紅的荔枝上滾動,更添了幾分水靈。
此時,在德慶縣的大小果園,處處是忙碌的景象,果農們穿梭于果園間,采摘、裝籮、運輸,笑臉和紅燦燦的果實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動人的豐收畫卷。
隨著太陽升高,陽光透過樹隙灑到地上,溫度也逐漸上升。“收工啦!”隨著孔妹連一聲吆喝,工人七手八腳將荔枝抬到了路邊裝車。“中午陽光猛烈,摘下來的荔枝容易變色,得趁著涼快趕緊運走。”她說。
來自廣州、佛山等地的商販,開來的冷鏈車早就調好了溫度。過秤后的荔枝被整齊推入車廂,里面2-4℃的恒溫環境是荔枝保鮮的“金鐘罩”,這也是目前較實用、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從官圩鎮到廣州江南批發市場約180公里,兩個多小時就能到達,荔枝卸車時還帶著股清香味呢。”果商李老板笑著對記者說,為了讓消費者盡快嘗到新鮮荔枝,他們接到荔枝后快速分送到各個果檔、超市。
另一些荔枝則運回自己的倉庫,孔妹連立即指揮工人分揀、打包。記者見到,每個裝有荔枝的泡沫箱里,根據重量、路途遠近不同,塞入1至3塊不等的干冰,保溫保濕。據了解,德慶荔枝最遠的銷至西藏、黑龍江、內蒙古等地,主銷廣東境內和周圍省份及江淅一帶。
果農在選擇快遞時,主要以順豐為主,認為在時效上有優勢。“德慶縣荔枝進入采收期后,我們增派了人員和車輛,并在多個荔枝主產村增設專職駐點收件。” 肇慶市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公共事務部經理林慧欣告訴記者,他們收到荔枝快件后,一般5小時內駁接到鎮上集發點或公司中轉站,為提高外省快件時效,公司還增加線路直發廣州航空中轉場,減少中轉環節,次日早晨可抵達。
同時,該公司還租用多個冷庫,提供電商客戶做預冷和制冷冰袋的服務,全方位保障荔枝的新鮮度。截至6月底,順豐已為德慶縣發送荔枝140多萬斤,讓這抹來自嶺南的清甜,跨越千山萬水,甜到了全國各地消費者的心里。
來源:肇慶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楊永新 通訊員 周鍵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