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強高溫來襲,白天熱、夜里也熱,尤其是中東部地區遭遇了今年以來范圍最大、強度最強的高溫過程,酷熱之下很多人對冰飲、雪糕不離手,但吃“冰”也得講究科學,一味貪涼可能會傷身!
女子猛吃冰后“腦結冰”
前額劇烈疼痛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吃了一大口冰淇淋或猛灌了幾口冷飲后,會突然“腦殼一緊”,前額一陣劇烈而尖銳的疼痛,好似整個腦袋都被凍住了一般,身體也變得僵硬......
近日,上海一名女子就遇到了這種情況,吃了幾口冰淇淋后,她突然感到前額一陣劇烈疼痛,持續了好幾分鐘,胃也不舒服,連忙到醫院就醫。醫生表示,這種情況有一個形象的說法,叫“腦結冰”。
這種現象的原理是當冰冷的食物突然大量進入溫熱的口腔時,會對口腔黏膜和蝶腭神經節造成強烈刺激,使頭部和面部的肌肉、血管收縮,引起直通大腦的一條動脈痙攣,并沖擊痛覺神經末梢,引起頭痛。
“腦結冰”通常發生在前額中部或太陽穴附近,表現為瞬間劇烈刺痛,疼痛很快達到高峰,嚴重者可伴有流淚、惡心、嘔吐、肢體乏力,甚至造成短時間的血壓升高、短暫性的意識障礙等癥狀。一般持續幾分鐘可自行緩解,少數患者會持續半小時或更長時間。
三招緩解不適
醫生表示,冰飲雖好,但吃法不對就很容易引起“腦結冰”,錯誤示范:
1.將冷飲直接吞到口腔后部,對口腔黏膜造成強烈的刺激;
2.運動或勞作后,頭部出汗、血管擴張,此時若猛吃冷飲,頭面部驟然遇冷,就可能引起顱內血管功能異常,促發頭痛。
建議夏日 不要在運動或勞作過后猛吃冷飲,更不要一次性吃太多,兩次間隔至少要在2小時以上。 吃的時候還要注意,如冷飲中有其他配料,可以先吃配料再吃“冰”。 有偏頭痛等頭痛史的人或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全的兒童慎食冷飲。 如果不小心吃太猛了,引起頭痛,三個步驟可以緩解不適癥狀:
1.吃冷飲時如感覺頭痛不適,可輕輕按摩頭部,一般幾分鐘或十幾分鐘后癥狀會減輕;
2.用舌頭頂住上顎,有助加速上顎恢復常溫;
3.用手捂住口鼻,快速呼吸,增加進入上顎的熱氣流,緩解頭痛。
高溫天氣
冰要怎么吃才對?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王波介紹,夏天適度吃冰鎮食品,其實是有很多好處的。
1.解熱且快樂
冷飲會刺激口腔黏膜和舌頭上豐富的冷覺感受器,向大腦傳輸一種快樂的感覺。
2.振奮精神
吃/喝冷飲能刺激人體的副交感神經,減少自律性神經失調現象,振奮精神。
3.提振食欲
人在天熱時會食欲不振,這是由于高溫刺激人體,使人體對熱氣騰騰的食物產生本能的排斥感。
如果適當攝入冷飲,可以避免身體過熱,促進消化液的釋放,達到刺激胃腸道蠕動、增加食欲的效果。
不過,吃冰鎮食物可不能“貪多貪足”,正確地吃,才能“又爽又健康”:
運動和勞作后 間隔2小時再吃冷飲
運動或勞作后,頭部出汗、血管擴張,此時若猛吃冷飲,頭、面部驟然遇冷,就可能引起顱內血管功能異常,引發頭痛。建議間隔時間至少在2小時以上。
含幾秒鐘再咽
食用冰激凌或冷飲時,可以先在嘴里含大約5秒鐘,讓食物在口腔中盡量多存留一會再咽下去,最大限度減少寒冷對口腔黏膜血管的刺激。如果冷飲中有其他配料,也可以先吃配料再吃“冰”。
中午吃 飯后吃
湖北省黃石市中心醫院營養主任技師胡曉嵐表示,空腹吃“冰”,會對胃腸造成刺激。相對來說,飯后吃冷飲對身體影響小一些。為了最大程度減輕冷飲對身體的影響,可以選擇在中午12點到下午3點之間吃冷飲。
避免在短時間內連續大量攝入冰食或冷飲
冰鎮飲料每次不要超過150毫升,相當于普通礦泉水瓶的1/3。雪糕、冰棒每次最多一根。喝冰鎮飲料最好小口慢飲。有偏頭痛等頭痛史或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全的兒童應慎食冷飲。
氣溫不斷攀升,心腦血管疾病風險也隨之升高,應從這些方面做好防范:
提醒大家高溫天要科學飲食、及時補水,食用冷飲后若持續惡心、嘔吐、頭痛建議及時就醫,冰飲、冰淇淋、冰鎮水果......夏天納涼,你最愛吃什么?評論區聊聊。
來源:央視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