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房”,給人第一印象就是,它的價格遠比商品房更“便宜”,
然而現實中,這種房子即使被銷售說的天花亂墜,也依舊很少人愿意買,這是為何?
其實,安置房遠比我們想象中更為復雜
01.什么是安置房?
所謂的安置房,其實就是政府給拆遷戶解決居住問題而提供的房子,而且,根據土地性質不同,安置房也分為好幾種類型,而且各有各的限制:
第一種類型:集體土地性質的安置房房:這種房子不能貸款,不能辦房產證,也無法在市場上交易,買了一般都賣不掉。
第二種類型:有限產權房(國有劃撥土地):這類房子需要繳納“土地出讓金”才能交易,而且交了這筆錢以后,就可以辦理房產證,買賣和貸款,但過程相對更為復雜一些。
第三種類型:全產權房(國有出讓土地):
這種和普通商品房沒啥區別,可以貸款、買賣,也可以辦房產證。
另外,安置房和回遷房也有區別:
安置房:是政府或開發商在其他地方建造的,用來安置拆遷居民的房子,這種房子可能離原來住的地方比較遠,而且土地性質和產權問題更復雜。
回遷房:是開發商在原拆遷地或附近建好新房后,按協議將房子還給原住戶,相當于“原地拆遷,原地回家”。
所以,大家如果要買這些房子,一定在先做好功課,了解清楚土地性質,不然將來房子貸不到款,變現更難。
02.為啥都不買安置房?
1、產權問題
安置房的產權問題太復雜,很多人害怕買了以后辦不了產權證,所以寧愿花更高成本買商品房,也不愿買廉價的安置房。
比如,很多安置房都是建在集體土地上,也就是“小產權房”,這種房子辦不了正規的產權證,買來可能面臨政策風險,將來變現難度更大。
比如深圳的一位買家,小產權房到手三年后,房子迎來拆遷,原房東反悔,買家一毛錢也拿不到。因為小產權房的買賣合同也不受法律保護。
2、配套問題:
安置房周邊的配套要啥沒啥,什么商超、醫院、學校能等,幾乎都沒有。出門吃個飯,只能開車十幾分鐘去市區,外賣小哥都嫌它過于偏僻。
而且有的安置房連最基礎的物業也沒有,長此以往,房子只會加速變差。
而且,安置房基本上都是老人、租戶,整體環境和氛圍也不好。
3、質量問題:
安置房因為成本限制,普遍存在建筑材料和工藝不如商品房,甚至有些房子連最基礎的隔音和防水都做得不到位,這種房子一旦買入,短期看不出問題,長期居住體驗差,維修成本越來越貴。
4、小區人員雜:
安置房整體居民素質不高,很多拆遷戶都將房子出租,而且大部分都是老人居住。這樣一來,整個小區里不是老人就是租戶,衛生環境更是一塌糊涂。
住這種房子,更讓人崩潰的是,小區人車不分流,電動車、小轎車都是亂停亂放,逆向行駛很常見,
更糟糕的是,老人去世經常凌晨5點就有人吹嗩吶敲鑼打鼓,各種哭喊,有時這種情況會在半夜出現,長期居住,真考驗人的強大內心。
這種種客觀因素影響,不僅加速了安置房的貶值,更導致它流動性差,很多降價也賣不掉。
安置房的重點就是為了讓拆遷戶有個家,有些非拆遷戶會因為它“價格便宜”,所以想要“撿漏”,但這種“便宜”到底值不值,可能只有住進去后,才知道個中滋味。
如果是你,你會選擇購買安置房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