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好多家長就發愁:
孩子動不動就滿頭大汗,衣服總是濕透;喝很多水但嘴巴還是口干起皮;大便又干又硬,拉不出來急得哭;人也煩躁,晚上睡覺不安穩。
這些常見問題,中醫認為根源在于津液損耗和脾虛運化不力。
今天,邀請兒科專家廖永州教授,分享一碗生津通便湯。
孩子體質代謝旺盛。夏季高溫導致大量出汗,易過度消耗滋養身體的津液,引發口干、尿黃、便秘、煩躁、手足心熱、睡眠差。
同時濕熱環境加重脾胃負擔——脾主運化食物水液,生成津液能量;脾虛則運化弱,水濕停滯成"濕滯",加劇津虧不適。此時若只清熱不補津健脾,往往效果不佳。
一碗生津通便湯,能溫和補充津液、恢復脾胃功能、疏導積滯。
材料:
烏梅:生津止渴,收斂汗液。
太子參:補益脾肺氣,改善易累、出汗過多。
麥冬:滋養肺胃陰津,緩解口干心煩。
茯苓:健脾滲濕,改善腹脹、沒胃口。
陳皮:行氣助消化,減輕腹脹。
山楂:開胃助消化,化解積滯。
冰糖:甘緩調味。
做法:
① 藥材洗凈,加800ml冷水泡30分鐘;
②將浸泡好的藥材連同水一起倒入鍋中,大火煮沸后轉小火,蓋蓋慢燉30分鐘;
③ 關火前5分鐘加冰糖融化。晾溫飲用
效果如何?看看這則案例:
去年夏天有個7歲女孩,出汗特別多,嘴巴干得起皮,喝水不解渴,大便又干又硬排便困難,吃飯不香還瘦了,晚上睡得不安穩。
診見舌紅少津、苔薄白,脈細數,辨證為脾虛、氣陰兩虛。
開方以生津通便湯為基礎方加減治療。
一周后反饋,孩子嘴巴沒那么干了,大便通暢。一個月后,出汗明顯減少,胃口變好主動要吃飯,晚上睡覺也安穩多了。
這款健脾生津通便湯溫和調理孩子夏天津虧脾虛的核心問題,安全易操作,有同樣困擾的家長不妨試試,幫孩子舒爽度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