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燦
來源|汽車服務世界(ID:asworld168)
擱以前問汽修老板“生意咋樣”,人家能拿扳手懟你——畢竟那時候發動機修到手軟,底盤活兒從大街上排到巷子里,車主說“洗個車唄”都得嫌耽誤正事兒,妥妥的甲方姿態。
哪像現在,你要再問這話,老板能拉著你嘮三小時苦水,連以前瞧不上的換胎小活兒,都得偷偷在朋友圈發“洗車送臭氧消毒”的九宮格。
汽修廠都在說5-6月份生意淡得不得了,競爭激烈,那市場到底是個什么情況呢?
一、從數據看行業最新趨勢
首先看對門店老板信心影響最大的乘用車報廢數量。
截至5月11日,汽車報廢更新補貼申請量為103.5萬份,置換更新申請量為219萬份,合計322.5萬份,同比增長65%。
若5-6月維持類似水平,預計上半年報廢汽車回收量可能突破400萬輛,今年報廢車到800萬輛沒有問題。
市場上少了800萬輛正值維修高峰的舊車,多了800萬輛5年之內不會動筷子的新車。
更要引起從業者注意的是,7月1日就要實施《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2025年修訂版)》,將會引入綜合性能評估體系,強化尾氣排放和安全性能要求。
如果消息屬實,這又會加速高排放車輛報廢。
其次,看一下新能源一共賣了多少輛。
1-6月,我國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零售銷量達到504.9萬輛,同比增長35%,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銷量103萬輛,占乘用車國內銷量的54.7%,首次超過傳統燃油車。
6月份的市場滲透率超過55%,同樣創歷史新高,標志著新能源車已成為市場主流選擇,預計2025年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1573萬輛,滲透率56%。若上半年增速持續,全年銷量有望突破1600萬輛。
反觀燃油車,1-6月,國內零售銷量約為497.1萬輛,同比下降16.7%,燃油乘用車在整體乘用車市場中的滲透率從2024年同期的55.2%降至49.6%,首次跌破50%。其中,5月滲透率為45.3%,6月進一步降至45%。
雖說行業趨勢是新能源車的銷售芝麻(參數丨圖片)開花節節高,但截至2025年6月底新能源乘用車保有量約為3640萬輛,而同期乘用車總保有量約為3.17億輛。
經過簡單的計算即可得知,新能源車才占整體保有量的11.5%。
整體來說,現在的燃油車還是占主流,按理說汽修廠不應該這么難,實際情況究竟是什么呢?
最后看一組數據:2023-2025年,全國傳統汽修門店數量從42.3萬家減少至34.4萬家,降幅達18.7%。
其中,三類小型夫妻店(如輪胎修補、潤滑養護專項店)淘汰率最高,尤其在新能源滲透率超50%的一、二線城市(如北京、上海),傳統汽修店數量減少超過25%。
為什么油車的市場保有量沒有下降多少,整體來說還有增加,但汽車售后市場反應如此之大呢?
由于我一直在門店經營的一線,并且,每年深度輔導的汽服門店也有大約30多家,合作門店遍布大江南北,在與一些感覺到焦慮的汽服門店老板深入交流時,發現總的來說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二、不折騰不會死
講個從業者不能理解的事實:大部分汽修廠倒閉都是老板的心態倒閉了,不是真會倒閉。
90%的門店看起來很困難,其實他能把自己搞活,但由于他不懂運營邏輯,被市場上的鐮刀收割得太狠,花了錢卻沒有起到相應的結果,次數多了,難免懷疑人生,進而對行業失去了信心。
我認識某位門店老板,從2022年到現在幾乎每年上當,當當不一樣。
2022年加盟某品牌連鎖虧了100多萬;2023年師從某抖音網紅老師,丟了十幾萬后成功地把抖音號做廢了;2024年又投了60多萬上了進口的定位儀和扒胎機,準備大展拳腳,全面押寶底盤項目。
最后,投入的費用都是做活動找車主借貸,每年做一次店慶,店慶活動比家里辦酒還勤,客戶則怨聲載道,大量老客戶離開,不生不熟的客戶在大量刪他的微信,畢竟每年都要找客戶要一道錢,換誰也頂不住。一兩次還是情分,每年一次和乞丐有什么區別?
至于供應商的錢半年都要不回來,供給他的貨都比別家要貴,性價比的產品是沒有的,貨架上擺滿了價格又貴質量又次的“營銷型”產品,因為也只有暴利的產品,供應商才能做到半年不結賬。
可事實是我去他店里拜訪卻發現,門店的硬件倒是不錯,畢竟錢丟在水里也要響一下不是?
可軟件令人無語凝噎,到了店門口還沒下車就遇到接待人員的驅趕,板著個臉直接“喂喂,這里不能停車,這是給洗車工位留的,你停到那邊去”,沒有你好,沒有禮貌,乃至我都有一種欠她錢的錯覺。
進店后發現工位垃圾遍地,毛巾和補胎工具撒得到處是,下車就發現客戶在與老板扯皮,說花了9000多塊錢車卻沒有修好,要老板給個說法。老板好不容易把客戶安撫下來,我還沒有待上10分鐘,店里的兩個師傅又吵起來了。
整個店從上到下一種說不出來的氛圍,令人感到壓抑和焦慮。
待了沒一會,我感覺渾身不自然,找個理由溜了,再多待一會恐怕我都會被這種扭曲的氛圍傳染。
我說的這個案例不是個例,行業內為數還不少,你說他賺錢吧?他從上到下就嘴巴還在說賺,其他怎么看都不是賺錢的樣子;你說他不賺錢吧,至少目前還在正常經營,至于他的信心未來會不會崩,誰也說不好。
與此相對應的,就是搞懂經營邏輯的門店還在逆勢上揚。
我有一個正在輔導的門店上個月的機修產值還漲了10多萬,從40多個漲到50多個,人還沒有那么累,老板對行業的信心反而越來越足。
真可謂是人間的悲歡各不相同,行業內部都有如此大的區別,令人不勝唏噓。
三、在沒有復利的項目上發力
最近這兩年冒出了很多生命力短暫的網紅項目,有的網紅項目投入不多,當個零嘴吃無傷大雅,但如果你在網紅項目上面壓上了全部的身家,那就非常可怕了。
據我了解,絕大多數網紅項目是不具備復利特征的,至于哪些項目我就不說了,行業就這么大,大家都要吃飯。
如果這個項目沒有復利,你今年干了400萬,砸了20萬投流做廣告宣傳,明年還得重來,不會有任何的進步,只會有越來越高的風險,因為誰都可以復制,結果就是投流成本會越來越高,直到你接不住為止。
其本質上就是一個練葵花寶典的過程,第一個割的人會練成絕世武功,等大家都割了,就等于大家都一樣了,誰也殺不了誰。
行業越是難,越是要做有復利的項目,穿越行業周期的投資人,都會極端重視復利,巴菲特和查理·芒格都非常在意,吉姆·羅杰斯更是說復利是投資的魔術。
汽服市場同樣也是如此,汽服其實具備復利的項目不多,以前還有換機油保養,但保養未來可能不具備復利特征了,因為新能源汽車沒有發動機,就是有,用的也非常少。
汽服復利的項目至少要包含兩個特點:周期一年以內、剛需。
按這個標準去衡量,你認為還有哪些項目具備復利特征呢?
聰明的你一定想到了,想到了就去認真優化吧,不要再做一夜發財的黃粱美夢,你不是富二代,賠的可不是自己一點積蓄,而是全家人的希望,40歲以上翻盤的機會太渺茫了,不要輕易嘗試。
四、下半年的三個忠告
說了上面兩個造成汽修廠老板焦慮的原因,在2025年過半之際,作為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行業老炮,還是要給堅持在汽服行業不斷優化的諸位從業者三個忠告,希望能引起你的認真思考。
第一,以人的選用為主,育留為輔。
這一點非常關鍵,培養人需要時間成本,留人需要物質成本,在絕世武功普及速度越來越快的當下,還沒等到你把這個人培養出來,時代就變了。
特別是一些關鍵崗位,比如說店長和客戶經理,時間成本根本無法消化,而汽服毛利日漸走低的未來,留人的成本同樣越來越高。
相較育留,在人的選和用上更適合現在的門店經營策略,畢竟選和用的成本較低,學習起來也簡單,不懂我可以教你,但不免費。
第二,優化自己的四大資產。
剛才說了門店要尋找復利的項目,其實,門店優化了自己的四個資產,本身也是具備復利的。
這四大資產是:能打仗的隊伍,可復制的運營體系,差異化的IP和技術,重要的是不要瞎投資、手握現金流。
打造一支能打仗的隊伍,就要在選人上發力,配以合適的責權利事薪酬體系,其實就是運營體系,沒有這個,人才很難用好。
差異化的IP和技術,有的老板會認為是網紅項目,其實非也,差異化的項目,不是網紅項目,而是80%的同行不做或者做不了的項目,不是供應商自吹自擂的項目。
如果你所謂的差異化項目,大多數供應商都可以輕松提供,還差異個什么?
至于現金流的重要性我就不說了,自己領悟。
如果你的四大資產比同行的要優秀,我就不信你的門店還賺不到錢。
第三,行業越卷越要做“三高”:高客單、高復購、高溢價。
一定不要卷價格,卷價格本質上是想走捷徑,而捷徑被多少次證明都是一條最遠的路。
高客單意味著高端車維修;高復購是要在復利的項目上發力;至于高溢價,也許有不少門店老板不能理解,其實也不怪你,如果什么都讓你理解了,那些優秀的門店就白割了。
你只記得一件事就行:苦勞不值錢,功勞才值錢,制造問題沒有溢價,解決問題才有溢價。
現在不懂不要緊,等生意越來越難做了,說不定你就懂了。
我是黃燦,祝諸位汽服從業者生意興隆,萬事如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