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六月,是夏季的最后一個月份,也是一年中暑熱之氣最重的一個月份,自古以來就有“暑月”之稱。
此時,氣溫高、雨水多,濕熱交加,一方面易導致中暑,另一方面人體受暑濕侵犯,還會出現胃口差、濕氣重等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可以用荷葉來清暑熱、化濕濁。
荷葉簡介
本品為睡蓮科植物蓮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干燥葉。夏、秋二季采收,曬至七八成干時,除去葉柄,折成半圓形或折扇形,干燥。
【性味與歸經】
苦,平。歸肝、脾、胃經。
【功能與主治】
清暑化濕,升發清陽,涼血止血。
用于暑熱煩渴,暑濕泄瀉,脾虛泄瀉,血熱吐衄,便血崩漏。
——以上來源于2020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夏日用荷功效多
1
升清降濁
荷葉味苦,性平,苦平之性可化解脾胃濕濁,濕去則清陽自升,脾胃正常運化,則濁陰自降。
“清”為水谷精微中對身體有幫助的精微物質,如清陽不升,頭面部缺少滋養會導致頭腦昏沉、面色發黃。
“濁”為阻礙身體生長的濁氣、廢水,如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就會讓身體困重,若濁陰困住脾胃,還會有食少、嘔吐、惡心、脘腹脹滿等癥狀。
2
清暑化濕
接下來就是小暑、大暑節氣了,暑濕之氣會愈發濃重,天氣也會越來越濕熱,人體很容易被邪氣侵擾。
一方面,暑邪像火一樣炙烤身體,會讓人出現面紅、煩躁、發熱等陽熱癥狀。
另一方面,濕邪會在體內困住脾胃,導致嘴里發黏、大便粘膩、吃不下飯、拉肚子、身體水腫等問題。
荷葉能清暑解毒、健脾化濕氣,能解決上述大部分問題。
3
減重降脂
自古便有荷葉能“輕身”的記載,對減重者常有裨益。
《本草求真》云:“服荷葉過多,令人瘦劣,非可常用。”
現代醫學證實,荷葉生物總堿具有較明顯的減肥及降脂作用。
此外,荷葉中提取的荷葉堿能夠擴張血管,起到降血壓的作用;其中富含的黃酮類物質,是大多數氧自由基的“清除劑”,可以增加冠脈流量,對急性心肌缺血起到保護作用。
荷葉的使用注意
1
適宜人群
暑熱煩渴者:荷葉味苦性平,其氣清香,具有清熱解暑的作用,可緩解暑熱引起的煩渴,食欲差等癥狀,適合炎熱夏季出現此類癥狀的人群。
痰濕者:這種人群一般體型肥胖,舌苔白膩。荷葉可幫助排出多余水濕,減輕體重。
肝郁氣滯者:多見情緒低落、郁悶煩躁、胸脅脹滿。荷葉可疏肝理氣,促進氣血運行。
2
禁忌人群
脾胃虛寒者慎用荷葉。
荷葉食譜
1
荷葉粥
材料:粳米100克,鮮荷葉1張,冰糖適量。
做法:鮮荷葉清水洗凈,加水煎汁,去渣,倒入洗凈的粳米,煮成粥,加入冰糖融化,趁溫熱時服用。
此粥可升發清陽,清暑利濕,適用于暑熱癥、高血壓及高脂血癥。
2
荷葉二花粥
材料:鮮荷葉1張,荷花1朵,扁豆花5朵,大米100克。
做法:先取大米煮粥,待熟后調入荷葉、扁豆花,煮一二沸服食,每日2劑。
此粥可清熱解暑、除煩利尿,適用于暑熱癥及高脂血癥。
3
荷葉綠豆湯
材料做法:綠豆100克,鮮荷葉1張,加水1000毫升煎服。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解暑之功。
4
荷葉冬瓜湯
材料:鮮荷葉1張,鮮冬瓜500克,油鹽適量。
做法:荷葉洗凈剪碎,冬瓜連皮切塊入煲,加水適量煲湯,湯成后加油鹽調味,可喝湯、食冬瓜。
本方具有清熱消暑除煩、生津止渴之功,可用于防治中暑及小兒口瘡。
5
荷葉茶
材料:綠茶3克,荷葉15克。
做法:荷葉洗凈后切成細絲,放入鍋里,加水煎成荷葉汁,然后沖入綠茶即可。
此茶可降脂化痰,去油膩,排油脂。
6
荷葉山楂茶
材料做法:山楂10克,荷葉10克,用水沖泡后作茶飲用。
本方有養胃生津、消食的功效,可用于高脂血癥患者。
版權聲明
本文選自中國中醫,由肥城市衛生健康局、市中醫藥協會編校推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投稿地址:fcjsx04@163.com
編輯審核: 肥城市衛生健康宣教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