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恒生指數公司發布了一則堪稱"資本市場的病危通知書"的通告——
因新城悅服務持續停牌且財務問題懸而未決,將于7月10日將其股價象征性調整為0.0001港元,并于次日從恒生物業服務及管理指數中除名。
恒生指數這一操作,不僅為新城悅服務長達四個月的停牌鬧劇畫上階段性句號,更像是一記響亮的耳光,打在了這家老板有污點的物管公司臉上。
根據港交所規定,每年三月之前,上市公司需要刊發上一年度的初步業績,四月份之前,發布正式年報。
新城悅卻交出了一份“空白答卷”——不僅三月份杳無音訊,四月份也未見年報蹤影,反而在3月最后一個工作日倉皇宣布:
緊急停牌!
這無異于在考場交卷鈴響時,考生突然趴桌裝睡,明眼人一看便知必有“難言之隱”。
新城悅服務的母公司是新城發展,背后的靈魂人物是昔日的常州首富,地產大佬王振華。
2020年,王振華因犯猥褻幼女罪,被判入獄五年,鐵窗歲月里,其子王曉松接過新城系權杖。
去年王振華刑滿釋放,出獄后開始重新執掌新城系的權杖,新城系也在王振華歸來后爆發了一系列人事地震,多位老臣被王振華以反腐并以拿下。
過去這些年,房地產行業大面積爆雷,倒下的都是高杠桿,高周轉,高負債的開發業務。
而新城因為王振華鋃鐺入獄,被動踩下剎車,反而成為這一輪房地產調整中為數不多至今保持清白身的民營房企。
上個月,新城控股發行了一筆美元債,成為近4年來首筆成功發債的民營房企,發債的錢用于償還2021年發行,這個月到期的年息4.45%的美元債。
為了借新還舊,新城控股發行這筆美元債還是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債券最終實際發行利率成本在12.95%,是國內貸款的兩倍利息。
開發業務缺錢,除了對外發債,王振華還打起了旗下“現金奶牛”——新城悅服務的主意。
去年上半年,新城悅服務財報堪稱“亮眼”:營收近28億,凈利潤超3億,賬上更趴著逾12億現金,且神奇地保持著“零有息負債”的完美紀錄。
一邊是物管公司賬上金山銀山靜臥,一邊是地產開發板塊火燒眉毛的債務壓力。
王振華大手一揮,施展了一招“乾坤大挪移”——將新城悅的巨額資金悄然騰挪至新城地產業務板塊。
其手法之“精妙”,意圖之“隱蔽”,堪稱財技“魔術”。他或許自信能瞞天過海,卻未曾料到,舞臺下坐著最較真的觀眾——審計巨頭普華永道。
財報審計季,普華永道的核數師們化身“找茬大師”。他們敏銳地揪出3個銀行賬戶的流水異常——賬目根本對不上!
普華永道向新城悅服務反饋后,新城悅又重新提供了這3個銀行賬戶的對賬單。
經過再次檢查,普華永道發現其中2個銀行賬戶,在2024年與新城悅服務關聯方(新城發展、新城控股),存在巨額資金往來,交易流水將近23億。
這些資金往來,新城悅服務沒進行會計記錄,也沒有按照關聯交易履行審批程序和對外披露。
于是,普華永道要求新城悅給予解釋,面對鐵證,新城悅只得承認“操作存在”,,但辯解稱“年底前已全數歸還”。
這場精心設計的“瞞天過海”,在審計師的顯微鏡下徹底穿幫了。
就這樣,新城悅服務的財報得不到普華永道核數師的簽字,被迫推遲,股票也緊急停牌。
隨后普華永道以財報賬戶混亂為由,增加了審計工作量,需要新城悅支付額外的審計費用。
新城悅頓時火冒三丈,到底誰是甲方誰是乙方?一年給普華永道幾百萬的審計費,竟然來揭自己的丑事。
一怒之下,新城悅上演“全武行”:先炒掉普華永道,再順手更換了自家首席財務官。
換CFO易,找新審計難。
兩個月過去,新城悅的審計業務淪為“燙手山芋”,無人敢接。恒生指數的最新公告,為這場鬧劇蓋上了冰冷的官方認證。
當然,新城悅服務不是第一家被恒生指數剔除的企業,在之前世茂、佳兆業、彩生活、融創、恒大、奧園、一串熟悉的名字都曾在此謝幕。
但以上這些企業無一例外全是“爆雷專業戶”,如今新城悅納入被剔除企業名單,意味著辛辛苦苦守了多年的“清白之身”,終究因這23億的“挪移大法”和后續的審計對抗而宣告“失守”,悲涼地加入了這份不光彩的名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