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是散落世界的星火,濟南是等你燎原的熱土。
7月3日,濟南召開第二屆校友經濟創新發展大會暨校友經濟雙招雙引大會,128所高校的481名校友企業家、高層次人才及40名全國重點城市相關機構負責人共聚一堂。
透過一場盛會我們得以窺見,千年泉城正以“校友圈”,不斷激活“產業圈”發展新動能。
“政策杠桿”撬動“情感紐帶”
3日下午,在大會簽約現場,中國科學院大學校友雷天柱與山東成福鴻業新材料有限公司代表握手簽字——這位深耕新能源的專業人才,通過校友會牽線落戶濟南,為產業鏈注入智力活水。
可以說,校友經濟既是一座“富礦”,更是一張“金名片”。
早在2023年,濟南便敏銳捕捉到,校友與城市的情感紐帶,恰是破解人才流動困境的“金鑰匙”,率先在全國系統化布局校友經濟。
2024年起,濟南以“政策杠桿”與“情感紐帶”雙輪驅動,構建起“1+1+4+N”工作機制——
出臺《濟南市支持新時代校友經濟發展措施20條》,明確校友企業落戶可獲20萬元補貼,提供全周期人才服務;舉行濟南校友經濟創新發展大會,架起資源對接橋梁;成立專項小組、校促會、聯盟與研究中心四大機構,實現協同發力;打造建設“N”個載體,15家“泉城校友之家”、19處“校友會客廳”遍布城區。
“高校+校友+資金+產業+城市”有機融合的校友經濟發展新模式,在這座千年古城得以形成。
從“同窗情”到“生產力”
“校友來濟南,下了高鐵就能找到‘家’”。
在長江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武漢市校友經濟促進會會長劉萌看來,校友經濟的本質是建立在共同的文化認同、資源共享和信任機制之上的新的經濟生態系統。
得益于創新的工作機制,50余場特色校友活動在泉城紛紛展開——校友馬拉松奔跑在華山湖畔,泉城大講堂激蕩智慧火花,全球校友大會匯聚四海英才。
與此同時,情感紐帶正轉化為發展動能。
今年4月,在北京大學校友、上海匯天金投資公司執行董事宋海英“牽線搭橋”下,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項目落地濟南。
數據顯示,自2024年以來,濟南市校友經濟項目累計簽約40個,已落地項目35個,已實際投資額約12.22億元,校友經濟取得初步成效。
值得關注的是,濟南正將校友經濟納入“黃河流域中心城市”建設的國家戰略坐標系。
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為校友項目提供“政策洼地”,自貿試驗區、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等平臺則為校友企業開辟“綠色通道”。
這種“國家戰略、城市定位、校友資源”的三級聯動,讓濟南的校友經濟突破了地域限制,形成乘數效應。
跨城聯盟激活“生態圈”
校友經濟大潮奔涌,深化合作大有可為。
本屆大會上,校友經濟發展組織聯盟正式成立,這標志著濟南校友經濟正式進入2.0時代——聯盟匯聚12城19家組織,將打通人才、技術、資本跨域通道。
同步發布的《濟南校友經濟發展藍皮書》,則為全國貢獻校友經濟的“濟南方案”。
“校友與城市的關系,是同頻共振的雙向奔赴”。“濟南市以‘天下泉城聚天下英才’的人才引育理念,全力構筑‘天下泉城、人來無憂’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務體系,由此服務更多看好濟南、向往濟南的校友,彰顯歡迎校友創新創業、支持校友與城市共進的十足誠意。”
人才如泉涌,匯聚不息。當千泉奔涌的古城以“鏈”為媒,散落全球的校友正化作產業星河。這場跨越山海的“雙向奔赴”,正在泉城大地書寫新的傳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