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 點評 | 張存泰(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田小利( 南昌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曹劍(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孫亮(國家衛健委北京老年醫學研究所)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衰弱與高血壓已成為老年人常見 共病 。然而,目前針對這兩種疾病的共同分子機制與干預靶點 的研究仍待推動 , 且 傳統降壓藥物對衰弱的影響存在較大爭議,難以滿足臨床需求。因此,深入挖掘二者的交互機制并尋找新的藥物靶點,對于完善衰弱和高血壓的管理、防控老年相關共病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 福 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張宇杰、 羅莉 、 謝良地 教授 團隊 在 Hypertension 雜志在線發表題為Integrated Analyses to Identify the Roles ofGPX1in Frailty and Hypertension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通過多組學孟德爾隨機化和單細胞轉錄組整合分析,系統篩選并證實了GPX1作為衰弱和高血壓的潛在聯合干預靶點,為該領域的基礎研究和轉化應用提供了新的方向。
該 研究系統性篩查了臨床可 成藥 基因與衰弱及高血壓的關聯。結果顯示,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 1 ( GPX1 )是唯一在全血、主動脈和 脛骨 動脈中均與衰弱、高血壓及相關血壓指標( SBP 、 DBP )顯著相關的基因。中介分析發現, GPX1 對 高血壓和衰弱 的作用主要通過 影響氧化還原平衡、脂肪酸和氨基酸轉運和代謝 途徑實現。單細胞 轉錄組進一步發現 , GPX1 在高血壓患者的 外周血 單核細胞中表達上調,尤其是在促炎型的經典單核細胞中 更加顯著 ,同時伴隨炎癥和氧化還原信號通路的激活。此外,分子對接篩選出鷹嘴豆素 A 和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 (綠茶素) 為具有較高結合活性的 GPX1 潛在靶向 小分子單體化合物 。總體而言,本研究不僅明確了 GPX1 在衰弱與高血壓發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及 相關代謝通路 、 免疫炎癥機制,為兩種常見老年共病的治療靶點篩選及新藥開發提供 了理論依據和新思路。
GPX1 影響衰弱和高血壓的 機制
既往該 研究團隊 證實:抑制 SGLT1 和補鋅可以通過調節糖代謝途徑延緩骨骼肌衰老和萎縮( J Cachexia Sarcopenia Muscle , 2024/2025 ) 。在此基礎上, 該 團隊進一步關注在更廣泛的老年共病 (肌肉 - 血管軸老化) 背景下核心分子靶點的鑒定與機制解析 , 通過孟德爾隨機化 和 多組學整合,鎖定 GPX1 這一與衰弱和高血壓密切相關的關鍵基因,系統闡明了其可能的調控通路和潛在 靶向藥物 。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互聘專家、福建醫科大學張宇杰教授、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老年科羅莉教授及謝良地教授為本文共同通訊作者,福建醫科大學研究生黃邦邦、劉秦以及余星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161/HYPERTENSIONAHA.125.24664
專家點評
張存泰(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 / 血管衰老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授)
張宇杰 / 羅莉 / 謝良地團隊 以多組學整合策略系統識別出 GPX1 為衰弱與高血壓共病的關鍵調控因子,進一步運用分子對接技術從天然化合物庫中篩選出鷹嘴豆素 A 和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為潛在高親和力小分子。與傳統廣譜藥物相比,該研究根據疾病在分子層面的具體機制,提出了更加精準的干預思路,具有一定的臨床轉化優勢。首先,鷹嘴豆素 A 和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具有明確的作用靶點和較高的靶向選擇性,能夠直接調節 GPX1 的表達與功能,有效改善氧化應激和細胞損傷,有望在延緩骨骼肌衰老及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等老年共病方面展現協同療效。其次,這類小分子主要來源于天然植物,安全性和口服生物利用度較好,為臨床應用前景提供了保障。同時,研究也為后續的小分子結構優化、動物實驗和臨床前研究提供了明確方向和分子依據,有助于推動從體外篩選到體內驗證、再到早期臨床試驗的高效轉化流程。更重要的是,該研究破解了傳統干預模式中 “ 單一靶點難以兼顧多重老年共病 ” 的難題,為復雜老年疾病的分子精準治療提供了現實可能。綜合來看,該研究在衰弱和高血壓等多種老年疾病的共同機制探索、小分子干預藥物的發現及其臨床開發潛力上,展現出重要的實踐價值和廣闊的應用前景,為推動相關 小分子 順利進入臨床轉化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
專家點評
田小利( 南昌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 人類衰老研究所 ,教授)
老年綜合征和老年病嚴重影響老年人的健康,尋找它們共同的機制和干預策略,對老年人“多病共治”有重要意義。張宇杰 / 羅莉 / 謝良地團隊在衰弱與高血壓共病的分子機制探索過程中,聚焦于解析單核細胞炎癥反應的信號通路。通過多組學研究發現 GPX1 在單核細胞調節氧化應激及炎癥發揮樞紐作用,可通過多種代謝產物影響衰弱與血壓,對高血壓和虛弱實施雙重干預,為老年人的“多病共治”提供了重要靶點。
專家點評
曹劍(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 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教授)
張宇杰 / 羅莉 / 謝良地團隊通過系統多組學分析發現, GPX1 在氧化應激、炎癥反應等老年疾病核心病理過程中的 關鍵 調控作用,使其 最有希望 成為干預骨骼肌衰老和高血壓發生發展的 最核心靶點 。相較于傳統 的 以單 病種 干預為主的治療模式,針對 GPX1 的靶向調節 將 為衰弱與高血壓等老年共病的防治提供更為精準、高效的臨床策略。 同時 , GPX1 作為交叉性分子靶點,有望同時改善骨骼肌功能和血管內皮功能,整體提升衰弱合并高血壓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與 臨床預后 。此外, GPX1 靶點的發現拓展了當前老年共病管理的分子圖譜,不僅為個體化早期篩查和風險評估,還 是 為后續小分子藥物及基因調控等多元干預手段的開發 , 都將 提供 強有力的 理論依據。該研究所界定的新分子靶點 GPX1 , 將 為衰弱及并發高血壓的老年患者更早、更精準和更系統化的 綜合 防 治策略續寫新的篇章 , 并 有望引領臨床干預新模式的建立,推動老年醫學從傳統綜合管理向分子精準醫學的科學跨越。
專家點評
孫亮(北京醫院 - 國家老年醫學中心 / 國家衛生健康委北京老年醫學研究所,研究員)
張宇杰 / 羅莉 / 謝良地 團隊針對老年綜合征與共病缺乏聯合防治手段的臨床難題,整合多組學技術體系,以單細胞轉錄組與孟德爾隨機化代謝組學分析為核心方法,系統闡釋了衰弱與高血壓共病的潛在分子調控網絡。通過單細胞轉錄組 分析 ,實現了高血壓背景下外周免疫細胞(尤其是單核細胞亞群)的轉錄組精細分型,發現關鍵免疫亞群中炎癥信號通路與氧化應激相關基因的表達譜重構;結合孟德爾隨機化代謝組學分析,進一步揭示脂肪酸 / 氨基酸代謝紊亂與氧化還原平衡失調的交互作用, 發現 了 GPX1 等關鍵分子在代謝調控網絡中的作用,縮小了潛在治療靶點的篩選維度,為后續藥物開發與分子干預提供了精準靶點。該研究展示了單細胞轉錄組與孟德爾隨機化代謝組學的整合應用價值,不僅揭示了老年共病進展的系統性調控機制,更建立了個體化靶向治療策略的研究范式,在技術方法創新與臨床轉化應用層面雙重推動了老年衰弱及共病機制研究,為促進老年健康領域基礎研究與臨床實踐的深度融合提供了重要參考。
制版人:十一
BioArt
Med
Plants
人才招聘
學術合作組織
(*排名不分先后)
戰略合作伙伴
(*排名不分先后)
轉載須知
【非原創文章】本文著作權歸文章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未經作者的允許禁止轉載,作者擁有所有法定權利,違者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