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燮元 圖片來自網絡
1946年12月18日,偽華北靖綏軍總司令齊燮元在南京雨花臺被處決。
不知道此時此刻,齊燮元是否會回想起他在26年前曾經發下的毒誓。
那一年,他的老上司江蘇督軍李純暴斃。
雖然官方對外給出的原因是自盡,但眾人都把懷疑的目光盯向了江蘇幫辦軍務(副督軍)齊燮元。
因為李純死后,直接的獲利者就是齊燮元。
為了證明自己與李純之死無關,齊燮元當眾發下毒誓,“督軍如是我刺死,將來一定在南京吃衛生丸子”。
果然,26年后,他當年發下的毒誓應驗了。
1920年10月11日夜,煊赫一時的“長江三督”之一,江蘇督軍李純突然死于督軍署內,年僅46歲。
官方給出的死因是自盡。
至于李純為何要自盡,官方給出的理由很充分:
一是李純身患惡疾,痛苦不堪,已經沒有活下去的想法了。
二是,國內政局風云變幻,李純疲于應付,壓力太大,故而輕生。
這個結論對李純的個人威望是個打擊,作為一省督軍,李純的性格也過于脆弱了吧。
若李純泉下有知,相信定會鉆出來討要個說法。
坊間的說法與官方截然不同。
據蔡東藩的說法,李純是死于妻妾間的不倫情事。
具體經過是,李純的馬弁(警衛)與李純的四姨太有染,被李純發現后,這個馬弁害怕性命不保,這才殺害了李純。
可能有人會說,蔡東藩寫的那是小說,是演義,如何能信呢?
但無風不起浪,即便是小說和演義,若是一點證據也沒有,蔡東藩也不敢瞎編。
蔡東藩在演義中的說法得到了曾經擔任李純軍需科長的蘇雨眉的證實。
在其作品《李純一生的聚斂》中,蘇雨眉以非常肯定的口吻說,“李純是死于同馬弁私人間的桃色事件。”
能擔任軍需科長,那肯定是李純的心腹之人。蘇雨眉的說法有一定的可信度。
但另一本《北洋軍閥史話》中,關于這一段歷史的記載與蔡東藩的說法不同。
按照作者丁中江的說法,李純之死非死于李純的四姨太與馬弁有染,而是死于李純與馬弁的妻子有染。
這個馬弁的妻子當時是李純家的侍婢,二人有染之事被馬弁發現后,一怒之下才把李純殺害了。
寫到這里,不禁替黃百韜捏了一把汗。
黃百韜就曾經給李純當過馬弁,其妻柳碧云是李純心愛的婢女,因黃百韜會來事兒,有眼力見,得到了李純的賞識,李純這才把柳碧云許配給黃百韜為妻。
后來,也是柳碧云在李純面前懇求,黃百韜才得以進入江蘇軍官教導團第五期,從此有了出身和進入軍界的資本。
在自盡說和因妻妾間的不倫情事被馬弁殺害說之外,還有第3種說法,那就是被謀害說。
而設計謀害李純的人,就是江蘇幫辦軍務齊燮元。
李純 圖片來自網絡
李純死后,有資格繼任江蘇督軍的人共有號稱“北洋三杰”之一的王士珍、江西督軍陳光遠、湖北督軍王占元。還有一人,就是被張作霖力挺的“辮帥”張勛。
當然,作為江蘇幫辦軍務,齊燮元更具有優勢。
曹錕推舉王士珍是因為王士珍已老邁,又沒有啥野心,好控制。且資格老、人緣好,讓他接任江蘇督軍的好處是可以隨時替換,還不用害怕他不服從。
陳光遠和王占元則是互相保舉,即陳光遠保舉王占元,王占元保舉陳光遠,二人已經建立了攻守同盟。
張作霖則力挺兒女親家張勛,甚至說出要是不同意張勛接任的話,他“情愿自己調任江蘇督軍,而以奉天督軍讓予張勛”,威脅之意溢于言表。
江蘇地方勢力代表張謇則支持齊燮元。
這倒不是說齊燮元在江蘇有什么人望,而是李純和齊燮元在江蘇日久,地皮已經刮得差不多了。如果換了新人,江蘇還得再被刮一遍。江蘇雖然富裕,但也扛不住三天兩頭刮啊。
更何況,齊燮元之前就是江蘇幫辦軍務,在李純死后又代理督軍職務,由他接任會快速穩定地方。
因此,江蘇代表張謇出于務實的態度才保舉了齊燮元。
但江蘇督軍公署秘書負責人周嵩堯卻強烈反對。
他認為,不管李純因何而死,都與齊燮元脫不了干系,并把謀害李純的幕后黑手目標直接指向了齊燮元。因為齊燮元是李純之死的直接獲利者。
因此,他是不會同意推舉謀害自己上司之人來接任江蘇督軍的。
在嚴詞拒絕了齊燮元邀其留任的請求后,周嵩堯憤而辭職離去。
這位周嵩堯老先生,是周公的六堂伯父。
那么,除了誰做壞事誰得利的原則,齊燮元嫌疑比較大之外,周嵩堯還有沒有其他證據來證明自己的懷疑呢?
自然是有的。
一是,既然李純是因槍傷致死的,那守衛森嚴、警衛密布的督軍署內為何沒有人聽到槍聲呢?
用的無聲家伙?不可能。因為那種無聲的家伙在1943年才制造出來。
二是,李純用于自盡的那把槍在初發現時并不是如后期所說的那樣在床底下,而是在枕頭底下。
試想,一個對著自己腹部連開三槍自盡的人在開槍后還會好整以暇的把槍放在枕頭底下?即便有這個心情,可有這個必要嗎?
三是,李純留下了五份遺書,對自己的身后事交代的明明白白,并且字跡工整,用詞嚴謹,面面俱到。這無不說明,在寫這些遺書的時候,李純的精神狀態非常穩定。
更重要的是,在10月10日夜,李純還大宴賓客,并且大醉而歸。以這種狀態能寫出五份字跡工整,用詞嚴謹,把身后事交代的面面俱到的遺書?
張勛 圖片來自網絡
還有一個被人忽視的細節,那就是李純曾經任用過一個善于模仿他字體的同鄉。后在齊燮元勸說下,這個同鄉被棄用。
可讓人覺得吊詭的是,這個人在離開后卻被齊燮元留下了。
結合李純的死前的精神狀態和遺書的嚴謹,是否可以這樣認為,這些遺書都是齊燮元讓這個模仿李純字體的同鄉偽造的呢?
在這些雖然不是直接證據,但卻無一不指向齊燮元的情況下,齊燮元無言以對,他也只能拿出原始的手段來自證清白,這也是他為何當眾發下“督軍如是我刺死,將來一定在南京吃衛生丸子。”毒誓的原因。
其實,在以上三條并非直接的證據之外,還有一條幾乎可以直接指證齊燮元就是謀害李純兇手的證據。
在1920年9月10日前后,“帝制犯”顧鰲在南京被李純拘捕,并進行了秘密審訊。供詞內容讓人觸目驚心,因為這其中涉及到了一位深受李純倚重的大將。
顧鰲其人,在袁世凱稱帝期間曾經大出風頭,擔任大典籌備處法典組主任。
袁世凱死后,顧鰲作為帝制禍首被通緝。但顧鰲并不死心,仍然四處活動,張勛復辟就有他的影子。
據顧鰲交代,他這次到南京來的目的就是來運動帝制,并且與江蘇省的很多軍官進行過秘密接洽。
在顧鰲提供的江蘇省很多與他接觸過軍官中,有一個人與李純關系非常密切,并且還是李純一手提拔起來的。
都不需要按圖索驥,就知道這個人不是別人,只能是齊燮元。
如果不是有那么多野心的話,李純和齊燮元的搭配還是很合適的。
李純沒有什么文化,他當年能夠進入袁世凱的視野獲得提拔,是因為嗓門大,喊操的聲音在能容納幾千人的大教場內都能讓袁世凱聽到,可見其喊操功力的深厚。
而齊燮元雖然長相欠佳,但文是秀才,武畢業于日本陸士,在當年算得上是個人才。
回國后,齊燮元就一直在清軍第6鎮服務,在第6鎮改為第6師的時候擔任參謀長,師長就是李純。
從此之后,齊燮元跟著李純亦步亦趨。
李純升任江西都督的時候,馬繼增接任師長,齊燮元終于不用當幕僚了,升陸軍第6師12旅旅長。
可第6師內部好像有個怪圈,自李純后,誰當師長誰出事。馬繼增接任師長后沒過幾個月,就暴斃(也有自盡的說法)。
按照資歷,第6師11旅旅長周文炳繼任師長。可同樣,沒過幾天,周文炳重病離職。就這樣,齊燮元當上了第6師師長兼江西督軍署參謀長,可謂一人之下,大權在握。
1917年8月,李純接替馮國璋出任江蘇督軍,齊燮元任江蘇軍務幫辦。
1920年10月,李純任蘇皖贛巡閱使時,齊燮元任副使。
在當時的巡閱使中,蘇皖贛巡閱使職權尤大,下轄江蘇、安徽和江西三省和上海,其職權類同于清朝的兩江總督。
并且更重要的是,李純官做大了之后,就放手了對一線部隊的指揮權,而指揮權恰恰在齊燮元手中。
因此,當李純知道顧鰲這次到南京接洽的人中有齊燮元的時候,雖然氣憤,但卻無可奈何,這就是大權旁落的代價。
圖片來自網絡
緊接著,讓李純更加惱火的事情發生了,在張作霖的壓力下,顧鰲在入獄20幾天后被釋放。
連顧鰲都無法處理,對齊燮元參與運動帝制一事,李純自然只能裝作不知道。
李純養虎遺患了。
李純裝作不知道不處理齊燮元,并不意味著齊燮元會感激他。
在顧鰲出獄10幾天后,一場經過精心策劃的針對李純的謀害行動開始了。
客觀地說,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要想搞清楚謀害李純的真兇確實很難。難點不在于技術問題,而在于那波詭云譎的政局。
正是由于這個原因,才讓齊燮元這個真兇逃過一劫。
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多行不義必自斃,26年后,齊燮元當年發過的毒誓果然應驗了。
齊燮元 圖片來自齊燮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